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予
- 作品数:6 被引量:56H指数:4
- 供职机构:江苏省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ICB矫形足垫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和步行运动功能的影响
- <正>目的观察ICB矫形足垫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和步行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治疗条件的3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5例、对照组15例,对照组采用以运动再学习技术为主的训练,并结合核心肌群控制训练。观察组在对...
- 顾昭华王盛孟殿怀龚晨王翔罗予王彤
- 文献传递
- 两种下肢踏车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的影响被引量:9
- 2011年
- 脑卒中患者的行走训练往往需先进行长时间的直立训练和下肢肌力训练,再进行独立站立和平衡训练,完成上述训练后方可进行行走训练,而且一般需要2—3人搀扶。这样的训练耗时长,效率低,加重治疗师工作负担。目前对一些不具备步行能力的脑卒中偏瘫患者,有些新型的治疗方法可以增加对下肢运动模式的输入和运动再学习,帮助他们改善下肢功能,加速步行功能的恢复,其中包括坐位下肢踏车、直立位下肢踏板训练等。
- 罗予王翔王盛卞荣顾绍华吴玉霞周秋敏王彤
- 关键词: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踏车训练脑卒中患者运动再学习
- 功能性电刺激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被引量:17
- 2012年
- 目的:探讨功能性电刺激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功能活动影响。方法:脑卒中偏瘫患者30例,随机分为电刺激组和对照组各15例,2组均给予常规康复训练,电刺激组另外佩戴步态训练矫正仪进行功能电刺激下步行功能训练。分别在治疗前后测量患者患侧踝背屈肌肌力、10m步行速度,并行"站起-走"计时测试(TUG)及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治疗4周后,2组患侧踝背屈肌肌力、10m步行速度、Barthel指数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且电刺激组更高于对照组(P<0.01,0.05);2组TUG时间均较治疗前显著减少,且电刺激组更少于对照组(P<0.01,0.05)。结论:功能性电刺激联合常规康复训练能显著地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踝背屈肌的力量,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 罗予卞荣孟殿怀伊文超蔡可书范亚蓓
- 关键词:脑卒中功能性电刺激
- 系列跪位强化训练对脑卒中患者步行功能的影响被引量:9
- 2012年
- 目的探讨系列跪位强化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功能的影响。方法将脑卒中偏瘫患者39例分为观察组21例和对照组18例,对照组采用以Bobath技术和运动再学习为主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增加系列跪位强化训练。2组患者均于治疗前,治疗8周后(治疗后)采用改良的Ashworth评定标准评定偏瘫侧下肢股四头肌、小腿三头肌肌张力,同时采用简易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MA)、Berg平衡量表(BBS)、Holden步行功能分级和10m最大步行速度(MWS)来分别评定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平衡功能、步行功能以及10111最大步行速度。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偏瘫侧的股四头肌、小腿三头肌肌张力较组内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FMA评分、BBS评分、Holden步行功能分级以及10m最大步行速度较组内治疗前亦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列跪位强化训练能明显降低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肌张力,能显著改善患者步行功能。
- 顾昭华王翔罗予龚晨王尊王彤
- 关键词:脑卒中
- 功能性电刺激辅助步行设备对脑卒中足下垂患者步态时空参数的影响被引量:20
- 2013年
- 目的:观察应用功能性电刺激辅助步行设备(FES-AWD)对脑卒中足下垂患者步态时空参数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9例脑卒中足下垂患者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增加步态训练矫正仪辅助下的步行训练,每天2次,每次20min,每周5d,共4周;分别于治疗开始前、治疗1周后和治疗4周后利用三维步态分析系统分析患者佩戴步态训练矫正仪前后的步态时-空参数。结果:①与自由步行相比,佩戴步态训练矫正仪(关闭开关)对患者的步态时空参数无显著影响;②3次访视中,与自由步行相比,佩戴步态训练矫正仪(开启开关)均能显著提升足下垂患者的步态时空参数。结论:FES-AWD可以即刻改善脑卒中足下垂患者的步态,且可以排除心理影响,以及佩戴设备所产生的各种不利生理影响。
- 孟殿怀伊文超顾昭华王翔罗予励建安
- 关键词:脑卒中足下垂步态
- 不同体位下肢被动踏踩训练对脑卒中下肢痉挛的影响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观察不同体位下肢被动踏踩训练对脑卒中患者患侧下肢痉挛的疗效。方法:脑卒中患者66例,随机分为直立组35例和坐位组31例,2组在接受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分别进行直立位和坐位的下肢被动踏踩训练。分别在训练前、训练30min及4周后对患侧小腿三头肌、股四头肌、腘绳肌进行改良Ashworth痉挛评定。结果:治疗30min后,2组患者仅患侧小腿三头肌的Ashworth痉挛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4周后,2组患者除坐位组患侧股四头肌外其余各肌肉痉挛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直立组患侧小腿三头肌痉挛评分分值降低较坐位组更显著(P<0.05)。结论:直立和坐位下肢被动踩踏训练均能降低脑卒中患者偏瘫侧下肢的痉挛,其中直立下肢被动踏踩训练对缓解患侧小腿三头肌的痉挛效果更好。
- 王盛王翔罗予卞荣顾绍华吴玉霞周秋敏王彤
- 关键词:体位脑卒中痉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