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启芳
- 作品数:5 被引量:38H指数:3
-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更多>>
- 坡度和雨强对喀斯特地区坡面产流产沙的影响被引量:12
- 2012年
- 利用径流小区观测法,分析了坡度和雨强对贵州喀斯特地区4种地类坡面产流产沙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坡度的增大,各地类坡面产流产沙量并没有表现出一致增大或减小的趋势,它们在很大程度上受土地利用方式和土壤类型的制约;随最大30 min雨强(I)的增大,坡面的产流产沙量增大。坡度为13°时,坡耕地在各地类中的产流产沙量最小,随坡度增大逐渐超过其他地类;除13°径流小区外,经济林地(梨树)在各种坡度、雨强范围内的产流产沙量均为各地类中最少;水保林地(香樟)在各种情况下的产流量虽较大,但产沙量相对较小;裸地在观测条件下的产流产沙量均较大。
- 蒋荣张兴奇纪启芳杨勇杨光檄顾再柯
- 关键词:径流深产沙量坡耕地
- 贵州省喀斯特地区坡面产流产沙特征被引量:20
- 2012年
- 土壤侵蚀和石漠化严重影响了贵州喀斯特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为了有效防治该地区的土壤侵蚀,利用径流小区观测法,通过布设经济林地(梨树)、水保林地(香樟、柏树)、坡耕地(农作物)和裸地(对照)5种径流小区,对该地区不同地类坡面产流产沙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坡度为13°的坡耕地和经济林地减流减沙效果显著,产流量分别减少了47.5%和25.8%,产沙量分别减少了78.5%和58.9%,香樟、柏树减流效果不明显,但产沙量分别减少了44.7%和79.3%;坡度为18°时,经济林地(梨树)、水保林地(香障)、水保林地(柏树)、坡耕地(农作物)4种地类的产流量减少45.8%,4.9%,3.8%,16.6%,产沙量分别减少了91.3%,81.1%,77.4%,61.6%。25°的坡耕地产沙量是对照的8.9倍,土壤侵蚀量大幅度增加。产流产沙量与降雨量(P)、最大30min雨强(I30)和坡度(s)均呈幂函数关系,产沙量与产流量呈线性关系。
- 纪启芳张兴奇张科利杨勇杨光檄顾再柯
- 关键词:产流产沙
- 贵州喀斯特地区坡面不同植被的减流减沙作用
- 贵州位于我国西南喀斯特地区的中心,是全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西部省份之一,水土流失导致石漠化程度不断加剧。降雨径流是造成喀斯特坡面水土流失的主要驱动因子,合理调控坡面径流是防治水土流失的关键。为此,本研究综合运用数学统计分...
- 纪启芳
- 关键词:植被
- 文献传递
- 坡面不同植被的减流减沙作用
- 贵州位于我国西南喀斯特地区的中心,是全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西部省份之一,水土流失导致石漠化程度不断加剧。降雨径流是造成喀斯特坡面水土流失的主要驱动因子,合理调控坡面径流是防治水土流失的关键。为此,本研究综合运用数学统计分...
- 纪启芳
- 关键词:水土流失降雨径流林草植被
- 黔中高原小流域雨洪资源有效利用试验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以拦沙坝式山溪取水工程为例,对黔中高原小流域雨洪资源的有效利用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试验小流域大雨和暴雨发生频率高,雨洪资源利用潜力大,暴雨洪水过程具有陡涨缓落特征,能够维持较长的引水时间,有利于雨洪资源的有效利用。
- 张兴奇胡茂川蒋荣纪启芳
- 关键词:小流域取水工程雨洪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