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石生新

作品数:14 被引量:133H指数:6
供职机构:山西省水利厅更多>>
发文基金:山西省回国留学人员科研经费资助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山西省农业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农业科学
  • 2篇水利工程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6篇水土
  • 5篇土壤
  • 4篇水土保持
  • 4篇黄土丘陵
  • 3篇生态
  • 3篇梯田
  • 2篇蓄水
  • 2篇植被
  • 2篇水分
  • 2篇水库
  • 2篇水土流失
  • 2篇水资源
  • 2篇土壤水
  • 2篇土壤水分
  • 2篇丘陵
  • 2篇丘陵沟壑区
  • 2篇丘陵区
  • 2篇黄土丘陵沟壑...
  • 2篇黄土丘陵区
  • 2篇沟壑

机构

  • 11篇山西省水利厅
  • 6篇山西省水土保...
  • 4篇山西农业大学
  • 3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14篇石生新
  • 5篇茹克悌
  • 4篇王青杵
  • 4篇王改玲
  • 2篇李永恒
  • 2篇张明斌
  • 2篇左中昌
  • 2篇庄丽
  • 1篇卢天杰
  • 1篇孙泰森
  • 1篇丁利明
  • 1篇蒋定生
  • 1篇刘小梅

传媒

  • 3篇山西水利科技
  • 2篇水土保持学报
  • 2篇山西水土保持...
  • 2篇中国水土保持
  • 2篇山西水利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自然资源学报

年份

  • 2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02
  • 1篇2001
  • 1篇2000
  • 2篇1999
  • 2篇1998
  • 1篇1994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黄土丘陵沟壑区隔坡梯田农林草复合模式研究被引量:8
2000年
石生新张明斌茹克悌
关键词:黄土丘陵沟壑区隔坡梯田退耕还林生态环境
实施就地集雨微灌 推动农业生产发展
1998年
张明斌石生新
关键词:集雨微灌天然降水灌水技术蓄水工程防渗材料水土流失面积
山西省实施水保国债项目的做法和经验被引量:4
2001年
山西水土保持国债项目自 1998年底开始实施 ,两年来国家安排投资 880 0万元 ,地方配套 6 139万元 ,完成综合治理措施面积 10 35km2 ,其中新增基本农田 882 6 6 7hm2 ,增产粮食 2 8万t ,增加农业产值 42 0 0万元。项目区林草覆盖率增加 2 1个百分点 ,年减少泥沙 310 5万t。引水工程的实施 ,使土地利用结构部分得到调整 ,农民劳动生产率明显提高。
左中昌石生新茹克悌李永恒
关键词:水土保持国债项目生态效益项目管理
灌溉水库水资源优化调度被引量:1
1999年
以榆社云簇水库为例、以水库灌区多种作物所能达到的最大产值为目标函数,本文研究了一套灌溉水库用水优化调度模型。它包括计划调度模型和实时调度模型两部分,适用于干旱半干旱地区灌溉水量不足的水库的用水调度。
曲小红石生新荣丰涛刘小梅成志捷
关键词:计划调度实时调度水库灌溉
水库调度方案的风险性分析被引量:1
1999年
本文结合实例,论证了水库调度运行方案的风险性,并给出了水库调度运行方案风险性分析的具体过程。
石生新曲小红丁利明卢天杰
关键词:水库调度方案
黄土丘陵沟壑区梯田田面集流补灌试验研究被引量:1
2002年
根据黄土丘陵沟壑区水土流失严重、水资源短缺和旱灾频繁的特点 ,布设了不同形式的梯田田面集流补灌小区14个 ,小区面积25m2,随机排列 ,种植玉米。大旱的2001年 ,通过土壤含水量测定 ,及时掌握土壤水分变化情况 ,按照设计进行了2次补灌 ,补灌后土壤含水量有了明显提高 ,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旱情。试验结果表明 ,穴灌垄作覆膜小区比常规耕作田平均增产14 9 % ,穴灌丰产沟覆膜小区平均增产36 8 % ,穴灌1∶8丰产沟覆膜小区增产达57.3 %。
张治国刘志刚卫三平石生新茹克悌王静杰崔峰
关键词:梯田土壤含水量黄土丘陵沟壑区水土保持
山西省精品小流域建设的成效与做法被引量:1
2002年
山西省自 1999年实施精品小流域建设以来 ,把流域治理与发展区域经济、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相结合 ,表现出规模大、标准高、效果好、机制活的新特点 ,创造出了山地园艺型、公司 +基地 +农户型、休闲观光型、封禁修复型等流域治理新模式 ,全省精品小流域建设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左中昌石生新茹克悌李永恒
关键词:区域经济水土保持生态建设
梯田聚流补灌增产效果研究被引量:1
2002年
采用2种耕作方式和5种聚流形式 ,设置了11种试验处理 (包括对照 ) ,根据王家沟流域梯田系统雨水径流资源的量化分析结果 ,制定出试验小区补灌量及补灌制度 ,研究了梯田的聚流补灌增产效果。试验结果表明 ,聚流补灌措施能优化雨水资源配置 ,大幅度提高梯田作物产量 ;耕作方式间、补灌形式间及其二者的交互作用 ,对作物产量影响较大 ,其中垄作覆膜以1∶7聚流形式最好 ,丰产沟覆膜以周边补灌形式最好 ,充分显示出了聚流补灌措施抵御旱灾的能力。
卫三平张治国刘志刚王静杰崔峰石生新茹克悌
关键词:梯田增产效果雨水资源玉米
晋北黄土丘陵区不同人工植被对水土流失和土壤水分含量的影响被引量:29
2012年
以设在山西省阳高县的大型径流观测场为依托,研究晋北黄土丘陵区不同人工植被对水土流失和土壤水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柠条、沙棘、油松植被能有效控制水土流失,蓄水能力为84.8%~95.9%,保土能力为95.2%~99.7%;植被生长的第3年和第4年,荒坡区和苜蓿区的蓄水保土能力急剧增强,第4年蓄水能力分别达82.8%和91.2%,保土能力达97.0%和98.0%;不同植被区4-9月土壤水分变异系数为7.0%~19.1%,其中油松区变异系数最大,其次为沙棘、苜蓿和柠条区,荒坡区和裸坡区变异较小,不同植被区土壤水分亏缺率为23.98%~52.66%,亏缺顺序为柠条区>苜蓿区>油松区>沙棘区>荒坡区>裸坡区。可见,植被提高了土壤水分的变异及亏缺程度。
王青杵王改玲石生新庄丽孙泰森
关键词:水土流失土壤水分人工植被黄土丘陵区
山西省永定河流域林草植被生态需水研究被引量:21
2013年
以山西永定河流域及周边17个气象站点1957—2000年的气象资料为依据,在GIS支持下,从时空角度定量分析了山西永定河流域林草植被生态需水及其在不同植被类型、流域不同地区及植被生长期内的分配。研究结果表明:山西永定河流域植被建设最小生态需水量为1 628.5×106m3,对应的盈余水量为653.5×106m3,适宜生态需水量为2 709.5×106m3,对应的生态缺水量为427.5×106m3;降雨总体上能满足相应面积草、灌、乔植被生长期最小生态需水及草地适宜生态需水,基本满足灌木植被的适宜生态需水,不能满足乔木植被适宜生态需水;生态缺水较多的区域主要是大同、怀仁和左云等地,缺水时段集中在4—6月。
王改玲王青杵石生新
关键词:生态需水林草植被GIS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