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芳
- 作品数:19 被引量:66H指数:5
- 供职机构: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计划项目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立项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泻黄散加味治疗脾胃积热型小儿便秘疗效及对证候积分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研究泻黄散加味与排便训练联合治疗脾胃积热型小儿便秘疗效以及对证候积分和复发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7月—2021年7月共101例脾胃积热型便秘患儿纳入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1例,对照组接受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和排便训练,而观察组采用泻黄散加味颗粒和排便训练治疗。观察治疗后2组患儿用药前后便秘改善程度及临床疗效差异,比较治疗前后2组患儿中医证候积分、胃肠激素水平[血清胃动素(MTL)、胃泌素(GAS)、胃饥饿素(GHR)]、血清学指标水平[血清P物质(SP)、血管活性肠肽(VIP)、一氧化氮(NO)],统计2组不良反应以及半年内复发率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4周后,2组便秘患者症状自评量表(PAC-SYM)各项评分、大便干结、腹胀、舌红苔黄、口干口臭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儿MTL、GAS、GHR、SP、VIP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提升(P<0.05),且观察组比对照组更高(P<0.05),NO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比对照组更低(P<0.05)。2组患儿在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相似,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儿治疗2个月均已治愈,经过6个月的随访,观察组便秘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泻黄散加味与排便训练联合治疗脾胃积热型患儿便秘表现出显著效果,使患儿便秘症状和胃肠激素表达均得到可观改善,纠正其消化系统的神经调节机制,有利于预防复发。
- 王芳曹国云付峰刘兴岳何佳明潘蕊
- 关键词:小儿便秘排便训练疗效证候积分
- 观察自拟膏方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恢复期的疗效
- 2019年
- 呼吸道感染属于常见儿科疾病,该病可导致患者发热、咳嗽,影响其正常的学习及生活.同时该病还易反复发作,迁延不愈,成为临床治疗中较为棘手的疾病之一[1].常规西药治疗易产生明显副作用,如损伤患者肝肾功能等.近年来,中医学越来越受到重视,院内自拟膏方在该疾病治疗中获得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与西药治疗相比,自拟膏方不仅副作用较小,同时还可改善体质,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这对于预防后期疾病反复发作具有重要意义.
- 李海华王芳张志国秦红静董晶晶
- 关键词:反复呼吸道感染
- 基于胃黏膜COX和血清TFF2、SOD变化评价“以痈论治”治疗HP阳性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被引量:10
- 2022年
- 目的:观察以“以痈论治”理论做指导,应用中药芪连清胃方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19年12月~2020年10月收治的胃溃疡患者86例,所有患者按照就诊顺序编号,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3例,对照组予以四联疗法(包括埃索美拉唑肠溶片、阿莫西林分散片、克拉霉素分散片、胶体果胶铋胶囊),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予以中药芪连清胃方口服,疗程均为8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胃黏膜组织评分、胃黏膜环氧化酶(COX)评分和血清三叶因子2(TFF2)、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并比较两组Hp根除率和溃疡愈合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胃脘胀痛、恶心呕吐、嗳气反酸、嘈杂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胃黏膜厚度、黏膜形态及炎性细胞浸润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胃黏膜COX-1、COX-2表达评分和血清TFF2、SOD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HP根除率、溃疡愈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基于“以痈论治”理论应用芪连清胃方治疗HP阳性胃溃疡可改善中医证候,提高HP根除率,增加黏膜COX-1、COX-2表达,促进黏膜修复和溃疡愈合,其机制可能与调节TFF2、SOD分泌有关。
- 秦燕鸿王芳李国霞王婧刘刚
- 关键词:以痈论治环氧化酶三叶因子2
