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秦传芳

作品数:14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新疆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 7篇农业科学

主题

  • 7篇牦牛
  • 5篇组织学
  • 5篇犏牛
  • 4篇体视学
  • 4篇体视学研究
  • 4篇组织化学
  • 4篇小白鼠
  • 4篇白鼠
  • 3篇肾上腺
  • 3篇黄牛
  • 3篇甲状腺
  • 2篇电镜
  • 2篇电镜观察
  • 2篇髓质
  • 2篇胎儿
  • 2篇组织化学观察
  • 2篇睾丸
  • 2篇化学观察
  • 2篇汉族
  • 2篇发育分化

机构

  • 14篇新疆医学院
  • 3篇新疆生产建设...
  • 2篇石河子医学院

作者

  • 14篇秦传芳
  • 12篇王士平
  • 9篇赵善廷
  • 5篇孙玲仙
  • 2篇刘文杰
  • 2篇赖明荣
  • 1篇谢瑶芸
  • 1篇慕晓玲
  • 1篇吴亮生
  • 1篇谢凤莲
  • 1篇丁剑冰
  • 1篇王新英
  • 1篇南瑛

传媒

  • 7篇中国牦牛
  • 6篇新疆医学院学...
  • 1篇石河子医学院...

年份

  • 2篇1994
  • 2篇1993
  • 4篇1992
  • 2篇1991
  • 3篇1990
  • 1篇1989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小白鼠甲状腺发育的体视学研究
1989年
本文应用体视学方法对小白鼠甲状腺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随小白鼠的生长发育,甲状腺滤泡的体积密度(Vv)、表面积密度(Sv)、平均直径(D)均逐渐增大,而数密度(Nv)逐渐减少,并于出生后4周末接近成年水平。说明小白鼠生后4周甲状腺已基本发育成熟。
王士平赵善廷郑瑛秦传芳
关键词:甲状腺体视学生长发育小白鼠
小白鼠肾上腺髓质细胞的电镜观察
1991年
本实验对正常成年雄性BALB/c小白鼠肾上腺髓质细胞进行了透射电镜观察。肾上腺髓质细胞内含有丰富的膜包分泌颗粒,根据分泌颗粒的大小、形态、电子密度及空晕的不同,髓质细胞可以分为两种,即肾上腺素细胞和去甲肾上腺素细胞。这两种细胞根据胞质电子密度不同,又都可以分为明暗两种类型。戊二醛不但是肾上腺髓质细胞的良好的固定剂,也是区别肾上腺素颗粒和去甲肾上腺素颗粒的良好的组化试剂。本实验还应用体视学方法对肾上腺素颗粒和去甲肾上腺素颗粒进行了处理,得出了这两种颗粒的总体平均直径,并从视体学角度对以前的两种测量方法的错误进行了分析。
赵善廷王士平丁剑冰秦传芳刘文杰谢瑶芸王新英谢凤莲吴亮生
关键词:肾上腺髓质超微结构
小白鼠妊娠期间甲状腺的体视学研究
1992年
作者应用组织学技术和体视学方法对妊娠和正常小白鼠的甲状腺进行了定量组织学研究和比较,共选用与甲状腺功能有关的七项指标。结果显示妊娠期间小白鼠甲状腺在结构上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上皮细胞增高,细胞核直径增大,滤泡的直径、表面积密度和体积密度均增大,但滤泡的数密度减小,胶质的体积密度也增大,作者结合妊娠期间甲状腺功能的改变进行了讨论。
赵善廷秦传芳王士平郑瑛
关键词:妊娠甲状腺体视学
新疆牦牛和犏牛血液生理常数的初步测定被引量:2
1994年
牦牛为高山草原的特有牛种,它适应于高海拔低气压空气稀少冰雪严寒的自然环境。新疆牦牛以巴音郭愣州的和静县为要集中地。犏牛是当地黄牛与牦牛杂交产生的杂种牛。本实验的目的在于了解犏牛与牦牛血液生理常数的共同点,并为此提供和积累资料。还与其它部分省区的牦牛有关数据进行了比较。
孙玲仙南瑛秦传芳王士平成正邦
关键词:牦牛犏牛血液生理学
牦牛与犏牛睾丸的电镜观察和体视学研究被引量:1
1993年
