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蒋谦

作品数:36 被引量:38H指数:3
供职机构: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湖北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自然科学总论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哲学宗教
  • 8篇文化科学
  • 7篇自然科学总论
  • 3篇政治法律
  • 3篇历史地理
  • 2篇经济管理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文学

主题

  • 7篇文化
  • 5篇哲学
  • 4篇生态
  • 4篇文明
  • 3篇生态文明
  • 3篇思维
  • 3篇西传
  • 3篇科学文明
  • 2篇当代科学哲学
  • 2篇学历
  • 2篇元气
  • 2篇真理标准
  • 2篇真理标准问题
  • 2篇知识
  • 2篇知识体系
  • 2篇生态文化
  • 2篇识体
  • 2篇中西文化交流
  • 2篇主义
  • 2篇两型社会

机构

  • 36篇湖北省社会科...
  • 1篇武汉理工大学
  • 1篇武汉商贸职业...

作者

  • 36篇蒋谦
  • 1篇覃国慈
  • 1篇蒋若曦

传媒

  • 10篇江汉论坛
  • 5篇学习月刊
  • 3篇科学
  • 2篇自然辩证法通...
  • 2篇自然辩证法研...
  • 2篇长沙理工大学...
  • 2篇科学技术哲学...
  • 1篇新华文摘
  • 1篇周易研究
  • 1篇理论月刊
  • 1篇社会科学动态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古代文明
  • 1篇教育科学文摘
  • 1篇鄱阳湖学刊
  • 1篇第四次科技文...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19
  • 5篇2018
  • 4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东西方科学思维的“半球风格”
2014年
随着一种基于人类大脑半球机能一侧化的"半球认知风格"理论观点的提出,人们发现在人类认知活动的各个层面上广泛存在着所谓"半球风格"现象。运用该理论的基本观点和方法来分析、概括和指称东、西方两种科学思维方式的差异,能够为进一步认识和把握东西方两大科学体系的各自特质、认识方法及其历史地位与作用,提供一条新颖而实证化的研究路径。为避免这种分类与概括的简单化和主观化,从辩证思维的高度出发,牢牢把握人类科学思维的社会与文化属性,并有选择地运用实验心理学、跨文化心理学中的量化手段和测评方法,是非常有必要的。
蒋谦
关键词:思维风格大脑半球测评
科学的历史地理分布及其生态功能
2019年
像地球上的种族、语言、宗教、经济活动等人文要素一样、科学、特别是历史上的科学,呈现出一定的地理分布特征。没有抽象的、超时空的科学。而且,科学的历史地理分布特性一开始便蕴含着自然的、生态的过程。
蒋谦蒋若曦
关键词:地理分布生态功能
“元气”思想在近代的西传及其影响被引量:1
2016年
元气或气论思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近代以来"东学西渐"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但是传统研究或者将元气思想的西传淹没于中西思想文化交流的泛泛之论当中,或者将具有中国人致思倾向的元气思想与近代西方自然观和物理学中某些概念作简单的对应,因而既未能展示元气思想的西传过程和具体路径,也未能勾勒西方近代与元气思想相关的思想的嬗变过程,更未能充分彰显元气思想的近代意义和独特价值。为此我们力求在把握元气思想内涵和独特性的基础上,以文本为依据,较为详细地梳理元气思想的西传路径,并在哲学和概念分析的层面上阐述元气思想的影响程度和影响范围,进而为近代以来中西科学、哲学和文化交流史研究,提供一个具体的案例。
蒋谦
关键词:元气中国古代哲学中西文化交流
马克思自然观视角下盖娅理论的缺陷
2021年
虽然“盖娅”理论在当代地球科学和生态学诸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但在涉及到“人”的哲学思考以及被推及到社会历史领域中时,存在明显的不足;虽然它把地球看作一个巨大的有机体,但并没有达到马克思关于自然界是“人的身体”的认识的高度,不可能科学地阐述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在实践上,它最终遮蔽了造成生态问题的社会和历史成因的分析,也放弃了在“人类世”到来以后人类所应承担的主要责任。
蒋谦祝苗苗
关键词:马克思自然观
当代科学哲学中的实践转向及真理标准问题
蒋谦
“他者”眼光中的科学文化传统反思被引量:2
2012年
人类学一向以"他者"的眼光主导传统意义上非西方民族及其文化的研究。这种研究原本是以他者来认识他者,然而在观照他者的同时,"自我"也映现其中。就传统科学文化而言,他者的眼光不仅重新审视了西方的科学理性,加速了本质主义、普遍主义的解构,而且促成了科学哲学的人类学转向。那种把科学看作是一种文化现象,一类"地方性知识",一项"实践性"活动的观点,对传统科学文化的哲学反思,应当说是有启迪性的。
蒋谦
关键词:他者人类学科学文化
简论作为进化论的科学传播
本文研究了传播学的基础理论,简要论述了进化论以及科学传播的基本方法,研究认为,我们需要从整体论和进化论的高度重建科学传播的思想理论基础和一般模式。
蒋谦
关键词:进化论整体论
文献传递
探索加快民间资本进入养老服务领域的新路子被引量:1
2011年
加快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是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涉及千家万户的"民心工程"。近年来,各级政府加大了扶持力度和财力投入,养老服务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总的来看,全社会养老服务中的供需紧张、资源短缺、
蒋谦
关键词:养老服务体系民间资本以人为本民心工程
“生机”视域下的机体哲学探究被引量:2
2018年
近些年来,国内机体哲学研究方兴未艾,发表了许多研究成果,但这类研究以介绍和阐释西方机体哲学思想和流派者较多。例如,较多地研究怀特海、L.V.贝塔朗菲等人的机体思想。相比之下,原创性的、实质性的研究不多见。尤其将机体问题置于中国文化背景或中国哲学话语语境下来做审视和探讨的,则更少。这使得研究的范围和视野显得有些偏狭,有些问题没有得到充分的展开和讨论。
蒋谦
关键词:哲学研究机体视域中国文化背景话语语境
浅谈科学文明的“历史的地理枢纽”
2022年
在地理学史上,有所谓“枢纽地区”或“心脏地带”一说,认为某些地理状况或地缘关系具有某种权重,发挥着“枢纽”的作用,从而制约着人类历史活动的某些方面。以英国地理学家哈·麦金德(H.J.Mackinder)的“历史的地理枢纽”说为代表。在科学史上也有类似说法,认为人类科学文明更易于起源于某一地区。
蒋谦
关键词:地理状况地理学史地缘关系枢纽地区地理学家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