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甲环酸(tranexamic acid,TXA)作为抗纤溶抑制剂可以减少出血现已广泛应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为了观察多剂量静脉联合局部应用TXA的安全性及有效性。采用回顾性分析,选取接受初次单侧TKA的175例骨性关节炎的患者。将患者分为4组,第1组关节囊关闭后关节腔灌注1 g TXA;第2组止血带加压前静脉应用1 g氨甲环酸;第3组止血带加压前、松止血带后静脉各输注1 g TXA;第4组在止血带加压前、松止血带后、第二次剂量后3 min静脉各输注1 g TXA,关节囊关闭后关节腔灌注1 g TXA。比较各组的血红蛋白下降值、总失血量、隐性失血量、引流量、输血率,深静脉血栓、肺栓塞发生率。结果显示:多剂量静脉联合局部组患者血红蛋白下降值、总失血量、引流量、隐性失血量均低于其余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剂量静脉联合局部组术后无输血患者,优于其余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术后均无深静脉血栓事件发生。研究结果表明,多剂量静脉联合局部应用TXA是安全有效的。
为了探索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arthroplasty, TKA)对伴随夜间痛或抑郁症的终末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 KOA)患者膝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通过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于邯郸市中心医院骨五科行初次TKA手术的195名患者资料。根据术前是否伴随夜间痛、抑郁症将患者分为夜间痛组(A组)、无夜间痛组(B组),抑郁症组(C组)、无抑郁症组(D组),研究了各组术前、术后6周、3月、1年患者的夜间痛发病率、疼痛程度、抑郁症发病率;术前、术后1年各组膝关节功能状态、生活质量。使用VAS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 VAS)评估疼痛程度,流调中心抑郁量表(center for epidemiological studies depression scale, CESD)评估抑郁程度,西安大略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estern Ontario and McMaster University Osteoarthritis Index, WOMAC)和简明健康量表(12-item short form survey, SF-12)评估膝关节功能、生活质量。结果表明术前患者膝关节夜间痛的发生率为63.6%,抑郁症的发病率为17.9%。术前A组WOMAC,SF-12评分显著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前C组WOMAC, SF-12评分显著低于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见终末期KOA患者夜间痛、抑郁症发病率较高,伴随较差的膝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TKA可以改善上述不适。
目的:探讨椎板分区切除法脊髓减压内固定术在治疗胸椎黄韧带骨化症(thoracic ossification of the ligamentum flavum,T-OLF)的疗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T-OLF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将其分为:A组(25例),根据黄韧带的解剖学特点及与椎板的毗邻关系,在椎板后方进行区域划分后,采用椎板分区减压、逐节切除、脊髓减压内固定术治疗;B组(21例),采用椎板分层薄化法减压内固定术治疗。记录2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术后病人神经功能恢复及局部后凸角变化情况。结果:2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JOA评分均较术前有明显升高(P<0.05);A组神经功能改善率(72.2±14.8)%,B组为(73.1±15.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局部Cobb角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1),不同时间点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病人脑脊液漏发生率12.00%与B组的23.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板分区切除法脊髓减压内固定可减少椎管内侵袭性操作,硬膜撕裂的发生率低,安全性相对高,内固定植入有利于术后胸椎稳定性更好维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