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林艳
- 作品数:29 被引量:117H指数:6
-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美国中华医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基于致病机制的二级预防方案对颅内动脉狭窄脑卒中脑血管事件复发的影响及相关因素分析
- 2025年
- 目的 分析基于颅内动脉狭窄缺血性脑卒中(IS)中国缺血性卒中亚型分型(CISS分型)二级预防方案对脑血管事件复发率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地纳入颅内动脉狭窄IS患者192例,按是否基于致病机制制订二级预防方案分为个性化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个性化治疗组根据机制分型予以不同的二级预防方案(动脉-动脉栓塞组予以积极降脂法使低密度脂蛋白达标,低灌注组予以平稳降压方案,载体动脉阻塞穿支动脉组予以常规二级预防方案,混合机制根据不同机制予以相应方案叠加),常规治疗组予以常规二级预防方案。比较两组90 d脑血管事件复发率是否具有差异;同时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颅内动脉狭窄IS 90 d内脑血管事件复发的影响因素。结果 192例研究对象中个性化治疗组90例(载体动脉阻塞穿支动脉20例、动脉-动脉栓塞44例、低灌注6例和混合机制20例),常规治疗组102例(载体动脉阻塞穿支动脉16例、动脉-动脉栓塞52例、低灌注8例和混合机制26例)。个性化治疗组90 d内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较常规治疗组明显降低(7.8%vs.17.6%,χ^(2)=4.112,P=0.04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积极降脂法使低密度脂蛋白达标(OR=0.128,95%CI:1.150~71.170)是90 d脑血管事件复发的独立保护因素。结论 基于致病机制的个性化二级预防方案降低了颅内动脉狭窄IS的脑血管事件复发率,其中通过积极降脂法使低密度脂蛋白达标是颅内动脉狭窄IS脑血管事件复发的独立保护因素。
- 刘希睿魏雪童林艳李晋芳吴冬梅龚思引
- 关键词:颅内动脉狭窄缺血性脑卒中
-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早期脑损伤被引量:8
- 2009年
- 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FI)是一种致残率和病死率很高的疾病,临床仍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近年来的研究发现.早期脑损伤可能是导致SAH患者病死率较高和决定预后的首要原因。文章主要对SAH早期脑损伤的动物模型和发病机制做了综述。
- 童林艳胡长林
-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脑损伤病理生理学
- 微泡造影剂在中枢系统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04年
- 童林艳
- 关键词:造影剂微泡超声治疗肺微循环超声显像声场
- 阿魏酸钠治疗急性脑梗死3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9
- 2007年
- 目的观察阿魏酸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急性脑梗死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阿魏酸钠300mg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每日静滴1次,疗程14d;对照组: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14d,其他治疗完全相同。结果经过1个疗程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总有效率7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阿魏酸钠治疗急性脑梗死有较好的疗效。
- 李晋芳童林艳陈阳美
-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阿魏酸钠
-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在促进医学生达到GMER的概况分析
- 2010年
- 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G艘)要求世界各地医学院校培养的医生都必须具备共同的基本素质,包括7个宏观的教学评估结果和能力领域。本文从医学院校考生来源、培养目标和定位、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以及医学生毕业后的再教育等方面分析了中国高等医学教育的概况,并进一步分析了中国高等教育体系对医学生达到GMER的影响,建议加强医学院生源的选择、改革医学课程设置、改进教学方法以及完善毕业后教育评估体系。
- 李小凤童林艳陈莉芬陈阳美
- 关键词:高等医学教育GMER
- 慢性乙醇中毒小鼠脑组织谷氨酸和γ-氨基丁酸含量的变化研究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探讨乙醇导致神经系统损伤的机制。方法建立小鼠的慢性乙醇中毒动物模型,对大脑匀浆中谷氨酸(gluta-mate,Glu)和γ-氨基丁酸(GABA)含量进行测定。结果 Glu较对照组和配对对照组显著增加,而GABA的含量各组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提示Glu参与了慢性乙醇中毒致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机制,而GABA是否参与,尚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 李晋芳童林艳胡长林李小凤
- 关键词:慢性乙醇中毒脑组织谷氨酸Γ-氨基丁酸小鼠
- 慢性酒精中毒小鼠小脑的超微结构实验研究
- 2010年
- 目的探讨慢性酒精中毒导致神经系统损伤的机制。方法建立小鼠慢性酒精中毒动物模型,观察动物行为学的改变,测量血浆酒精浓度,通过透射电镜了解小脑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酒精处理组的血浆酒精浓度为101.4±20.5mg/dL,与对照组和配对对照组比较,酒精处理组小鼠行动欠灵活,小脑线粒体形状多样、大小多变、数量增加和平均横断面面积显著减小;突触的数量减少、突触后膜致密物质厚度变薄、突触活性区长度变短及突触间隙宽度变宽,突触前结构内附着于突触的囊泡较多。结论酒精对线粒体和突触结构、功能的损害可能是慢性酒精中毒的神经系统损伤机制之一。
- 童林艳李小凤
- 关键词:小鼠慢性酒精中毒小脑超微结构线粒体突触
- 微泡造影剂开放血脑屏障和转基因的实验研究
- 第一部分 不同的超声波作用于微泡造影剂对大鼠脑组织影响的研究;目的:对微泡造影剂在超声声场中生物学效应的研究是近年来超声医学研究的热点.该研究应用动物实验,探讨不同频率和声强的超声波作用于微泡造影剂(全氟显)对大鼠脑组织...
- 童林艳
- 关键词:超声波微泡造影剂血脑屏障绿色荧光蛋白
- 文献传递
-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在促进医学生达到最低基本要求概况
- 2009年
- 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GMER)是国际医学教育专门委员会制订的,要求世界各地医学院校培养的医生都必须要具备的基本素质,包括7个宏观的教学评估结果和能力领域。多个医学教育研究表明:我国目前的医学教育在培养医学人才方面尚存在不足,与GMER的要求存在一定的距离。
- 李小凤童林艳陈莉芬陈阳美
- 关键词: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高等医学教育医学生国际医学教育委员会制
- 高分辨磁共振对颅内动脉狭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国缺血性卒中亚型分型的一致性研究
- 2024年
- 目的比较不同研究者对高分辨磁共振(HRMR)和非HRMR颅内动脉狭窄缺血性脑卒中(IS)患者中国缺血性卒中亚型(CISS)分型的一致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12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住院治疗的颅内动脉狭窄IS患者110例,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共纳入97例,其中男70例,女27例;年龄27~95岁;根据是否完善HRMR分为HRMR组41例,非HRMR组56例。由2名研究者独立对2组患者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进行评估,并进行CISS病因及致病机制分型,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方法比较不同研究者CISS分型及致病机制分型的一致性。结果病因分型方面:HRMR组患者中一致39例,不一致2例,一致性优秀(ICC=0.793,P<0.001);非HRMR组患者中一致45例,不一致11例,一致性中等(ICC=0.692,P<0.001)。颅内大动脉粥样硬化型的致病机制分型方面:38例HRMR组患者中一致31例,不一致7例,一致性优秀(ICC=0.751,P<0.001);33例非HRMR组患者中一致23例,不一致10例,一致性中等(ICC=0.686,P<0.001)。结论HRMR能提高不同研究者颅内动脉狭窄IS患者CISS病因及致病机制分型的一致性。
- 魏雪刘希睿童林艳李晋芳龚思引
-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颅内动脉狭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