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苏志炯

作品数:31 被引量:89H指数:5
供职机构:河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0篇经济管理
  • 8篇政治法律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3篇社会主义
  • 3篇农业
  • 3篇主义
  • 2篇中国特色社会...
  • 2篇人力资源
  • 2篇社会
  • 2篇社会保障
  • 2篇社会保障制度
  • 2篇市场经济
  • 2篇特色社会主义
  • 2篇农业发展
  • 2篇企业
  • 2篇经济发展
  • 2篇经济结构
  • 2篇发展观
  • 1篇动力模式
  • 1篇信息化
  • 1篇信息化人才
  • 1篇信息技术
  • 1篇增加农民收入

机构

  • 25篇河北师范大学
  • 3篇南开大学
  • 1篇河北农业大学
  • 1篇河北工业大学
  • 1篇天津师范大学

作者

  • 27篇苏志炯
  • 5篇王俊发
  • 4篇魏建斌
  • 3篇张贵
  • 1篇强殿英
  • 1篇李靖
  • 1篇杨立华
  • 1篇刘佳爱
  • 1篇窦彦博
  • 1篇周立群
  • 1篇徐长勇
  • 1篇李子彪
  • 1篇杜荣华
  • 1篇孟艳春
  • 1篇戴胜华
  • 1篇赵学礼
  • 1篇张维存
  • 1篇张贵
  • 1篇陈迎春
  • 1篇魏学辉

传媒

  • 2篇河北师范大学...
  • 2篇企业经济
  • 2篇知识经济
  • 2篇张家口师专学...
  • 2篇科技资讯
  • 2篇现代商业
  • 1篇中国市场
  • 1篇经济纵横
  • 1篇价值工程
  • 1篇经济师
  • 1篇生产力研究
  • 1篇经济问题
  • 1篇商场现代化
  • 1篇当代经济
  • 1篇农业经济
  • 1篇理论界
  • 1篇农村经济
  • 1篇河北农业大学...
  • 1篇当代经济管理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09
  • 9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6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 2篇2001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国际收支持续顺差的原因及对策分析被引量:2
2008年
自1994年汇率并轨以来,我国持续的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双顺差问题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由双顺差引起的外汇储备节节攀升也倍受瞩目。本文阐述了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产生的由来,认为引起项目顺差的根本原因有:我国内需不足、储蓄居高不下,我国加工贸易的蓬勃发展和丰富的廉价劳动力等。本文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如下建议:要妥善处理双顺差,扩大内需、推动消费是关键;同时,继续发展加工贸易、实现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合理利用外资,增强企业走出去的能力,构建完善的企业征信体系,重视进口等亦将对于调整顺差和发展我国经济发挥重大作用。
苏志炯
关键词:收支顺差
我国开放式基金流动性风险的政策管理研究
2008年
目前,开放式基金已经成为世界基金发展的趋势,很多国家基金发行都以开放式基金为主流。但是,基于开放式基金的一些特性,其存在着较大的风险隐患。因而,建立完善的开放式基金的风险管理制度,为开放式基金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成为我们亟待研究和解决的课题。
苏志炯
关键词:开放式基金
经济管制的必要性理论分析被引量:1
2008年
经济管制的必要性是一个复杂的理论问题。本文在辨析经济管制概念的基础上,结合管制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历程,总结了经济管制在理论上的必要性。
苏志炯
关键词:经济管制管制经济学
简谈卢梭的主权在民理论被引量:5
2002年
卢梭的主权在民理论是对当时法国主流文化个人主义的反叛,体现了他拯救平民大众的愿望,这一理论的内容可归纳为:一、公意是主权在民理论的哲学基础,是通过全民公决的形式实现的。卢梭的主权在民理论具有历史进步意义的一面,这一理论告诫统治者,在社会转型时期,平民大众的利益不能忽视;但这一理论也有缺陷,它过分强调公意,容易导致平均主义。
韩晓彬苏志炯
关键词:卢梭政治哲学民主制度
落实“三个代表”要求 实现工会工作新的突破被引量:1
2001年
“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立党之本 ,执政之基 ,力量之源。工会是党领导下的群众组织 ,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 ,“三个代表”的要求与工会的工作密切相关。本文从学校的工作性质。
陈迎春杜荣华苏志炯
关键词:工会工作
技术创新动力的新发展观分析被引量:15
2005年
目前 ,我们应该用新发展观来统筹技术与经济、社会三者的关系。技术创新应是经济与技术的相互结合 ,既有技术特征又有经济特征 ,也有社会特征的技术—经济—社会范畴。技术创新动力模式应随着社会发展而转换 :在动力模式内部应实现企业员工自律→企业家精神→创业组织机制的替代 ;在动力模式外部应逐步推行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的转换。这样才能统筹技术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张贵苏志炯
关键词:技术创新动力模式新发展观
新阶段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被引量:1
2005年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大问题,而“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收入问题。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后,正确把握农村经济新阶段的新特点,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村工作的紧迫任务,也是全社会普遍关注的一大话题。
王俊发苏志炯
关键词:增加农民收入农民收入问题农民问题农业社会
产业信息化与我国产业政策选择被引量:17
2003年
产业信息化的主体是企业,只有企业高度信息化,产业信息化才有坚实的基础。针对我国产业信息化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以减少产业成本,加快产业成长步伐。
张贵苏志炯
关键词:产业信息化产业政策人力资源管理信息技术信息化人才
发达国家企业管理的新变化及启示被引量:2
2005年
近年来,发达国家企业管理发生了重大变化,一是管理目标多元化,二是多方面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三是高度重视员工素质培训。借鉴发达国家企业管理的新经验,对中国国企改革具有一定的意义。
王俊发苏志炯
关键词:企业管理
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资产的经营活力
2006年
国有资产的市场化经营将带来整个国有经济的活力。国有资产的经营活力是创收益动力与抗市场压力的统一。要实现国有资产的经营活力,首先从体制上不能干扰企业的创收益动力,以使活力的产生具有自然基础。经营活力获得的另一点是抗市场压力,资产的经营要抗住市场压力,就必须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苏志炯王俊发
关键词:国有资产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