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红
- 作品数:6 被引量:67H指数:4
- 供职机构: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恩度治疗裸鼠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探讨恩度抑制异位内膜生长的作用及机制,为恩度用于临床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腹腔种植的方法建立子宫内膜异位症裸鼠模型。造模3周后,随机分为恩度组与对照组,每组15只。用恩度腹腔给药治疗,疗程结束后观察异位内膜的变化情况,并取血清、腹腔液分别检测VEGF、TNF-α的水平。结果:恩度组的细胞因子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内膜腺体见萎缩。结论:恩度可以明显抑制VEGF水平,进而抑制异位内膜的血管生长,达到治疗EMS的目的。
- 杨红耀张丽雅丁娟纪红张欣贺杨栋霞
-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恩度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
- 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观察被引量:7
- 2011年
-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MTX)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异位妊娠患者243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入组患者分为米非司酮+MTX组(122例)和米非司酮组(121例)。观察并记录住院时间、阴道流血时间、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下降至正常时间、包块缩小时间、腹痛例数、转手术例数、造影通畅例数,了解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米非司酮+MTX组阴道流血时间、β-HCG下降至正常的时间、包块缩小的时间、腹痛的例数均显著优于米非司酮组(P<0.05),2组在出现副反应及输卵管通畅程度的比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MTX治疗异位妊娠疗效较好,安全性高。
- 黄鑫李莹莹纪红张义楠沈秀敏
- 关键词:异位妊娠米非司酮甲氨蝶呤
-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疼痛与盆腔病灶特征的相关性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盆腔病灶特征与疼痛的相关性。方法选择经腹腔镜、病理检查确诊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300例,详细记录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盆腔疼痛症状包括痛经、性交痛、肛门坠胀痛及排便痛、慢性盆腔痛(CPP)发生情况,回顾分析并评价盆腔疼痛症状与内异症患者病灶特征的关系。结果盆腔疼痛与内异症病灶类型、部位、分期、浸润程度、盆腔粘连程度呈相关性。结论痛经、性交痛、肛门坠胀痛及排便痛、CPP与盆腔内异症病灶的部位和浸润深度有关,位于盆腔后部的深部浸润病灶以及子宫直肠窝封闭与疼痛症状关系密切,深部宫骶韧带病灶与CPP密切相关;排便痛与宫骶韧带病灶、阴道直肠隔病灶和子宫直肠窝封闭有关,性交痛与阴道直肠隔病灶有直接关系。根据内异症患者的疼痛症状类型可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内异症的分期及部位、浸润深度、粘连程度等,并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
- 刘晓波张丽雅纪红李娜刘巍
-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疼痛病变特征
- 子宫内膜样腺癌中Xklp2靶蛋白和Bax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Xklp2靶蛋白(TPX2)和Bax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53例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术后标本作为观察组,并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43例子宫内膜复杂性增生患者术后标本作为对照组,43例增生期子宫内膜诊刮标本作为正常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三组中TPX2和Bax的表达。结果三组中TPX2和Bax的表达阳性率差别显著。观察组中TPX2和Bax的阳性率均与肿瘤最大径、肌层浸润深度、Ki67增殖指数密切相关,TPX2的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密切相关。线性相关分析显示观察组中TPX2和Bax的表达具有负相关性。结论子宫内膜样腺癌术后组织中TPX2高表达、Bax低表达,二者具有负向协同作用,共同促进肿瘤的形成和进展。
- 纪红
- 关键词:子宫内膜样腺癌BAX免疫组化
- 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更年期症状评分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39
- 2013年
- 围绝经期综合征是指女性在绝经前后,卵巢功能衰退,激素分泌减少,进而出现一些生理和心理方面的症状,主要有潮热、盗汗、疲倦、头痛、头晕、四肢麻木、疼痛、焦虑和紧张、失眠、情绪波动或悲伤抑郁,由于个体差异,表现的症状轻重不等,时间长短不一,长者可延续几年,短者几个月。轻者安然无恙,重者影响工作和生活,甚至会发展成为疾病。
- 纪红
- 关键词:围绝经期综合征
- 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复发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13
- 2010年
-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的复发率及复发相关因素,指导个体化治疗。方法:对240例经术后病检证实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进行5年随访,将其中复发7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明确其病理类型和分期,分析复发与病理类型、分期、术式、术后是否用药情况的关系。结果:行保守性手术、半根治性手术和根治性手术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临床病理类型中,深部结节型、混合型(包括两种或两种以上临床病理类型)患者的复发率与卵巢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复发率随着子宫内膜异位症分期的增高而增加,复发率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加用药物治疗与未用药患者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容易复发的进行性疾病,其治疗应尽可能依据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分期、病理类型等选择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 纪红张丽雅
-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复发临床病理分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