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燕清
- 作品数:31 被引量:111H指数:5
- 供职机构:百色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毒蛇咬伤的急救与护理被引量:1
- 2001年
- 苏燕清
- 关键词:毒蛇咬伤急救中医护理病情监测
- 精神分裂症患者持续服药依从性相关因素分析
- 2003年
- 目的 :了解维持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对 2 2 8例复诊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 ,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 (BPRS) ,社会功能缺陷筛查量表 (SDSS)及副反应量表 (TESS)进行评定 ,并对患者的病程、自知力、服药依从性进行分析。结果 :BPRS、SDSS、TESS评分愈高服药依从性愈差 ;病程愈长服药依从性愈差 ;自知力障碍严重的服药依从性也差。结论
- 苏燕清
-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服药依从性影响因素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副反应量表
- 运用品管圈提高门诊肌内注射成功率探讨
- 2016年
- 目的探讨运用品管圈提高门诊肌内注射成功率的效果。方法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分析影响肌内注射成功率的原因,针对注射失败的主要原因采取相应改进措施。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肌内注射缺陷率明显降低,注射成功率明显提高。结论品管圈活动有利于提高肌内注射成功率,发挥团队合作精神及圈员的质量管理能力,可提高病人的满意度。
- 肖云珍苏燕清
- 关键词:品管圈肌内注射成功率护理质量管理
- 规范化培训对提高新入职护士职业能力中的作用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研究规范化培训考核对提高新入职护士职业能力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2—12月间段内该院新入职护士37名,纳入观察组,入职后提供规范化培训及考核干预,于2015年2月—2016年1月间该院新入职护士37名,纳入对照组,提供常规培训,分析2组护士理论、实践考核评分及护士核心能力评分。结果观察组护士思维模式、护理操作、领导能力、人际相处、法律知识、教育、专业发展等核心能力指标评分均优于对照组(t=4.430、5.530、4.533、5.028、4.614、3.413、4.347,P<0.05)。观察组护士操作、理论考核成绩均优于对照组(t=23.830、32.291,P=0.000)。结论开展规范化培训及考核可提高新入职护士核心能力,提高新入职护士理论知识掌握能力及临床实践操作能力。
- 苏燕清
- 关键词:护士
- 一种快速便捷的染色玻片冲洗和晾干装置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快速便捷的染色玻片冲洗和晾干装置,包括染色室、清洗室和晾干室,所述染色室和清洗室为敞口结构;所述染色室由侧板分隔为多个染色仓;所述清洗室由底板分为上腔室和下腔室,所述上腔室包括...
- 梁仲城余飞覃晓苏燕清覃卫玲刘芳秀招懿慧庞海燕甘丽
- 文献传递
- 走动式管理应用于小儿急诊分诊护理质量管理后的实际效果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分析在小儿急诊分诊护理质量管理中使用走动式护理方法的实际效果。方法将我院小儿急诊患儿200例设置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每组均100例。分别对两组患儿实施常规方法护理以及走动式管理,分析两组效果。结果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明显更高,同时观察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小儿急诊科中患儿实施临床护理时,使用走动式管理的方法能够取得明显更佳安全有效的护理效果,有较高应用价值。
- 蒋丽媛黄彬苏燕清罗玉星肖云珍
- 关键词:走动式管理小儿急诊
- 一种内侧胫骨高位截骨导向模块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内侧胫骨高位截骨导向模块,包括定位模块和截骨模块,定位模块包括定位架和紧固钉,定位架包括弧形导向杆,弧形导向杆的两端部分别固定有定位套筒和定位垫圈,定位套筒上开有定位通道,定位垫圈的中心处固定有定位齿,定...
- 陆文忠苏燕清陆吉利韦西江隆振学赵勇
- 文献传递
- 情景模拟教学法在急诊护士应对急产培训中的应用被引量:6
- 2014年
- 急产是指总产程不足3h,常见于宫缩过强、过频[1]。能否及时有效地应对急产,挽救产妇与新生儿的生命,急诊护士的急产接生技术至关重要,这就要求护士具备快速的应急能力、敏锐的观察判断力、团队合作能力以及丰富的临床经验。情景模拟教学法以模拟临床实际情况为出发点,通过实践教学、情景教学,从而使生硬的医学知识更加的直观、形象、生动,更加有与临床相似的医疗环境而无医疗风险的优点。
- 肖云珍苏燕清杨思捷林晓敏
- 关键词:急诊护士急产情景模拟教学法宫缩过强总产程新生儿窒息复苏
- 对运用呼吸机治疗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的护理体会被引量:2
- 2006年
- 苏燕清
- 关键词:有机磷中毒呼吸肌麻痹呼吸机治疗临床护理
- 治疗性沟通在儿科桡动脉穿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分析治疗性沟通在儿科桡动脉穿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福建省妇幼保健院2019年8月-2020年2月收治的80例桡动脉穿刺患儿,按就诊顺序单双号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40)行常规护理;观察组(n=40)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治疗性沟通。对比两组家长护理满意度,统计两组面容疼痛时间及哭闹持续时间,比较两组治疗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治疗依从性优良率(95.00%)高于对照组(67.50%),面容疼痛时间及哭闹持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家长护理总满意率(95.00%)高于对照组(65.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性沟通应用于儿科桡动脉穿刺护理中,能相应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提升家长护理满意度,值得应用。
- 卢海明倪玲玲罗玉星苏燕清
- 关键词:治疗性沟通儿科护理满意度治疗依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