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5篇专利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护理
  • 6篇重症
  • 6篇重症监护
  • 6篇监护
  • 5篇重症监护室
  • 5篇监护室
  • 4篇ICU
  • 3篇信息化
  • 3篇依从
  • 3篇依从性
  • 3篇手卫生
  • 3篇膨肺
  • 3篇耐药
  • 3篇耐药菌
  • 3篇多重耐药
  • 3篇多重耐药菌
  • 2篇医院感染
  • 2篇上报
  • 2篇通气
  • 2篇专科

机构

  • 19篇第二军医大学

作者

  • 19篇蒋卓娟
  • 11篇邵小平
  • 10篇俞荷花
  • 3篇彭飞
  • 2篇沈锡珊
  • 2篇丁菊飞
  • 1篇王芳
  • 1篇王蓓
  • 1篇刘怡琳
  • 1篇张争艳
  • 1篇李文放
  • 1篇马静
  • 1篇席淑华
  • 1篇荆瑶
  • 1篇李悦
  • 1篇许永华
  • 1篇邵小平

传媒

  • 3篇解放军护理杂...
  • 2篇解放军医院管...
  • 1篇中华现代护理...
  • 1篇循证护理
  • 1篇第三届世界灾...
  • 1篇第二届上海国...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19
  • 6篇2017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国内临床专科护士核心能力培养现状被引量:20
2011年
21世纪初,医院管理者开始关注并研究护理人员的核心能力,并逐渐意识到培养护理人员核心能力的重要性。自此以后,国内外关于临床护士核心能力的研究日益增多。2008年5月12日实施的《护士条例》中明确提出:根据临床专科护理发展和专科护理岗位的需要,开展对护士的专科护理培训。近年来,我国各专科领域有关专科护士核心能力的研究亦有了长足的进步,本文就目前国内在护士核心能力培养方面所做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邵小平马静蒋卓娟席淑华
关键词:核心能力专科护士
一种呼吸机湿化罐
实现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呼吸机湿化罐,包括湿化罐主体和液位检测装置和警报器,所述液位检测装置设置在湿化罐主体内部,所述湿化罐主体包括罐体、底座、和密封盖,所述罐体设置在底座上,所述密封盖设置在罐体上,所述底座、罐体之间形...
蒋卓娟谭燕云李悦张争艳
LINKWELL手卫生管理系统对降低重症监护室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研究
目的:研究LINKWELL手卫生管理系统对降低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多重耐药菌(Multi Drug Resistent Organisms,MDRO)感染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IC...
邵小平茅艇华蒋卓娟俞荷花
关键词:手卫生多重耐药菌依从性
文献传递
ICU患者腹腔内压动态监测及护理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ICU患者行腹腔内压动态监测方法并给予相关护理。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连接压力传感器的膀胱内压测定方法对120例ICU患者进行腹腔内压监测。结果120例患者中腹腔内压力Ⅲ级占33.33%,正常者为11.67%。结论掌握正确使用方法并给予相应护理,采用自行设计的压力传感器对ICU患者行腹腔内压监测保证数据的准确性,操作简单。
邵小平沈锡珊蒋卓娟许永华
关键词:护理腹腔内压动态监测
规范ICU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人接触隔离的循证护理实践
2024年
目的:提高重症监护病房(ICU)医护人员接触隔离管理水平及最佳证据执行能力,降低ICU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发生率。方法:运用循证护理方法获取最佳证据,制定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人接触隔离管理审查指标并用于临床进行持续质量改进,比较证据应用前后ICU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发生率、医护人员对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人接触隔离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及执行情况。结果:本研究形成21条质量审查指标,应用最佳证据后,ICU医护人员多重耐药菌接触隔离理论知识评分由(73.49±6.50)分提高到(92.88±6.27)分;接触隔离措施依从性大幅提升,13条审查指标执行率提升至88%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CU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率从3.2%降低至1.9%。结论:将基于循证的最佳证据应用于临床,有助于推进ICU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人接触隔离管控措施落实,提升医护人员理论知识及实践水平,降低ICU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发生率。