- 基于“火郁发之”论泻黄散加味治疗儿童功能性便秘
- 2023年
- 儿童功能性便秘作为儿科常见消化性疾病之一,是一种以功能性改变为主而排除其他器质性病变,以排便功能障碍为特征,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小儿胃肠疾病。由于小儿便秘的临床病因复杂多样,其发病机制并无完全准确的标准,至今对其的认识仍不统一,诊断标准缺乏科学性、明确性和规范性。临床上多应用以导泻剂为主的药物进行对症治疗,虽然临床药物的疗效较为显著,但治疗后容易出现不良反应和耐药性,导致疾病的预后不佳。同时,也可能对患儿的心理和生理方面造成严重的影响。中医疗法在治疗方面,通过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可以整体调理气血阴阳,提高各个脏腑功能,在临床治疗方面更具优势。根据患儿特殊的生理和病理特点,小儿以脾脏不足为主,各个脏腑功能发育尚不完善,抵御邪气能力不足而易发病,病机多为内外之邪的侵袭。基于“火郁发之”理论指导,用“发”法祛除壅滞在脏腑的邪气,从而实现固护正气,安和脏腑的作用,泻黄散即为“火郁发之”的代表方。在临床上以脾胃积热型便秘较为多见,王芳副主任根据个人经验,认为治疗便秘在升散脾胃伏火的同时,还应该强调行气消积,顾护脾胃的重要性,选用泻黄散加味治疗儿童功能性便秘,在临床治疗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并附验案1则加以佐证。
- 张红伟王芳
- 关键词:火郁发之泻黄散临床疗效儿童功能性便秘
- 针刺联合解毒活血通络汤治疗血瘀型银屑病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解毒活血通络汤治疗血瘀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银屑病(血瘀证)患者10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中药组(52例)和联合组(52例)。中药组给予解毒活血通络汤治疗,联合组给予针刺联合解毒活血通络汤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8^(﹢)、CD4^(﹢)/CD8^(﹢))、血流动力学指标[低切血液黏度(LBV)、血沉(ESR)、高切血液黏度(HBV)、血浆黏度(PV)]、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23(IL-23)]水平、甲皱襞微循环(流态积分、形态积分、管周积分及总积分)变化,并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CD3^(﹢)、CD4^(﹢)、CD4^(﹢)/CD8^(﹢)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联合组高于中药组(P<0.05);两组治疗后CD8^(﹢)、LBV、ESR、HBV、PV、IL-6、TNF-α、IL-23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联合组低于中药组(P<0.05);两组治疗后流态积分、形态积分、管周积分及总积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联合组低于中药组(P<0.05)。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2.3%,高于中药组的75.0%(P<0.05)。结论针刺联合解毒活血通络汤用于血瘀型银屑病患者,能够改善血流动力学水平及甲皱襞微循环,降低炎症反应,提高免疫功能及临床疗效。
- 郭建辉郭雯邢雅娟朱丽杨晓春王芳李梦丽
- 关键词:针刺疗法针药并用银屑病免疫功能血流动力学
- 泻黄散加味配合排便训练治疗脾胃积热型小儿便秘的疗效观察被引量:4
- 2022年
- 目的:研究探讨泻黄散加味配合排便训练治疗脾胃积热型小儿便秘的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1年7月进行治疗的脾胃积热型小儿便秘患儿103例为研究对象,依据患儿的住院号编号,奇数尾号为观察组共52例,偶数尾号为对照组共51例。对照组以排便训练治疗,观察组以泻黄散加味配合排便训练治疗。对2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症状改善评分、胃肠激素水平、血清学指标水平、治疗安全性、随访期间复发率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31%(48/5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43%(40/51),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便秘患儿症状自评量表(PAC-SYM)评分包括粪便性状、直肠症状、腹部症状等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胃肠激素包括血清胃动素(MTL)、胃泌素(GAS)、胃饥饿素(GHR)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血清P物质(SP)、血管活性肠肽(VIP)高于对照组,一氧化氮(NO)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与对照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5.38%(8/52)、9.80%(5/51),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2组患儿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观察,观察组便秘复发率为5.77%(3/52),低于对照组患儿的21.57%(11/5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泻黄散加味配合排便训练治疗脾胃积热型小儿便秘的效果显著,能够改善患儿的便秘症状和胃肠激素水平,改善患儿的神经传导递质水平,治疗安全性较好,可以在小儿便秘患儿中推广应用。
