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青
- 作品数:35 被引量:493H指数:14
-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从环境教育到可持续发展教育被引量:12
- 2004年
- 作为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 ,地球环境长期没能受到人类应有的尊重与爱护 ,导致当前人类面临的环境危机。而危机的解决 ,需要人类对现行生产与生活方式全面地反思并进行根本性地改变。教育作为转变思想的工具 ,其作用无可替代。环境教育被看好能承担这样的任务促进这种转变 ,但 30年来的环境教育却被认为是场失败的革新。是现代教育助长了当今的环境问题 ,成为不可持续发展的“贡献者”。在我们目前的状况下 ,可持续发展教育可能是回到那些内在自由、进步的价值观的惟一途径 ,这些价值观曾经是我们教育系统的基础。可持续发展教育是将要改变的教育模式的关键 ,这种教育模式和社会经济组织变化与可持续发展暗含的思想是相和谐的。主流教育观点认为 ,可持续发展教育深深地根植于环境教育之中。目前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理论和实践都还未完善 ,尚处在探索阶段。在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 ,环境教育正在和当前的整体教育改革结合起来 ,推动我国教育的生态化或绿色化 。
- 田青
- 关键词:环境教育可持续发展基础教育环保意识教学模式
- 耳目一新:台湾基础教育中的环境教育印象
- 2011年
- 说起台湾中小学的环境教育,首先需要讲一讲台湾环境教育的体系。
- 田青
- 关键词:环境教育基础教育
- 我国测绘行政管理体制创新研究
- 测绘工作是我国国防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工作。现行的测绘行政管理制存在诸多问题,影响了测绘行政管理职能的履行和测绘保障服务的提供。本文运用行管理学的有关理论,对改革创新我国测绘行政管理体制进行研究。分析了我国测绘...
- 田青
- 关键词:测绘工作行政管理
- 公众对气象信息需求的规律与公共气象服务
- 本文通过对“北京2008奥运气象服务社会需求调查”所得资料的统计定量分析,揭示出公众对气象信息的需求呈现出以下规律:公众最为关注的气象信息、指数(夏季温度、污染相关信息)是受生理需求驱动;次关注的信息(高影响天气和人体舒...
- 韩佳芮叶谦田青
- 关键词:气象信息公共气象服务公众需求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 文献传递
- 对我国环境教育实践者工作的历史回顾
- 2000年
- 田青
- 关键词:环境教育
- 从吉林省安图县案例看人类对全球变化适应的行为心理学研究被引量:18
- 2005年
- 应用行为心理学理论和方法,从气候变暖的环境“刺激”到农业种植行为改变的“反应(响应行为)”的全部适应行为过程,涉及刺激、认知、辨识、选择、反馈等环节,需要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包括:①人类如何感知和辨识全球变暖及其影响;②哪些因素怎样影响人类适应行为的发生;③人类适应行为的评价与反馈机制。对安图县实例的分析可以看出,一方面很好地验证了该研究思路;另一方面却也反映出,此类研究需要建立在一系列对典型区域进行个案取证调查的实证研究基础上。
- 田青方修琦乔佃锋
- 关键词:全球变化行为心理学
- 参与式渭南地震情景构建:中国地震风险对策的行动研究示范被引量:9
- 2020年
- 中国政府层面自上而下的防震减灾管理卓有成效;但是,对于提升全社会的整体防震减灾能力而言,尚需推动基于此而又有民众与基层自下而上广泛参与的全社会治理模式。为发展这种模式积累经验,渭南市地震情景构建示范项目借助参与式行动研究范式,特别关注了中国防震减灾工作当前存在的以下2点广泛不足:一是社会民众与基层的自下而上办法薄弱,且与政府层面自上而下对策之间的相互衔接与促进不足;二是科学研究向实际减灾对策的转化不足,特别是针对自下而上办法的科学研究与应用转化不足。取得的主要进展有:1)基于广泛参与理念,通过"研究者"和"减灾实践者"、"相关者"、"当事人"2方面人员间的密切合作,共同诊断评估了渭南面临的主要地震灾害风险及隐患、共同提炼了针对性的减灾对策改进建议等,从而使情景构建所得的结果或认识更加可靠、所提对策建议更加符合当地实际需要;借助行动研究过程平台,尝试了风险评估、风险沟通和风险对策改进3大环节的无缝衔接与同步互动,促进了科学研究与实际应用的直接对接与就地转化。