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阴道分泌物检查2886例分析被引量:2
- 2002年
- 蒋红飞
- 关键词:阴道分泌物
- 34例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原因分析被引量:2
- 2002年
- 蒋红飞
- 关键词: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血小板增多症细菌性肺炎儿童
- 癌症患者输乏白细胞红细胞前后TNF-α和IL-10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 2014年
- 目的探讨癌症患者输血前后TNF-α和IL-10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选取23例癌症并贫血患者,用ELISA法分别测定患者输血(输乏白细胞红细胞)前1 d和输血后第1天和第5天的血清TNF-α和IL-10的含量。结果输血前1 d、输血后第1天和输血后第5天血清TNF-α含量分别为(1.42±0.48)、(2.55±0.84)和(5.11±1.22)μg·L-1,IL-10含量分别为(6.86±1.09)、(9.93±1.48)和(9.83±1.30)μg·L-1。TNF-α含量输血前1 d、输血后第1天和输血后第5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IL-10含量输血前1 d、输血后第1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癌症患者输乏白细胞红细胞后仍然存在免疫抑制现象,加强输血风险评估对临床有一定的帮助。
- 蒋红飞陆卫
- 关键词:癌症患者TNF-ΑIL-10
- 前列腺癌患者ICAM-1、E选择素和P选择素的测定及临床意义
- 2015年
- 前列腺癌是中老年男性发病率较高的癌症,其致病因素很多,其发病机制相当复杂,某些环节目前仍不清楚。随着分子生物学的深入研究,黏附分子在胃癌、肝癌等肿瘤发展和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对前列腺癌的报道较少[1]。有研究显示,人类前列腺肿瘤细胞上表达白细胞E选择素配体、P选择素糖蛋白配体和E选择素配体1与骨转移相关[2]。
- 蒋红飞崔洪亮李卫兵郁小龙
- 关键词:前列腺癌ICAM-1E选择素P选择素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04年
-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组源于造血干细胞的异质性克隆性疾病,以骨髓异常造血、无效造血为主要特点。其发病机制涉及多种因素,是一种多因素异常所致的多步骤病理过程。现就近年来关于 MDS 的细胞免疫异常、细胞凋亡、染色体异常以及基因异常在其发病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作一综述。
- 蒋红飞杨明清
- 关键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病态造血发病机制
- 转化生长因子-β与肝纤维化的关系被引量:3
- 2006年
- 肝纤维化是以包括胶原在内的细胞外基质(ECM)的过度积聚,是多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肝病。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是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细胞因子,参与活化肝星状细胞(HSC),调节ECM的合成和降解等多种功能。本文就TGF-β与肝纤维化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综述,为预防肝纤维化提供一些新的治疗策略。
- 蒋红飞
- 关键词:肝纤维化细胞外基质转化生长因子-Β肝星状细胞
- S100P在子宫内膜癌表达的临床检测与机制分析
- 目的: S100P在多个肿瘤的发生、迁徙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对它们的预后和化疗耐药性有重要影响。但关于S100P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规律和功能尚无明确报道。本研究通过免疫组化手段调查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子宫内膜癌患者手术切除...
- 蒋红飞
- 关键词:S100P子宫内膜癌
- 文献传递
- 发热患者链球菌感染抗“O”的流行性调查被引量:3
- 2006年
- 目的:为探讨发热病人的链球菌感染抗“O”的流行性调查及其滴度与年龄之间的关系。方法:用乳胶凝集试验与病人血清进行滴度分析,同时用血球仪进行WBC测定。结果:对各年龄组进行分组统计,得出年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两比较A组与B组和B组与C组(P<0·05),A组与C、F组和C组与E、F组间(P<0·001),分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发热高低与ASO滴度无相关性。结论:ASO滴度与年龄的大小有一定关系;测定了解发热患者链球菌感染情况对控制链球菌流行以及及早正确使用抗生素也有着一定帮助。
- 蒋红飞郁小龙李卫兵
- 关键词:发热链球菌流行性
- 链式质量控制法—全血血红蛋白测定
- 2002年
-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是目前检测血常规的普及方法之一.其中血红蛋白的稳定性较WBC和RBC数为差,是日常质量控制的重点.
- 蒋红飞
- 关键词:血常规血红蛋白
- 链式质量控制法—全血血红蛋白测定
- 2002年
- 利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和全血血红蛋白测定的稳定性,将已测标本4℃保存,次日测定,两日Hb结果有很好的重复性,P>O.05,s=0.75,每份标本CV<1.00%。利用此核对试验法进行较短时间的质量控制。
- 蒋红飞
- 关键词:血红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