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松梅

作品数:19 被引量:199H指数:10
供职机构:陕西省考古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中国科学院院长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生物学天文地球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历史地理
  • 6篇生物学
  • 6篇天文地球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篇遗址
  • 7篇石器
  • 5篇遗存
  • 5篇考古
  • 4篇动物
  • 4篇动物遗存
  • 4篇新石器
  • 4篇石器时代
  • 3篇石制品
  • 3篇洛南盆地
  • 3篇旧石器
  • 3篇化石
  • 3篇古环境
  • 2篇动物考古
  • 2篇新石器时代
  • 2篇新石器遗址
  • 2篇仰韶文化
  • 2篇盆地
  • 2篇墓葬
  • 2篇阶地

机构

  • 19篇陕西省考古研...
  • 2篇西北大学
  • 2篇中国社会科学...
  • 2篇皇家安大略博...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广东省博物馆
  • 1篇aTrobe...

作者

  • 19篇胡松梅
  • 4篇王社江
  • 2篇沈辰
  • 2篇孙周勇
  • 1篇刘振东
  • 1篇胡耀武
  • 1篇张天恩
  • 1篇李保国
  • 1篇张建锋
  • 1篇张云翔
  • 1篇秦亚
  • 1篇王昌燧
  • 1篇管理
  • 1篇陈星灿
  • 1篇王保平
  • 1篇张鹏程
  • 1篇袁明

