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鑫
- 作品数:21 被引量:33H指数:4
- 供职机构: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滨州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高龄产妇对早产儿养育及健康知识需求调查
- 2022年
- 目的研究高龄产妇在养育早产儿过程中主要关注的内容及迫切需求的知识。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10月来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童保健科就诊并建立档案的高龄产妇早产儿356例作为研究对象,首次就诊早产儿月龄均在0~3月龄,采用现场询问记录方式对就诊早产儿的父母进行调查,并分析调查结果。结果高龄产妇在照料早产儿过程中主要关注的内容及迫切需求的知识中,最多是日常护理措施、常见异常情况处理方法、维生素补充及营养素缺乏情况,占比分别为89.89%(320/356)、86.24%(307/356)、81.18%(289/356)。早期早产儿父母关注主要问题是用药指导、预防接种知识、大小便问题,占比分别为98.31%(58/59)、96.61%(57/59)、96.61%(57/59);晚期早产儿父母主要关注日常护理措施、常见异常情况处理方法,占比分别为88.89%(264/297)、84.85%(252/297)。一胎父母主要关注内容是日常护理措施、母亲饮食注意情况、大小便问题,占比分别为95.45%(21/22)、86.36%(19/22)、86.36%(19/22);二胎及以上父母主要关注日常护理措施、常见异常情况处理方法、维生素补充及营养素缺乏情况,占比分别为89.52%(299/334)、86.83%(290/334)、81.74%(273/334)。结论高龄产妇在养育早产儿过程中主要关注的内容及知识需求迫切,早产儿周龄及胎次不同,需求知识有所不同,需要一套常规并有针对性的指导方案。
- 吕攀攀刘芳王鑫耿立蒙刘聪聪
- 关键词:高龄产妇早产儿睡眠问题体格智能发育
- 阿立哌唑与氟哌啶醇治疗儿童抽动障碍疗效的Meta分析被引量:7
- 2018年
-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和氟哌啶醇治疗儿童抽动障碍的疗效。方法:检索2000年1月-2016年12月的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收集有关阿立哌唑与氟哌啶醇治疗儿童抽动障碍的对照研究,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7个随机对照研究(共485个病例)纳入研究,显示在随访终点(8周)时阿立哌唑与氟哌啶醇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不同治疗时间疗效的亚组分析显示,2周、4周和8周时与氟哌啶醇治疗抽动障碍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氟哌啶醇相比,阿立哌唑在治疗儿童抽动障碍时疗效相当。
- 王鑫徐冲锋张敏吕攀攀刘芳
- 关键词:阿立哌唑氟哌啶醇抽动障碍META分析儿童
- 股骨远端及胫骨近端解剖学参数与后交叉韧带损伤的相关性研究
- 2023年
- 探讨后交叉韧带损伤股骨远端及胫骨近端解剖学参数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择从2015年1月到2022年8月因非接触机制导致膝关节疼痛或不适就诊的142例受试者,分为后交叉韧带损伤组(n=71,其中女性22例,男性49例)和对照组(n=71,其中女性22例,男性49例)。在MRI图像中测量髁间窝宽度、髁间窝高度、股骨双髁宽度、髁间窝宽度指数、髁间窝夹角、胫骨髁间隆突宽度、胫股一致性指数、内侧胫骨平台深度,纳入统计学分析。结果 在女性人群中,两组间胫骨髁间隆突宽度存在统计学差异;在男性人群中,两组间胫骨髁间隆突宽度、胫股一致性指数、内侧胫骨平台深度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 较小的胫骨髁间隆突宽度是男性和女性后交叉韧带损伤共同的危险因素。在男性人群中,较小的胫股一致性指数、内侧胫骨平台深度也是后交叉韧带损伤的危险因素。
- 王德宁张克凡王鑫石辉
- 关键词:后交叉韧带髁间窝后交叉韧带损伤
- 迟发型鸟氨酸氨甲酰转移酶缺乏症1例
- 2019年
- 1 病例资料患儿女,3岁9月龄,因“语言发育迟缓”到我院儿童保健科就诊。患儿1岁1月会走,1岁半会叫爸爸妈妈,3岁会说常见称呼及物品名称,3岁5月龄出现语言倒退,仅会爸爸妈妈奶奶,现在仅会叫爸爸妈妈,可以自己扶栏杆上下楼梯,3岁5月龄开始出现反复呕吐,无神,烦躁,语言倒退。3岁6月龄因呕吐严重,疑似脑炎于当地医院住院治疗8天(具体诊疗不详)。今来我科就诊查体肝大,检查示Gesell智测DQ值50,头颅核磁未见异常,谷丙转氨酶246 U/L(正常上限50 U/L),血串联质谱分析结果发现鸟氨酸增高,瓜氨酸降低,尿气相质谱分析结果发现尿嘧啶,乳清酸增高,考虑尿素循环代谢紊乱及语言发育迟缓,未治疗。该患儿为第2胎第1产,足月剖宫产,出生体重4 100 g,否认出生后窒息史。母孕期否认感染、血压高、血糖高等病史。否认宠物接触史。然后转诊齐鲁医院,发现血氨高达248 μmol/L,烦躁,多动,多食,大便正常。转诊至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诊断为鸟氨酸氨甲酰转移酶缺乏症(ornithine transcarboxylase deficiency,OTCD)及发育迟滞。建议基因分析,给予饮食调节,低蛋白饮食,左卡尼汀、瓜氨酸及乳果糖口服,降低血氨,避免出现高氨血症,调整血氨代谢,持续门诊随访,定期观察生化检查,建议肝移植。
- 吕攀攀王鑫刘芳
- 关键词:迟发型高氨血症
