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天庚
- 作品数:10 被引量:15H指数:3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肿瘤细胞/糖脂类复合物联合Toll样受体配体对小鼠自然杀伤T细胞和树突细胞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 2013年
- 本研究通过在肿瘤细胞CDld—MC38上加载糖脂类分子制备肿瘤细胞/糖脂类复合物,将其与TLR配体联合制备新型肿瘤疫苗,免疫小鼠后测定其体内自然杀伤T细胞(naturalkillerT,NKT)和树突细胞(dendriticcell,DC)功能的一系列变化,为进一步构建小鼠肠癌模型,评估该肿瘤疫苗对小鼠肠癌的预防及治疗作用提供实验依据。
- 易拓董天庚洪信强林生力杨孟选张震李文翔徐兴远牛伟新
- 关键词:自然杀伤T细胞免疫小鼠肿瘤细胞受体配体树突细胞复合物
- 荷载肿瘤干细胞抗原的树突状细胞对抗肿瘤免疫反应的影响
- 2014年
- 目的 观察荷载肿瘤干细胞抗原的树突状细胞(DC)疫苗对抗肿瘤免疫反应的影响.方法 通过流式细胞分选法筛选肿瘤细胞中乙醛脱氢酶阳性(ALDH+)细胞;利用无血清培养基中细胞克隆球形成实验和皮下成瘤实验,验证所得ALDH+细胞是否具有肿瘤干细胞特性;然后通过冻融裂解法制备肿瘤干细胞抗原;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白细胞介素-12(IL-12)分泌量,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法检测DC诱导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对普通肿瘤细胞及肿瘤干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 Hepa1-6 ALDH+细胞所占比例为3.27%,B16 ALDH+细胞所占比例为3.40%;所得ALDH+细胞具有肿瘤干细胞特性;肿瘤干细胞抗原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可使DC分泌更多IL-12(P <0.05),能诱导针对普通肿瘤细胞更强的CTL杀伤作用(P<0.05);肿瘤干细胞抗原与各对照组比较,可以诱导针对肿瘤干细胞更强的CTL杀伤作用(P<0.05),尤其效应细胞与靶细胞比值(E∶T)为40∶1时,在Hepa1-6和B16两种细胞株中对肿瘤干细胞杀伤率分别达到(56.5±4.6)%和(60.5±5.5)%.结论 荷载肿瘤干细胞抗原的DC可以促进抗肿瘤免疫反应,诱导针对肿瘤干细胞及肿瘤细胞更强的CTL杀伤作用.
- 林生力杨孟选董天庚易拓洪信强胡健卫张震牛伟新
- 关键词:肿瘤干细胞树突状细胞肿瘤免疫
- 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蛋白的缺失对胃癌和结直肠癌预后的影响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研究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蛋白(promyelocytic leukemia protein,PML)与胃肠肿瘤的关系,并探讨PML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胃癌和结直肠癌中PML、EGFR、VEGF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它们与肿瘤侵袭、淋巴结转移、TNM分期以及患者生存率之间的关系。结果:PML在胃肠癌旁正常组织中均呈阳性表达,其在胃癌组织中的缺失率为33.8%(54/160),在肠癌组织中的缺失率为38.1%(64/168)。胃癌组织中PML缺失与肿瘤侵犯程度(P<0.001)、淋巴结转移(P=0.018)以及TNM分期(P<0.001)正相关;PML阳性患者较PML阴性患者生存期长(52个月比39个月,P<0.001);年龄、PML表达与否以及TNM分期情况是影响胃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直肠癌组织中PML缺失与TNM分期(P=0.012)正相关,PML阳性患者较PML阴性患者生存期长(53个月比44个月,P=0.001);结直肠癌组织中EGFR阳性表达与肿瘤组织侵犯程度(P<0.001)、淋巴结转移(P<0.001)以及TNM分期(P<0.001)正相关;PML是否缺失、TNM分期情况以及EGFR表达与否是影响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ML表达与EGFR和VEGF的表达负相关(P<0.05)。结论:PML缺失可能通过上调EGFR和VEGF的表达而促进胃癌和结直肠癌的进展;PML缺失与胃癌和结直肠癌患者的预后相关。
- 林生力陈艺樟易拓董天庚洪信强胡健卫张震牛伟新
- 关键词:胃癌结直肠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 急性下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外科诊治分析被引量:5
- 2019年
- 目的:探讨下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及临床外科诊治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普通外科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59例下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9例患者经急诊胃肠镜、腹部CT、DSA及急诊剖腹探查等手段,全部明确出血原因及部位,共发现小肠血管畸形19例、小肠间质瘤(GIST)17例、结直肠肿瘤/息肉22例,49例患者行手术治疗。结论:术前采用急诊胃肠镜、腹部CT及DSA检查明确诊断是提高下消化道出血外科治疗效果的关键。
- 盛卫忠姚璐董天庚龚昱达张波高卫东
- 关键词:下消化道出血血管畸形
- 激动Toll样受体的树突状细胞肿瘤疫苗对小鼠结肠癌杀伤作用的实验研究
- 结直肠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逐年上升。手术仍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放疗和化疗等治疗模式尚缺乏特异性。肿瘤的生物免疫治疗被认为是继手术、放疗、化疗之后对肿瘤具有一定效果的又一治疗方法。以树突细胞(dendrit...