传媒

  • 9篇考古与文物
  • 3篇人类学学报
  • 2篇文博
  • 1篇兽类学报
  • 1篇化石
  • 1篇华夏考古
  • 1篇西北大学学报...
  • 1篇第四纪研究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08
  • 2篇2007
  • 6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8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宝鸡关桃园遗址动物环境考古研究被引量:10
2007年
目的揭示关桃园遗址各文化期的动物组成及其所反映的古代人类的食物结构、古环境演变。方法动物类型鉴定和居群统计,生态地理和动物地理分析。结果关桃园、北下和西王村时期的气温都比现在高,属于全新世以来气候的大暖期,其中,北下时期气温最高,其次为关桃园时期,再次为西王村时期;西周时期气温和现在非常接近。结论不同文化类型生物居群的变化主要是由于气候变化引起的,到西周时期东洋界动物已不存在,人们更多地依靠家畜来满足肉食的供给。
胡松梅张云翔张天恩
关键词:动物遗存古环境
丹江上游腰市盆地的旧石器被引量:21
2000年
Four Palaeolithic sites/localities were identified from the Yaoshi Basin of the UpperDanjiang River Valley,the Shangluo region,during investigations in 1995-1999,when atotal of 870 lithic artifacts were collected.Lithic-stratigraphic layer bearing lithic artifacts at the 95SP03 locality belongs to the upper part of the Xiehu Form deposit,suggesting thatthe site is probably in the middle to later period of the Middle Pleistocene.This earlyPalaeolithic site is about in same time range with those found in the Luonan Basin to the east.The other sites found in the region(95SP01,95SP02,and 95SP04)were identified from the Upper Pleistoence deposit,probably affiliated with Late Palaeolithic of northern China.
王社江胡松梅
关键词:旧石器文化阶地为学学术界
全文增补中
中国宝鸡关桃园新石器遗址中发现的金丝猴头骨及其意义被引量:5
2006年
A large quantity of animal bones were unearthed at the Neolithic Guantaoyuan site in Baoji city,Shaanxi province,China.These faunal remains were systematically collected according to the archaeological units at the site,and at least 26 species have been identified.The skulls of Rhinopithecus roxellana have been unearthed for the first time from ash pits,dating to the pre-Yangshao culture-the Lower Beishouling phase(7300-7000BP.)and the Guantaoyuan type(7500-7300BP.).This discovery also marks the northernmost distribution of this species in China.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discovery in archaeology and animal evolution.
胡松梅李保国
关键词:新石器遗址
洛南盆地1995—1999年野外地点发现的石制品被引量:35
2005年
本文研究了1995─1999年期间在洛南盆地南洛河及其支流两侧阶地发现的50处旷野类型旧石器地点的1751件石制品。这些野外地点分布在第2级阶地者41处,第3级阶地4处,第4级阶地3处,另外还有2处分布于较高的第5级古老的阶地上。石制品的统计分析显示洛南盆地野外地点是以大中型石片和第二次加工修理的大型石片及砾石工具为代表的、两面加工技术发达的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
王社江沈辰胡松梅张小兵王昌富Richard Cosgrove
关键词:石制品野外盆地旧石器时代阶地
西安汉长安城城墙西南角遗址出土动物骨骼研究报告被引量:10
2006年
  本次研究的是2002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汉长安城工作队在汉长安城城墙西南角遗址试掘T4(9.2×2米)的第三、四地层内出土的动物骨骼标本,标本主要为下颌骨,其次为肢骨,另有个别肋骨、肩胛骨及脊椎骨等.经鉴定、整理、研究,报告如下.……
胡松梅刘振东张建锋
关键词:古城遗址(考古)遗址城墙
榆林火石梁遗址动物遗存研究被引量:42
2008年
本文对榆林新机场火石梁遗址出土的动物骨骼进行了系统的分类和研究。动物骨骼属哺乳动物18种,鸟类1种;其中以羊骨数量最多,约占总数的60%,不同于任何一个关中新石器遗址。根据对出土的动物骨骼和文化层堆积分析结果表明:遗址周围的自然景观以草原为主,草原上有各种羊、牛、马、兔等食草动物,不远处有一定面积的森林、疏林、灌丛及沙漠,其间有虎、猫等食肉动物和各种鹿类动物及羚羊的出没。动物中虎、梅花鹿、马鹿、狍、羚羊、岩羊现已在此绝迹,其余为现仍生活在该地区的种类。
胡松梅张鹏程袁明
关键词:动物遗存
陕西丹凤巩家湾新石器时代动物骨骼分析被引量:6
2001年
This paper gives an account of animal bone from the ash-pits of Yangshao and Longshan cultures at Gongjiawan site, Shaanxi province respectively.There are 18 species of animal altogether, including 2 invertebrate (namely Cipangaludina cathayensis and unio douglasiae),fish ,reptile,bird (each has 1 species) and 13 mammalia.The pig,dog and ox were domestic and the rest were wild. Through analyzing of these animal sorts and animal differences between Yangshao culture(14species)and Longshan cultures (8 species),the author gains the paleoclimate and paleoenvironment which is close to that of the middle- lower reaches of Changjiang river today and its change tendency in the region.The climate was becoming drier and cooler , water area was becoming smaller from Yangshao to Longshan culture.
胡松梅
关键词:新石器时代动物骨骼仰韶文化
利用不同的方法重建公王岭蓝田人生活的古环境被引量:1
2006年
陕西公王岭蓝田直立人及其共生的哺乳动物化石地点位于秦岭北簏、灞河南岸的公王岭(34°11′N,109°29′E),是我国北方时代最早的一个含有直立人化石的哺乳动物群,四十多年来,一直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特别是中科院古脊椎动物和古人类研究所在化石的鉴定、地层剖面的划分、古地磁年龄的测定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不同的研究者如马醒华等、程国良等、刘东生等、安芷生等、李任伟等根据不同的方法测量出不同的年龄结果,即使是同一方法如古磁性测量,其结果也不同(表一)。
胡松梅尹申平
关键词:古环境动物化石古脊椎动物哺乳动物
陕北靖边五庄果墚动物骨的C和N稳定同位素分析被引量:44
2008年
对陕北靖边五庄果墚遗址出土的4种动物(家猪、狗、鼠、草兔)骨骼进行了C和N稳定同位素分析,研究了这4种动物的食谱特征、营养级结构,分析了人类活动对生活在其周围动物食物结构的影响。所有骨骼样品的C,N含量以及C/N摩尔比表明,所选取的样品均保存较好,可用于食谱分析。骨胶原的C和N稳定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所研究的4种动物呈现出不同的营养级结构,草兔和鼠类为植食性动物,而家猪和狗为杂食性动物,狗部分表现出肉食性。草兔主要以野草或树叶等C3类植物为食;而家猪、狗和鼠类则主要以C4类植物为食,这与先民从事的粟作农业密切相关。褐家鼠、家猪和狗的骨胶原中具有较高的δ15N值,表明其食物结构明显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其中家猪和狗更为明显,其食物结构已与野生动物产生明显差异。
管理胡耀武胡松梅孙周勇秦亚王昌燧
关键词:稳定同位素分析动物考古
陕西宝鸡关桃园新石器遗址中首次于我国北方发现金丝猴等重要动物遗存被引量:1
2006年
胡松梅
关键词:新石器遗址金丝猴动物仰韶文化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