本文应用电镜技术及体视学方法对耗牛、犏牛睾丸进行了电镜观察,并对两种牛睾丸曲精小管的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内线粒体的数密度进行了立体计量及直径测量,其结果是牦牛曲精小管界膜由五层组成,曲精小管内生精上皮发育正常,可见到各级生精细胞及支持细胞;犏牛曲精小管界膜较牦牛的为厚,尤以基膜增厚为著,在曲精小管内未见到次级精母细胞、精子细胞和精子。体视学结果表明:两种牛的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内线粒体的数密度有较明显的差异,犏牛的明显小于耗牛的,尤以精原细胞为著。精原细胞的线粒体直径平均值犏牛的明显大于牦牛的,而初级精母细胞的线粒体直径平均值在两牛则几乎相等。
秦传芳赵善廷王士平孙玲仙成正邦赖明荣
关键词:牦牛犏牛睾丸体视学电镜观察
232例汉族胎儿的胎盘、脐带的观察
1992年
作者对乌鲁木齐市232例正常汉族胎儿的胎盘外形、重量、脐带长度、直径和脐带在胎盘上的附着点等7项指标进行了观察。按胎儿受精龄(月经龄减去两周)从13周至36周,每4周为1个月,分为6组。经统计学处理后得出各项指标的平均值和标准误((?)±S(?))、增长速度以及脐带在胎盘上附着各点的百分比。结果是胎盘外形以扁椭圆形占大多数。胎盘重量、最大径、最小径、脐带长度各项指标均随胎龄增长而增长,尤以6~7月龄增长速度最大。脐带在胎盘上的附着点多半见于偏中和侧位。
孙玲仙秦传芳
关键词:胎儿脐带汉族胎盘
牦牛、黄牛、犏牛甲状腺的组织学、组织化学及体视学研究被引量:1
1990年
本文用H、E染色法;核酸、PAS组织化学法和体视学定量方法,对比观察了三种牛甲状腺的形态特征和组织化学特点。腺体是由大小不同、排列较紧密的滤泡及滤泡间组织构成。黄牛、犏牛的滤泡上皮分别为柱状及矮柱状上皮围成,而牦牛的滤泡上皮以立方形居多,也有扁平上皮者。牦牛、犏牛的滤泡比黄牛的大。在滤泡上皮之间或滤泡间可见少数滤泡旁细胞。牦牛甲状腺滤泡上皮内染成红色的RNA颗粒少,染色亦淡,黄牛甲状腺滤泡上皮内染成红色的RNA颗粒比较多,而犏牛则介于二者之间。三种牛甲状腺滤泡上皮内均可见少量染成红色的糖原颗粒;上皮基膜、小动脉、毛细血管基膜皆呈PAS阳性反应;胶体呈PAS强阳性反应。三种牛甲状腺滤泡的体积密度(Vv_1),胶体密度(Vv_2)、滤泡的表面积密度(Sv)、数密度(Nv)、滤泡直径(D)、滤泡上皮高度及上皮与胶体之比等六项体视学参数均表明犏牛与牦牛甲状腺结构特征基本相似,而黄牛与以上两种牛则有较大的差别。
秦传芳赵善廷王士平汤传新赖明荣成正邦
关键词:牦牛黄牛犏牛甲状腺组织学
牦牛肾上腺的组织学观察被引量:1
1991年
到目前为止,关于牦牛生活习性、育种及生产利用价值方面已有了比较详细的研究,但关于牦牛组织学方面的研究很少,有关牦牛肾上腺组织学方面的研究尚未见报道。肾上腺是机体重要的内分泌器官,对机体适应内外环境的改变具有重要的影响。
赵善廷王士平秦传芳汤传新
关键词:牦牛肾上腺组织学
乌鲁木齐地区514例汉族正常胎儿外形测量被引量:1
1992年
作者对乌鲁木齐地区514例胚胎的体重、身长等12项指标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各测项数值均随胎龄增长而增加,但速度快慢不一。性别间和左右手、足两侧间均无明显差异。
孙玲仙秦传芳
关键词:胎儿汉族发育
牦牛、黄牛、犏牛横纹肌的组织学、组织化学及电镜观测被引量:2
1993年
本文用组织学、组织化学及电镜方法对新疆牦牛、黄牛及犏牛(三种牛、下同)的横纹肌进行了观察,测量了三种牛肌纤维的直径和肌节(包括各带、线)的长(宽)度,对所得结果进行了比较。观察表明,三种牛横纹肌组织结构与人的很相似。纤肌维的排列,以牦牛的最为紧密,犏牛的疏松,黄牛居中。犏牛的肌纤维间隙较大、结缔组织胶原纤维较细且少,血管较丰富。肌纤维的直径(um)以牦牛最粗(56.90±7.53),黄牛次之(44.94±8.70),犏牛最细(42.32±8.04)。肌纤维内含糖原颗粒以犏牛为多。三种牛肌纤维内的线粒体和核酸含量无明显差异。肌节长(um)以犏牛的最长(1.63),牦牛次之(1.56),黄牛最短(1.33)。三者H带的宽度(um)相同(0.11)。肌丝配布为中央一条粗肌丝围以六条细肌丝。综合犏牛横纹肌的组织结构特点表明其肉质优于牦、黄牛。文末还对犏牛肌纤维内存在的住肉饱子虫囊泡作了简单描述。
孙玲仙秦传芳王士平汤传新
关键词:牦牛黄牛犏牛横纹肌组织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