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葛红兵

作品数:131 被引量:403H指数:13
供职机构:上海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语言文字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102篇期刊文章
  • 1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5篇文学
  • 32篇文化科学
  • 12篇语言文字
  • 7篇政治法律
  • 6篇经济管理
  • 4篇艺术
  • 4篇历史地理
  • 2篇社会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41篇写作
  • 38篇文学
  • 38篇创意
  • 33篇创意写作
  • 14篇学科
  • 14篇文化
  • 11篇写作学
  • 10篇小说
  • 9篇教学
  • 9篇公共
  • 7篇文化服务
  • 6篇学史
  • 6篇主义
  • 6篇文学史
  • 6篇写作学科
  • 6篇民族
  • 6篇公共文化
  • 6篇公共文化服务
  • 5篇文化创意
  • 5篇本体论

机构

  • 87篇上海大学
  • 32篇南京大学
  • 8篇三亚学院
  • 5篇复旦大学
  • 4篇华东师范大学
  • 2篇江苏省社会科...
  • 2篇上海师范大学
  • 2篇西南交通大学
  • 2篇许昌学院
  • 2篇澳门城市大学
  • 1篇河北师范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杭州师范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山东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苏州大学
  • 1篇上海财经大学
  • 1篇上海社会科学...

作者

  • 117篇葛红兵
  • 5篇高尔雅
  • 3篇范钦林
  • 3篇郭英剑
  • 3篇冯汝常
  • 3篇姚新勇
  • 3篇许道军
  • 3篇王晓华
  • 3篇高翔
  • 3篇刘赛
  • 2篇赵牧
  • 2篇王韬
  • 2篇王韬
  • 2篇郜元宝
  • 2篇谢尚发
  • 2篇韦丽华
  • 2篇徐清
  • 2篇雷勇
  • 2篇郭彩侠
  • 1篇梁鸿

传媒

  • 6篇青年探索
  • 6篇科学发展
  • 5篇写作
  • 5篇当代文坛
  • 4篇探索与争鸣
  • 4篇2015世界...
  • 3篇中国青年研究
  • 3篇南方文坛
  • 3篇大家
  • 3篇社会科学
  • 3篇江西师范大学...
  • 3篇当代作家评论
  • 2篇少年月刊
  • 2篇小说评论
  • 2篇文艺争鸣
  • 2篇求是学刊
  • 2篇江苏社会科学
  • 2篇文艺理论研究
  • 2篇学术月刊
  • 2篇中国图书评论

