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亮
- 作品数:10 被引量:35H指数:3
- 供职机构:郑州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 电子支气管镜针吸活检术在肺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和评价经支气管镜针吸活检术在肺癌诊断中的临床作用。方法:对88例拟诊为肺癌的患者行电子支气管镜直视下常规电子支气管镜检查(CDTA)及经支气管镜针吸活检术(TB-NA)。结果:88例患者中有77例经支气管镜检查获得阳性结果,其中常规支气管镜检查确诊64例,诊断阳性率为72.75%;TBNA确诊肺癌有68例,诊断阳性率为75%;两者联合检查诊断肺癌77例,诊断阳性率87.5%。结论:TBNA的开展明显提高了电子支气管镜的诊断阳性率,TBNA作为一种较为新颖的方法。
- 石红梅李飞王金亮
- 关键词:支气管镜肺癌
- 痰热清注射液与头孢哌酮舒巴坦钠针联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的临床观察及其对C反应蛋白的影响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与头孢哌酮舒巴坦钠针联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疗效及其对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90例患者随机分成痰热清注射液和头孢哌酮舒巴坦钠联合组45例及头孢哌酮舒巴坦钠针组45例。结果痰热清注射液45例患者与头孢哌酮舒巴坦钠针组45例患者两组间的退热时间、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的血清浓度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但细菌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0387,P〉0.05)。结论痰热清注射液与头孢哌酮舒巴坦钠针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头孢哌酮舒巴坦钠针组,并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
- 王金亮
- 关键词:痰热清注射液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C反应蛋白
- 功率超声治疗山羊可疑链球菌暴发感染的观察被引量:2
- 2013年
- 羊链球菌病,是羊常见的传染性疾病。该病主要发生于冬、春季及暴风雨后等气候骤变时期。当羊群拥挤、内外寄生虫侵袭时更易诱发,病羊是主要的传染源,发病迅速,死亡率极高,一旦发病,往往来不及诊治,病羊(及羊群)迅速死亡。
- 王金亮李飞
- 关键词:链球菌病山羊超声治疗传染性疾病外寄生虫
- 顺铂40mg与顺铂60mg对肺癌并恶性胸腔积液疗效的比较研究
- 2012年
- 目的:观察顺铂40mg与顺铂60mg对肺癌并胸腔积液临床疗效的比较及其不良反应。方法:56例肺癌并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顺铂40mg组30例,顺铂60mg组26例。结果:两组在疗效上统计学无差异性(P>0.05),不良反应60mg组明显高于40mg组(P<0.05)。结论:顺铂40mg与顺铂60mg对肺癌并胸腔积液临床疗效无明显差别,60mg不良反应明显增加。
- 王金亮臧金萍卢滨石红梅
- 关键词:胸腔积液顺铂
- BiPAP呼吸机治疗肺性脑病并昏迷患者的临床可行性研究被引量:15
- 2009年
- 目的观察应用BiPAP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并昏迷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3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昏迷患者应用BiPAP呼吸机治疗,并记录治疗前和治疗后2h、1d、2d的生命体征及动脉血气分析变化。结果治疗后pH、PaO2和SpO2升高,PaCO2下降,HR、RR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BiPAP无创机械通气对COPD合并呼吸衰竭并昏迷患者是一种有效的抢救和治疗方法,降低气管插管率,减少患者痛苦。
- 王金亮回淑琴
- 关键词:BIPAP呼吸衰竭昏迷
- 感染性休克患者血乳酸测定的临床意义被引量:7
- 2012年
- 目的:探讨血乳酸水平与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58例感染性休克患者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动态监测血乳酸值及进行APACHEⅡ评分,比较上述指标的差异性。结果:①对照组、感染性休克患者存活组、死亡组治疗前动脉血乳酸水平分别为(0.63±0.33)mmol/L,(2.88±0.35)mmol/L,(7.54±0.66)mmol/L,感染性休克患者存活组血乳酸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死亡组血乳酸水平较存活组明显升高(P<0.05)。②感染性休克患者存活组血乳酸在48 h内达到正常,而死亡组患者的血乳酸明显高于存活组(P<0.05),随着血乳酸浓度的下降感染性休克患者的严重程度降低,生存率显著提高。③死亡组患者APACHEⅡ评分分值明显高于存活组(P<0.05),APACHEⅡ评分与血乳酸浓度显著正相关(r=0.674)。结论:血乳酸测定对于判断感染性休克患者病情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 石红梅郭彩霞王金亮
- 关键词:感染性休克血乳酸
- IL-12在哮喘小鼠杯状细胞化生和黏液分泌中的作用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研究经鼻滴入白介素12(inter1eukin-12,IL-12)对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小鼠气道杯状细胞表达Muc5ac黏蛋白的影响,探讨IL-12与哮喘黏液分泌的关系。方法应用荧光定量PCR法测定正常对照组、哮喘组、IL-12组及抗IL-12组的肺组织Muc5ac mRNA的表达水平,同时利用AB-PAS染色对小鼠支气管壁杯状细胞数量进行观察。结果 Muc5ac蛋白阳性表达的细胞均主要分布于气道上皮,细胞的胞浆呈棕黄色。相比于哮喘组,IL-12组黏蛋白Muc5ac的mRNA表达量显著上升(P<0.01),抗IL-12组黏蛋白Muc5ac的mRNA表达量显著下降(P<0.01)。结论 IL-12对哮喘小鼠支气管黏液的分泌具有增强作用。
- 魏然臧金萍王金亮于洪涛
- 关键词:小鼠哮喘白介素12杯状细胞
- 呼吸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的预后因素分析
- 2009年
- 目的:了解影响呼吸重症监护病房患者预后的因素。方法:对呼吸重症监护病房患者进行主要疾病及并发症评估,对患者治疗过程的内环境变化、病原学变化进行监测,对家属放弃使用呼吸机的情况进行评估。使用Logistic方法探索影响呼吸重症监护病房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呼吸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病死率为36.5%,放弃使用机械通气患者的院内病死率77.8%;主要病原菌为革兰阴性菌;死亡的危险因素是癌症和重症肺炎。结论:有机械通气指征的患者放弃使用呼吸机死亡风险极大。
- 于洪涛贾金广王敏王金亮臧金萍王红军
- 关键词:呼吸衰竭预后机械通气
- 家庭无创通气对慢性呼吸衰竭的治疗作用
- 2009年
- 目的观察家庭无创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并慢性呼吸衰竭的治疗作用及其疗效。方法29例慢性阻塞性肺病缓解期并慢性呼吸衰竭者随机分成长期家庭氧疗组加无创通气治疗组(14例)和长期家庭氧疗组(15例)。结果两组患者出院1年后随访,无创通气治疗组的病情恶化及住院次数明显减少,血气指标、肺功能较单纯氧疗组显著改善(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应用无创通气可明显减少患者病情恶化次数和住院次数,改善血气指标,提高生活质量。
- 王金亮于洪涛程瑞莲马雪琪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无创机械通气呼吸衰竭长期家庭氧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