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韬

作品数:3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金属基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航空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3篇铝基
  • 3篇铝基复合材料
  • 3篇复合材料
  • 3篇复合材
  • 1篇弹性模量

机构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3篇王韬
  • 3篇张帆
  • 1篇李小璀
  • 1篇周贤良
  • 1篇沈雯
  • 1篇华杰

传媒

  • 1篇热加工工艺
  • 1篇材料导报(纳...

年份

  • 1篇2010
  • 2篇2009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增强体形态、分布对铝基复合材料力学循环特性影响研究
实验制备了四种不同增强形式的铝基复合材料:(A)SiCp均匀增强、(B)SiCp集中增强、(C)Si3N4网络骨架增强以及(D)碳纤维三维编织增强等铝基复合材料,研究了它们在各种不同循环应力幅度和循环次数下的力学响应规律...
王韬张帆李小璀
关键词:铝基复合材料
文献传递
增强体形态、分布对铝基复合材料力学循环特性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制备了4种不同增强形式的铝基复合材料:SiC_p均匀增强(A)、SiC_p集中增强(B)、Si_3N_4网络骨架增强(C)以及碳纤维三维编织增强(D),研究了它们在各种循环应力幅度和循环次数下的力学响应规律以及预力学循环对常规力学循环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在力学循环过程中,材料A、B、C均存在循环硬化,并都在最初10次循环内达到稳定;存在一个特定的预加载应力幅σ_a^m,能使材料的屈服强度达到最理想;作为非连续增强体SiC_p增强材料A,其T6时效态的屈服强度明显优于其他材料;连续增强体Si_3N_4网络陶瓷增强材料C强度较高而塑性不足;SiC_p集中增强材料B兼具了非连续增强体和连续增强体的塑性和韧性;碳纤维增强材料D由于内部碳纤维混乱排布导致在力学循环过程中产生了循环软化。
王韬张帆周贤良华杰
关键词:铝基复合材料
增强体形态、分布对铝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09年
研究了SiCP均匀增强、SiCP集中增强、(Si3N4)P网络骨架增强以及碳纤维三维编织增强等铝基复合材料的常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相比于均匀颗粒增强的材料,SiCP集中增强的材料模量较低,但强度较高;Si3N4网络骨架增强材料强度提升很大,但作为增强体的Si3N4网络骨架对模量增强的贡献与均匀颗粒增强的材料相近;连续碳纤维增强材料的模量和强度与预测值都有很大差距。比较实验结果发现,SiCP集中增强材料综合性能较好,双重增强结构成功达到了设计的目的,使得材料同时兼备了较好的强度、刚度和韧塑性。
王韬张帆周贤良沈雯
关键词:铝基复合材料弹性模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