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范蜀东

作品数:5 被引量:26H指数:3
供职机构:广元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胆红素
  • 1篇胆红素血症
  • 1篇多囊
  • 1篇多囊卵巢
  • 1篇多囊卵巢综合
  • 1篇多囊卵巢综合...
  • 1篇新生儿
  • 1篇新生儿高胆红...
  • 1篇新生儿高胆红...
  • 1篇胰岛
  • 1篇胰岛素
  • 1篇胰岛素抵抗
  • 1篇妊娠
  • 1篇失禁
  • 1篇输卵管
  • 1篇输卵管切除
  • 1篇输卵管切除术
  • 1篇输卵管妊娠
  • 1篇年龄
  • 1篇尿失禁

机构

  • 5篇广元市第二人...
  • 1篇复旦大学
  • 1篇自贡市妇幼保...
  • 1篇西南医科大学

作者

  • 5篇范蜀东
  • 1篇贾继刚
  • 1篇何淑君
  • 1篇李媌
  • 1篇姜桦
  • 1篇罗玉蓉
  • 1篇华克勤
  • 1篇汪成勇
  • 1篇谢杨学
  • 1篇鲜利群
  • 1篇张琴
  • 1篇冯菊梅
  • 1篇达素春
  • 1篇肖超

传媒

  • 2篇实用医技杂志
  • 1篇中国煤炭工业...
  • 1篇四川医学
  • 1篇实用医院临床...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1
  • 2篇2008
  • 1篇200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影响产生尿失禁各种因素的分析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研究不同分娩方式等因素对尿失禁发生的影响。方法:选择2004年至2007年在我院妇产科分娩的初产妇340例,根据病例记录的分娩方式及相关资料。通过SPSS软件计算各分娩方式中发生尿失禁的比例及影响尿失禁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340例中有尿失禁100例(占29.4%)。高龄产妇28例中有24例发生尿失禁>3次/d(占85.7%),72例年轻产妇中有26例发生尿失禁>3次/d(占36.1%)。第二产程时间延长者28例中有20例发生尿失禁(占71.4%)。婴儿体重较重者26例尿失禁均多于3次/d。阴道顺产组、产钳助产组尿失禁发生率均高于剖宫产组(P<0.05)。结论:与阴道顺产组和产钳助产组相比,剖宫产可降低压力性尿失禁的风险。产妇的年龄、第二产程的延长、新生儿体重的增加使压力性尿失禁发生风险增加。
范蜀东张琴
关键词:尿失禁分娩年龄
配合产钳使用的改良式腹膜外剖宫产术的临床应用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探讨配合产钳使用的改良式腹膜外剖宫产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抽取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月实施剖宫产的患者150例(均术前彩超提示头位,且除外子宫附件占位性病变、严重胎儿窘迫、前置胎盘、胎盘附着在子宫下段前壁者),分为3组5,0例作配合产钳使用的改良式腹膜外剖宫产术(A组),40例作腹膜外剖宫产术(B组),60例作腹膜内剖宫产术(C组),观察及比较3组产妇术中情况[总手术时间、从手术开始到胎儿娩出所用的时间、切开子宫到胎儿娩出时间(U-DI)、新生儿Apgar评分]和术后情况(胃肠功能恢复排气时间、伤口疼痛、术后病率等)。结果从手术开始到胎儿娩出所用的时间:腹膜外A、B组较腹膜内C组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总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切开子宫到胎儿娩出时间(U-DI)A组最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新生儿Apgar评分A组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腹膜外(A、B)组术后病率(发热、伤口疼痛及腹胀等)明显少于腹膜内(C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配合产钳使用的改良式腹膜外剖宫产术除具有腹膜外剖宫产的优势外,同时还有快速娩出胎儿,减少新生儿窒息,改善围生儿结局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贾继刚华克勤姜桦范蜀东冯菊梅罗玉蓉鲜利群李媌达素春
关键词:产钳腹膜外剖宫产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因分析及干预被引量:1
2007年
谢杨学范蜀东何淑君汪成勇
关键词:高胆红素血症病因干预措施新生儿
输卵管切除与输卵管开窗取胚术输卵管妊娠的Meta分析被引量:12
2018年
目的通过对宫腔内妊娠率、持续性异位妊娠率及异位妊娠复发率三个指标,评价输卵管开窗取胚和输卵管切除术两种手术方式。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和Cochrane图书馆,对纳入研究进行质量评价及Meta分析,对研究中提取的数据用Rev Man 5.2软件进行处理。结果总纳入14个试验进行系统分析,在24个月的随访过程中,输卵管开窗取胚术相比于输卵管切除治疗具有更高的持续性异位妊娠率(RR 15.41,95%CI:3.99~59.60)和宫内妊娠率(RR 1.20,95%CI:1.10~1.31)。而长于36个月的随访宫内妊娠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 1.35,95%CI:0.99~1.84)。术后复发率在随访24个月和36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 1.04,95%CI:0.82~1.31)和(RR 1.18,95%CI:0.75~1.86)。结论输卵管开窗取胚和输卵管切除术对异位妊娠都是有效和安全的治疗方式,但输卵管开窗取胚术是有输卵管病史或其他不孕因素的患者的首选治疗方式。
范蜀东黄学丹肖超
关键词:输卵管妊娠输卵管切除术META分析
吡格列酮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2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吡格列酮在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中的作用,总结其治疗PCOS有效性的可能影响因素,为探讨PCOS治疗提供参考。方法:20例PCOS中,应用吡格列酮15mgqd治疗2个月,比较前后临床症状,内分泌生化指标的变化,根据临床分为有反应组和无反应组,比较生化指标不同。结果:20例均完成治疗,有反应14例(70.00%),无反应6例(30.00%),其BMI、LH、E2、T、FINS均有变化,差异均有显著性或非显著性,其中BMI、LH、E2、T、FINS的明显改变只发生在反应组。结论:吡格列酮可改善临床症状,改善LH、E2、T水平,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月经失调时间短、月经失调中月经稀发者较理想。
范蜀东
关键词:多囊卵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吡格列酮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