- 饮食回避对食物蛋白诱导性直肠结肠炎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探讨母亲食物回避法对食物蛋白诱导性直肠结肠炎(Food protein-induced proctocolitis,FPIP)的疗效,为临床医师对此病的诊疗提供借鉴。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8年1月我院儿童保健门诊就诊的86例纯母乳喂养发生食物蛋白诱导性直肠结肠炎患儿,嘱母亲回避食物中动物及植物蛋白,观察患儿治疗效果。结果86例患儿,经过回避饮食2周,治疗有效80例,有效率为93.0%;加上2周后无效,暂停母乳,改为氨基酸配方奶喂养病例,有效86例,有效率为100.0%。结论母亲回避饮食来治疗纯母乳喂养儿食物蛋白诱导性直肠结肠炎,有效率高,经验性回避饮食失败者,也不能立即排除过敏问题;可采取暂停母乳的方法。
- 刘芳吕攀攀耿立蒙刘聪聪王鑫
- 关键词:食物过敏纯母乳
- 婴幼儿维生素D营养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4
- 2020年
- 目的分析婴幼儿维生素D营养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20年2月在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童保健科健康体检的2771例婴幼儿为研究对象,采用荧光免疫层析法检测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并应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探讨影响维生素D的高危因素。结果2771例婴幼儿25(OH)D水平为(36.27±9.09)ng/mL,缺乏、不足比率分别为4.5%、20.9%。不同性别、年龄组婴幼儿25(OH)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46,P=0.255),夏秋季节婴幼儿血清维生素D水平明显高于春冬季节(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春冬季、纯母乳喂养、户外活动时间<2 h及未规律补充维生素D是婴幼儿维生素缺乏的高危因素。结论滨州地区健康婴幼儿的维生素D营养状况良好,婴幼儿维生素D营养状况与性别、年龄无关,与季节变化有关;应加强维生素D制剂的补充并合理安排户外活动时间,尤其是纯母乳喂养的婴幼儿。
- 耿立蒙耿立军高文婷王鑫吕攀攀刘聪聪刘芳
- 关键词:婴幼儿营养状况维生素D
- 情景模拟联合PBL教学法在儿童保健住培中的应用研究
- 2025年
- 目的 研究情景模拟联合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在儿童保健住培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在儿童保健科接受儿童保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住培医师50名,随机分为试验组(n=25)和对照组(n=25),试验组采用情景模拟联合PBL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对比带教结束后住培医师的理论考核成绩、实践技能成绩及教学满意度状况。结果 试验组住培医师的理论考核成绩为(85.84±2.41)分,高于对照组的(74.64±3.49)分,试验组住培医师实践操作成绩为(84.36±1.82)分,高于对照组的(74.08±2.4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住培医师在儿童保健学的教学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情景模拟联合PBL教学法能够显著提高儿童保健住培医师的理论知识及实践技能成绩,更能提升教学效果及满意度。
- 刘聪聪耿立蒙王鑫刘芳吕攀攀
- 关键词:情景模拟临床教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儿童保健教学效果
- 畅达三焦治疗习惯性便秘被引量:4
- 2012年
- 习惯性便秘以大肠传导失常为基本病机,其发生与上、中、下三焦各部功能失调密切相关,且互为因果,相互影响。因此畅达三焦、调理相关脏腑功能是治疗此病的关键。故在通法的应用上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针对病机用药。本文总结了影响三焦畅达的因素以及与习惯性便秘发生的关系,并从临床实践中总结出以自拟三和汤加减治疗的有效方剂。
- 王鑫魏铭
- 关键词:便秘
- “Hiiiit-bed”原则在小儿神经系统疾病定性诊断中的应用
- 2019年
- 目的:探讨"Hiiiit-bed"原则在儿科的应用。方法:收治小儿神经系统疾病患儿,采用"Hiiiit-bed"原则进行定性诊断。结果:"Hiiiit-bed"原则在小儿神经系统疾病定性诊断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结论:"Hiiiit-bed"原则对小儿神经系统疾病定性诊断有辅助诊断作用。
- 王鑫
- 关键词:神经系统疾病儿童
- 高脂血症的中医治疗进展被引量:2
- 2012年
- 高脂血症是一种血脂代谢紊乱疾病,其主要表现为高胆固醇血证、高甘油三酯血证、或两者兼而有之。是发病率高,人群分布广和危害性大的常见的代谢性疾病,也是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脑卒中和高血压等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中医辨证论治本病有其明显优势,其毒副作用少且长期疗效好。根据中医传统理论,结合现代医学及中药药理学的相关研究,开发调节血脂的有效方药,对此病的预防及治疗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 王鑫魏铭
- 关键词:高脂血症中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