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丽萍
- 作品数:29 被引量:144H指数:7
- 供职机构:杭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杭州市卫生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一起搬迁致实验室臭氧检测结果错误的调查被引量:1
- 2010年
- 舒丽萍刘卫艳夏予勇吴龙
- 关键词:臭氧污染
- 杭州市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现状与管理措施
- 2009年
- 个人剂量监测是放射防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反映了放射工作人员职业照射及工作场所安全防护水平,是放射工作人员职业病诊断的重要剂量依据。杭州市自20世纪80年代末开展个人剂量监测以来,已逐步建立较为完备的个人剂量监测体系。现将近年来监测现状与存在问题介绍如下。
- 夏予勇舒丽萍徐玲
- 关键词:个人剂量监测放射防护工作职业病诊断
- 某企业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被引量:1
- 2005年
- 王强舒丽萍廖云华
- 关键词:职业病卫生工作职业卫生
- 车载X射线机防护情况调查被引量:3
- 2009年
- 王强朱益民舒丽萍廖云华
- 关键词:放射卫生防护
- 背光源用荧光灯生产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控制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了解背光源用荧光灯生产企业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和危害程度,对职业病危害严重的作业岗位提出针对性的控制措施。方法:对一家生产企业进行现场职业卫生调查,并对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识别、检测、分析。结果: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汞(蒸气)、乙酸丁酯、磷酸、二氧化锡、丁酮、丙酮、正己烷、高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其他粉尘、噪声。检测结果显示有34%接触汞的作业岗位和25%接触正己烷的作业岗位超过职业接触限值。结论:背光源用荧光灯生产企业职业病危害严重的是接触汞和正己烷的作业岗位,生产企业应采取针对性的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
- 王强吴小辉舒丽萍张磊
- 关键词:背光源荧光灯职业病危害因素汞
- 杭州市区环境电磁辐射强度调查及变化趋势研究被引量:3
- 2009年
- 电磁辐射污染已被公认是继大气污染、水质污染、噪声污染之后的第4大公害,联合国人类环境大会将电磁辐射列入必须控制的主要污染物之一。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人们对“第4污染源”——电磁辐射危害人体健康的问题极为关注。20多年来,我国经济与城市化得到迅速发展,
- 张文辉陈勇鲁德强舒丽萍王玲莉
- 关键词:电磁辐射电场强度
- 杭州市某开发区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状况分析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了解杭州市某开发区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状况,为有效监管饮用水卫生安全提供科学依据。研究对象为2009年杭州市某开发区市政供水单位出厂水、管网末梢水和二次供水水质监测样本。方法 2009年对杭州市某开发区出厂水、末梢水和二次供水按照国家标准进行采集、检测和评价。结果 162件水质检测样品的总合格率为92.59%,其中出厂水、管网末梢水、二次供水水质检验合格率分别为100%,92.11%,92.50%。管网末梢水水质检测不合格项目主要为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浑浊度;二次供水水质检测不合格的项目主要为总大肠菌样、菌落总数。结论为有效改善饮用水水质卫生状况,应改造陈旧的管网和二次供水系统,并做好水质消毒工作。
- 刘卫艳李杰张磊舒丽萍张宜明腾卫林
- 关键词:生活饮用水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饮用水卫生
- 轮胎制造行业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分析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了解杭州市轮胎制造行业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危害程度,并提出防护重点。方法:通过现场职业卫生调查,对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分析。结果:杭州市轮胎生产企业危害严重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是粉尘、正己烷、高温和噪声。结论:杭州市轮胎生产企业在职业病防治方面还应该引起监督管理部门足够的重视。
- 王强舒丽萍廖云华沈卫星
- 关键词:轮胎制造职业病危害因素
- 杭州市2007年个人剂量监测的剂量异常情况分析
- 2010年
- 目的调查分析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异常原因,保证报告值的准确可靠。方法按照《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的要求进行常规监测和剂量调查。结果异常剂量产生的原因大致分为正常照射、误照射和故意照射,误照射人员最多;区县级主要为防护不到位,市级主要为剂量计遗忘辐射场。结论要使职业照射个人监测更加规范,必须走法制化管理的道路,基层放射防护设施及措施有待加强。对剂量异常非实际受照人员,给出名义剂量;对剂量异常实际受照人员,健康体检,估算其受照剂量,改善防护水平。
- 舒丽萍夏予勇
- 工作有关的肌肉骨骼疾患对职工工作能力的影响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 评价工作有关的肌肉骨骼疾患(work-related musculoskeletal disorders,WRMDs)对职业人群工作能力水平的影响.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行政管理、教育等行业的在职职工1 686人作为研究样本.采用标准化北欧国家肌肉骨骼系统症状分析量表和工作能力指数(WorkAbility Index,WAI)量表,对1 686例研究对象进行WRMDs评价和工作能力测量.采用成组设计的t检验、行列表χ2检验、成组设计两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Wilcoxon两样本比较法)进行患病组与非患 病组工作能力及其分级比较.工作能力随工龄变化趋势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和多水平模型分析.结果 (1)患病组职工工作能力均低于非患病组(P<0.01).(2)不同工龄段(<10年、10年~和≥20年)职工工作能力有差异(F=22.124,P<0.01);患病组和非患病组工作能力随工龄增长均呈逐步降低趋势,且患病组(Spearman相关系数rs=-0.172,P<0.01)下降幅度大于非患病组(Spearman相关系数rs=-0.104,P<0.01);WRMDs是职工工作能力减退的重要危险因素.(3)非患病组与患病组职工工作能力分级构成比不同(χ2=121.097,P<0.01),且两组之间工作能力分级存在程度上的差别(Z=-10.699,P<0.01),患病组工作能力“差”、“中”者明显高于非患病组,而工作能力“优”者明显低于非患病组.各劳动类型非患病组与患病组工作能力分级构成比、分级程度也表现出类似特征(P<0.01).结论 WRMDs对职工工作能力具有损害作用,且暴露时间(工龄)越长工作能力下降越明显.
- 张磊黄春萍兰亚佳王绵珍舒丽萍张文辉虞龙姚胜才廖云华
- 关键词:肌肉骨骼疾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