荆瑶刘丹蒋卓娟彭飞
关键词:多重耐药菌循证护理重症监护病房
重病监护病房医院感染信息化管理效果评价被引量:15
2017年
目的评价信息化监测系统对降低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医院感染发生率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急救科ICU 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情况,根据有无使用信息化管理系统进行分组,比较医院感染发生率。结果在应用信息化监测系统后,通过各项基本指标感染指数的对比,多重耐药菌检出感染率由67.8%下降至32.2%,人工气道、导尿管、中心静脉置管相关感染率分别下降为0.24‰、0.72‰、0.00‰,ICU综合感染率由6.48%下降至3.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信息化管理模式对降低ICU医院感染发生率具有明显效果,在临床中可进行推广应用。
邵小平蒋卓娟俞荷花袁计红
关键词:ICU信息化管理医院感染
多途径联合吸痰治疗ICU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效果被引量:12
2011年
目的探讨多途径联合吸痰治疗对ICU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综合ICU收治的危重病患者(均行机械通气)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两组均予机械通气、抗感染、化痰及对症治疗。除上述治疗外,治疗组每日给予振动式排痰及膨肺吸痰联合治疗3次,对照组给予翻身叩背、湿化和单纯吸痰管吸痰。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6 h以及治疗后7 d血管外肺水(extravascular lung water,EVLW)和肺血管通透性指数(pulmonary vascularpermeability index,PVPI)以及氧合指数(PaO2/FiO2)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6 h后EVLW下降,PVPI升高,氧合改善明显(均P<0.05),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7 d后两组患者均有EVLW下降、PVPI升高、氧合改善,但治疗组较对照组效果明显(P<0.05)。结论振动式排痰及膨肺吸痰多途径联合治疗可以降低ICU机械通气患者EVLW含量,改善肺血管上皮屏障功能及肺部氧合,有利于迅速解除危重症患者的呼吸道阻塞症状,改善血氧交换、促进肺部病灶的吸收,是一种安全、有效、简便,且易被患者接受的排痰方式,适合在ICU机械通气患者中推广使用。
邵小平沈锡珊蒋卓娟
关键词:膨肺吸痰血管外肺水肺部感染
一种医疗肢体约束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治疗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医疗肢体约束装置,包括用于摆放肢体的支撑底座,支撑底座上表面具有从右往左逐渐抬升的支撑斜坡,支撑底座下表面具有多个平行设置的底部抬升凸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医疗肢体约束装置...
俞荷花蒋卓娟李阳洋张易任艳
院感信息化上报平台对重症监护室护理管理质量的影响被引量:22
2017年
目的旨在探讨院感信息化上报平台对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e ICU)护理管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4月在医院感染管理及多重耐药菌(Multi Drug-resistent Organisms,MDRO)防控的基础上,采用院感信息化上报平台对某院医护人员手卫生(洗手方式、洗手液用量、洗手次数)进行干预,收集干预前、干预中、干预后三个阶段洗手采样的合格率,以及三个阶段医院感染及多重耐药菌(MDRO)检出率等资料。结果干预前、中、后洗手采样合格率为:60.00%、74.69%、88.89%,呈增加趋势(χ2=3.05,P=0.001,有统计学差异);医院感染率分别为:3.27%、3.01%、2.33%,呈降低趋势(χ2=3.76,P=0.046,具有统计学差异);MDRO的检出率分别为:4.36%、4.28%、3.49%,有显著的降低趋势(χ2=5.19,P=0.044,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院感信息化上报平台能有效提高医护人员的洗手依从性,降低ICU院感发生率及MDRO的检出率,客观有效地缩短感染患者的隔离时间,直接提高护理管理质量。
茅艇华李阳洋蒋卓娟俞荷花邵小平
关键词:信息化重症监护护理管理
手卫生管理系统对降低重症监护室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影响
目的:研究LINKWELL手卫生管理系统对降低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多重耐药菌(Multi Drug Resistent Organisms,MDRO)感染的效果。方法:对我院201...
邵小平茅艇华蒋卓娟俞荷花
关键词:手卫生多重耐药菌依从性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