年份

  • 3篇2024
  • 5篇2023
  • 6篇2022
  • 7篇2021
  • 7篇2020
  • 7篇2019
  • 6篇2018
  • 6篇2017
  • 5篇2016
  • 7篇2015
  • 5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4
  • 2篇2003
1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语言、声音、方块字与小说——从莫言、贾平凹、阎连科、李锐等说开去被引量:13
2002年
郜元宝:我们这次打算从汉语言文字的角度出发,谈谈中国当代文学中的某些问题。从语言文字角度研究现当代文学,是近年来才出现的一种学术与批评的兴趣。过去,也经常有人谈到所谓"文学语言",但那只是把语言当作文学的工具。
郜元宝葛红兵
关键词:语言资源通俗文学文学革命话本小说中国现当代文学
别忘了,王朔只有一个——与王彬彬的王朔批判商榷被引量:5
2000年
我一直认为王朔是个平民主义者,我的理由是王朔的读者一直是在底层的大众中,王朔一直没有得过什么来自体制的奖项和夸奖,王朔的立场是站在平民方面的,他只是写大众和平民:那些在社会的底层生活着的小人物。如果这样的人还不叫平民主义者,那么谁是平民主义者呢?最近看到王彬彬兄发在《粤海风》杂志2000年9/10月号上的文章,题目是《中国流氓文化之王朔正传》,对于文中的有些意见不敢苟同。
葛红兵
关键词:平民主义平民意识中国知识分子流氓文化英雄小人物
九十年代的小说转向被引量:3
1997年
转向的美学基础 90年代中国存在一个以群体、理性为中心的美学向着以个体、感性为中心的美学的转型,90年代小说的转向是90年代中国美学转型的一部分。这一转向的哲学基础来自于90年代中国美学的反传统潮流,当代中国哲学社会思潮具有鲜明的反传统色彩,而当代美学的反传统倾向则集中体现在对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德国古典哲学与美学的反叛上,黑格尔美学是德国古典美学的高峰,也是柏拉图、亚里斯多德以来的整个西方传统美学的集大成,所以反黑格尔实质上就是反整个传统。黑格尔美学是一种理性主义美学,它的三大卷《美学讲演录》整个基础是在“美是理性的感性显现”
葛红兵
关键词:个体性90年代小说黑格尔美学五四文学叙述人中国美学
从创意写作学角度重新定义文学的本质--文学的创意本质论及其产业化问题被引量:48
2016年
对于文学的本质问题,每个时代都应该给出自己的回答,如果我们能跳开反映论单一视野,从创意本体论角度来看待文学,我们将能为认识这个时代的文学创作及其产业化问题打开更加便捷的大门。文学创作及其产业化流程中,什么要素是贯穿始终的本质要素?我们的回答是"创意"。"创意"经由"一度创意"向"二度创意"转化有哪些途径?在这个过程中,"创意"又经历了什么样的变化?深刻地理解并诠释文学创意在跨媒介、跨时空、跨业态产业化转化过程中的内在机理,有助于文学作者及创意产业从业人员更好地进行创作和生产,有助于政府和社会更深刻地理解创意写作及创意产业的本质,更加高屋建瓴地制定相关创作扶持及产业政策。
葛红兵高尔雅徐毅成
关键词:创意写作文学产业化
主持人语
各位领导,各位世界华文创意写作协会代表,各位教育界、创作界、创意产业界代表,各位来宾:早上好!创意写作过去十年在中国的历程,从艰难的起步到缓慢的爬坡,再到去年以来的跨越式发展,目前可说,华文世界已经掀起了创意写作发展的高...
葛红兵
范式转换与理论反思——2013年度文学理论研究述评被引量:1
2014年
2013年度的文学理论研究相对沉寂。但在看似松散的话题中,仍可梳理出一条立足中国经验、感应时代新变和探求文论范式转换的主线。本文选择的从"乌托邦"到"中国梦"、"理论安全:反思的视角"、"范式转换及生长点焦虑"三个关节点,都与当下文艺研究发展瓶颈相关,而重建理论生产与文学经验之间的真实联系的努力,也在其中得到回应:"中国梦"无疑是一个政治化的词汇,但文学理论界却从谱系学的考察中发现了其与晚清以降的"乌托邦"书写之间的联系,并在这个考察中重新阐释这一书写的正面价值;对于理论安全的反思,跟近年来种种"后理论"的危机论述密切相关,而所谓危机,仍根源于文学理论何以有效解释当代文学现象的焦虑;如果将这一焦虑与文学理论界的"生长点"诉求联系起来,则又可见出文学理论应对新的文学环境而做出的种种调整,这些,都表征了文学理论正在经历的范式转换的现实。
赵牧葛红兵
关键词:范式转换
核心理念、理论基础与学科教育教学教法——作为学科的创意写作研究(之一)
作为有别于传统写作的新型写作教育学科,创意写作应在本体论生发展论、实践论和方法论诸方面建立自己完整的学科理论体系,系统地回答'创意写作可不可以教学'/'作家可不可以培养'、'创意写作为何可以教学'/'作家为何可以培养'以...
许道军葛红兵
关键词:创意写作学科教育教学方法
文献传递
虚构,从写作生活故事开始
2021年
简单来说,虚构就是用手头的素材,辅以想象力和一定的叙事方法创造一个有开始、有过程、有结局的完整故事。学习虚构写作,从哪入手最容易呢?答案很简单,从生活故事入手。因为我们毎天都在经历这样那样的事儿,这些事儿有些就发生在我们身上,有些是耳闻的,有些是目睹的,故事的洪流每天都在我们的生活里汇集。生活故事就是从生活中取材,在这个基础上,情节和细节均可以进行虚构。
葛红兵李君威
关键词:叙事方法想象力虚构故事
文学史何以成为可能——文学史哲学研究札记被引量:1
1996年
1.当我们说时间使文学史家的历史感成为可能时,我们无疑夸大了时间的效果,因为时间本身并不是历史感.历史感依赖于史家作为主体理解历史时所能感受到的深度,是历史理解的性质特征,而不是纯客体的时间范畴.这就使我们很可怀疑在史家的视野中审美的质素是否与共时阅读一样鲜亮,我们有理由将批评家拿起一本当期刊物时的心理状态与史家在幽暗封尘的图书馆一角拣起一本发黄的小说时的心理状态区别开来.前者身临其境的感受鲜度无疑是后者难以具备的.如果历史感是从发黄的书页中袅袅飘出的一种东西,那么书页发黄的程度就代表了历史感的重量?这显然很滑稽.
葛红兵
关键词:文学史哲学研究话语方式加达默尔历史理解历史意识
从读-解关系走向读-写关系的当代文本——创意写作学视域下的文本研究被引量:4
2021年
人和文本的关系构成了现代、后现代此在在世的根本处境。古典时代,文本的创作权由神或者天赋之人掌握,现代以降,普通人获得了创作文本的权利,网络时代,网络文本交流代替了大多数面对面口耳交流,文本对人类生活的意义大幅提升。从释义学到解释学,读者对文本经历了"客观解读""主观解读"的权能上升,但,人和文本的关系没有摆脱"读-解关系"的羁绊。世界经历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服务经济而进入创意经济时代,创意经济时代因其教育的发达和创意指向而让大众的大多数由文盲(没有阅读能力的非阅读性听者)或者读者(只能阅读而不能写作者)转变为读-写者(既能读又能写作者),"纯粹读者"不复存在,一种"既是读者又是作者"的混合"读-写者"得以诞生,文本的创意时代处境由"读-解关系"走向"读-写关系",主体和文本的关系,不再仅是认识论意义上的,而呈现为创造性主体生成意义上的本体论实践关系,由此,文本成为一种生产性公共场域,它生产"主体"和"世界":一个"‘创作者主体’和‘创造性世界’"的世界。
葛红兵
关键词:创意写作创意阅读释义学解释学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