2)基于多尺度、多层面视角和同时为"政府"或"部门"与"基层"或"民众"两大类用户服务。在关注改进自上而下对策的同时,针对薄弱的自下而上办法,特别是就这两大对策途径间最广泛与最可持续的接口——宣传教育和家庭、学校、社区减灾,开展了大规模的专项调查分析,梳理了系列化的现今本底与改进方向。3)聚焦改善减灾宣教和促进风险沟通,编创了由"故事"引导的2版内容与形式均有显著差别的地震情景叙事读本:政府版和公众版,以期借助"故事"和艺术呈现"故事"带动人们更好地理解与应用情景构建结果和认识,借助"故事"演绎社会性灾害脆弱成分——"留守儿童家庭与贫困"之于灾害的强化与叠加效应,促进人们�
- 苏桂武Janise Rodgers田青齐文华Philip EnglandTimothy SimJohn Young王东明李志强冯希杰孙磊陈鲲Emily SoBarry Parsons赵金礼石建梁袁志祥Yue Cao周旗魏本勇David MilledgeAlexander Densmore
- 关键词:讲故事
- 青海玉树地区小学生认知地震灾害现状的描述统计特点被引量:10
- 2012年
- 以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MS7.1地震为例,借助问卷调查,对该地区小学生认知地震灾害的现状进行了初步分析,讨论了其防震减灾教育意义。主要结论如下:1)当地小学生对地震灾害基本知识及其相互关系的掌握差;对地震是自然现象认识不清,甚至有严重的错误;基本不知道只有政府部门才有权发布地震预报;大部分小学生不能辨别地震谣言;对紧急避震注意事项的了解差,对各具体注意事项的知晓率均在50%以下。加强针对该地区小学生的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2)亲身经历了玉树MS7.1地震发生的全过程后,当地小学生对地震灾害知识与防震减灾技能的求知欲明显提高,应抓紧时机,加强针对性的教育与宣传。3)玉树小学生学习和了解地震灾害知识与防震减灾技能的途径主要来自课堂、书本及老师的传授;其次是学校针对性的宣传;寺院、政府和科普书籍的作用大致相当;广播、电视、报纸、手机短信和网络等没有优势。因此需要强化学校教育,同时推动当地政府的宣传教育工作,并恰当地发挥宗教人士的作用。
- 仵焕杰苏桂武魏本勇田青刘峰贵
- 关键词:地震灾害小学生
- 中国东北农业生产适应气候变化的行为经济学解释被引量:14
- 2009年
- 利用调查问卷和入户访谈的方法,以中国东北地区11个调查点为研究区,对554户农户进行调查研究,从行为经济学的视角出发,把农业实践者的粮食种植行为作为一种农业经济行为,分析20世纪80年代气候变暖以来,农业实践者在农业种植决策中的行为过程及其与传统经济学理性行为之间的差异。结果显示,在不确定条件下,农业决策行为符合行为经济学的一般规律,在认知偏差和思维定式等因素的影响下,会系统地偏离传统经济学理论,产生非理性行为,从而导致适应与变化之间存在时滞现象:①受启发式认知偏向的影响,农业实践者在作物种类选择、种植计划制定和粮食出售时间确定等方面均表现为非理性的特点;②受中国具体国情和农业生产固有特点的影响,出于"保障生活能够继续"的考虑,农业实践者判断"获得"和"损失"的参照点通常很低,对作物品种选择的行为更倾向于保守。
- 云雅如方修琦田青
- 关键词:行为经济学气候变化时滞
- 国际上环境教育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主要特点被引量:6
- 1998年
- 国际上环境教育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主要特点北京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系田青回顾国际上环境教育发展历程可以发现,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环境教育表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一、本世纪五六十年代初期的环境教育由于发端于对环境问题的觉醒,主要在西方一些国家的部分正规中小学...
- 田青
- 关键词:环境教育环境问题教育特点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