- 王芳李海华马远新代志新曹国云
- 关键词:小儿便秘排便训练临床疗效胃肠激素
- 活络效灵丹加味方治疗血瘀型银屑病临床研究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观察活络效灵丹加味方治疗血瘀型银屑病的疗效。方法:选取60例血瘀型银屑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抽签法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予常规治疗加活络效灵丹加味方。比较两组中医症候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内皮素(ET)、Th_(1)、Th_(2)、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CD4+、CD8+、CD4+/CD8+)、炎症因子(IL-2、IL-4、IFN-γ)、凝血-纤溶系统指标(PAI-1、蛋白C、AT-Ⅲ)水平。比较两组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皮损暗红、皮损肥厚、面色黯黑、口唇青紫、舌质紫黯、脉涩或细缓等中医症候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治疗组血液流变学指标以及E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Th_(1)、Th_(2)、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及炎症因子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凝血-纤溶系统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33.33%(P<0.05)。结论:活络效灵丹加味方治疗血瘀型银屑病可显著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与血浆内皮素水平,改善中医症候和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抑制炎症反应。
- 郭建辉郭雯邢雅娟朱丽杨晓春王芳李梦丽
- 关键词:银屑病血瘀型中医症候炎症因子
- 冬病夏治之膏方新用治疗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被引量:2
- 2021年
- 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在于肺脾肾不足,治疗的关键在于扶正祛邪,健脾益肺,提高儿童肺脾功能,从而达到提高儿童抗病能力的目的。通过中医治未病理论与临床实践,探讨夏日应用膏方治疗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可行性,为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诊疗提供新思路,提供更便捷、有效的方法。并为膏方应用提供更广阔的范围。
- 李海华王芳张志国董晶晶赵辉
- 关键词:反复呼吸道感染膏方冬病夏治儿童
- 从脏腑论治女童单纯性乳房早发育临床研究进展
- 2024年
- 单纯性乳房早发育是性早熟中的一种特殊类型,发病可为2-8岁的女童,以仅伴有乳房轻度发育,不伴有线性生长加速及骨龄的超前,一般呈周期性变化为主要临床表现。该病一般为自限性疾病,但有较大风险转变为中枢性性早熟。目前乳房早发育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现代医学也无明确系统有效的诊疗方案。传统中医对该病未有明确记载,现代医家多从肾的阴阳失衡进行辨证施治,本文从“中医脏腑论治”角度探讨单纯性乳房早发育的病因病机及相关治疗,以期为临床提供更多治疗思路和方法。
- 平熠雯王芳
- 关键词:小儿单纯性乳房早发育五脏
- 芪黄解毒方联合四联疗法治疗Hp阳性胃溃疡疗效及对Hp根除率、黏膜愈合质量的影响被引量:18
- 2021年
- 目的:观察芪黄解毒方联合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Hp阳性胃溃疡患者9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48例,对照组应用四联疗法治疗,治疗组应用中药芪黄解毒方联合四联疗法治疗,疗程均为4周。比较2组HP根除率和治疗总有效率,两组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4周均进行胃镜检查,并比较2组治疗后A型+B型胃小凹所占百分比和规则微血管网所占百分比,治疗前后取胃溃疡周围相同部位黏膜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比较2组胶原纤维沉积面积、胶原蛋白Ⅰ/Ⅲ比值、羟脯氨酸含量、TGF-β1表达情况。结果:疗程结束后,治疗组总有效率、HP根除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胃镜检查显示治疗组A型+B型胃小凹占比、规则微血管网占比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胶原纤维沉积面积、胶原蛋白Ⅰ/Ⅲ比值、羟脯氨酸含量、TGF-β1表达情况均高于对照组(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芪黄解毒方联合四联疗法可提高HP根除率,促进胃黏膜生成TGF-β1,促进新生血管的形成,改善组织功能成熟度,提高溃疡黏膜愈合质量,治疗HP阳性胃溃疡效果显著。
- 王芳秦燕鸿陈秀春
- 关键词:胃溃疡四联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