- 董天庚
- 关键词:树突细胞TOLL样受体杀伤作用
- 肿瘤细胞/糖脂类分子联合 TLR 9配体治疗小鼠结肠癌的效果研究
- 2014年
- 目的构建肿瘤细胞/糖脂类复合物联合TLR9配体的肿瘤疫苗,并探讨上述肿瘤疫苗对小鼠结肠癌的治疗效果。方法运用慢病毒转染GFP-CD1d至MC38肿瘤细胞构建CD1d-MC38细胞系,并加载α-Galcer(α-galactosylceramide ,α-GC)至上述细胞系制备CD1d-MC38/α-Galcer复合物。利用RT-PCR、流式细胞术检测MC38细胞系CD1d的表达情况以及对于α-Galcer结合效率。最后建立小鼠MC38结肠癌皮下肿瘤模型,观察肿瘤细胞/糖脂类复合物联合TLR9配体的肿瘤疫苗( CD1d-MC38/α-GC+CpG1826)对于小鼠肿瘤的治疗作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肿瘤组织中CD4+T和CD8+T细胞浸润情况。结果成功构建了表达CD1d分子的CD1d-MC38细胞系,CD1d阳性的CD1d-MC38细胞比例为(98.10±2.53)%;且该细胞系能有效结合α-Galcer,随着α-Galcer浓度升高和加载时间的延长,其结合效率逐渐上升;CD1d-MC38/α-GC+CpG1826肿瘤疫苗能有效延缓小鼠皮下肿瘤生长(与其余各组比较,P<0.01),延长荷瘤小鼠生存时间(与CD1d-MC38/α-GC组比较,P<0.05;与其余各组比较,P<0.01);肿瘤组织免疫组化显示,实验组肿瘤组织中有更多的CD4+T细胞和CD8+T细胞浸润,与CD1d-MC38/α-G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其余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肿瘤细胞/糖脂类复合物联合TLR9配体的肿瘤疫苗能抑制小鼠肿瘤生长,延长荷瘤小鼠生存期,发挥抗肿瘤作用有赖于CD4+T细胞和CD8+T细胞。
- 董天庚易拓洪信强杨孟选林生力徐兴远李文翔牛伟新
- 关键词:INKT细胞肿瘤疫苗
- 进展期胃癌淋巴结清扫范围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09年
- 一个多世纪以来,胃癌的手术治疗存在诸多争议,尤其是进展期胃癌的淋巴结清扫范围是争论的焦点问题。本文就当前国内、外有关胃癌淋巴结清扫范围的研究报道及最新进展做一综述和分析。
- 董天庚牛伟新
- 关键词:进展期胃癌淋巴结清扫手术
- 胃癌患者血清CA125、CEA、TNF-α水平检测的意义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血清内糖类抗原125(CA125)、癌胚抗原(CE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变化的意义。【方法】本院治疗的胃癌患者89例为观察组,同时选取88例正常健康体检患者作为对照组。检测比较各组血清中CA125、CEA、TNF-α水平和各个指标的准确率、敏感性情况。【结果】胃癌患者血清中CA125、CEA、TNF-α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经过治疗后胃癌患者血清中CA125、CEA、TNF-α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胃癌患者血清CA125、CEA和TNF-α单独检测的特异性、灵敏性相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CA125+CEA+TNF-α三者联合检测诊断的特异性、灵敏性均高于各单项指标检测结果(P<0.05)。【结论】血清CA125、CEA、TNF-α水平在胃癌发生发展中不断变化,检测其治疗前后的变化,能够为诊断和评估患者的临床转归情况提供参考。
- 席艳峰朱静董天庚刘茜张长松何光照
- 加载糖脂类分子的肿瘤细胞联合TLR9配体治疗小鼠结肠癌的实验研究
- 结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发病率逐年上升。手术依然是治疗结肠癌最有效的方法,尽管如此,仍有部分病人最终死于复发或转移。如能有效利用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发挥其对肿瘤组织的特异性杀伤作用,有可能使肿瘤治疗迈上新的台阶...
- 董天庚
- 关键词:树突细胞肿瘤疫苗结肠癌免疫治疗
- 联合激动Toll样受体的树突细胞对小鼠结肠癌生长的影响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观察联合激动Toll样受体(TLRs)的树突细胞对小鼠结肠癌的杀伤作用以及荷瘤小鼠的生存时间。方法用转染人癌胚抗原(CEA)的MC38小鼠结肠癌细胞株(MC38.CEA)和MC38细胞株(1X10^6个/只)皮下注射人CEA转基因小鼠,7d后将不同的树突状细胞(DC)疫苗(1x10。个/只)于对侧皮下注射小鼠,每周2次测量各组小鼠肿瘤的垂直直径,并记录小鼠的生存时间,绘制各组肿瘤生长曲线和小鼠生存曲线。结果在预防性疫苗干预的MC38一CEA肿瘤模型中,第41天联合TLR且荷载CEA肽段的DC(TLR.DC+CEA)组小鼠肿瘤平均体积(1091.20±226.12)mm。明显小于其余各组(P〈0.01),并且存活期明显优于其余各组(P〈0.01);在治疗性疫苗干预时,第41天TLR—DC+CEA组小鼠肿瘤平均体积(6487.20±1024.47)mill。,小于磷酸盐缓冲液(PBS)对照组(9361.20.4-2654.64)mrn’(P〈0.05),而与其余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小鼠MC38肿瘤模型中,各组肿瘤平均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各组小鼠存活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激动TLR的Dc疫苗能抑制表达CEA的小鼠结肠癌生长并延长小鼠生存期。
- 董天庚牛伟新洪信强李文翔秦新裕
- 关键词:结肠癌树突细胞TOLL样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