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芳
- 作品数:61 被引量:350H指数:9
- 供职机构:教育部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化学工程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两亲聚合物设计合成及其增效体系研究(Ⅸ)--流变性能被引量:2
- 2020年
- 综述了两亲聚合物及其增效体系的流变特性的研究进展。首先概述了两亲聚合物的流变特性,总结了其黏浓关系、稳态与动态剪切条件下的流变性能以及流变模式。其次探讨了温度、矿化度和时间对两亲聚合物流变性能的影响规律。最后对3种增效体系,即两亲聚合物静电作用增效体系、两亲聚合物疏水缔合作用增效体系和两亲聚合物主客体包合作用增效体系的流变特性进行了阐述。
- 康万利康万利杨红斌王芳杨红斌
- 关键词:两亲聚合物流变特性
- 温度和盐度胁迫下虹鳟和硬头鳟抗应激能力的比较被引量:6
- 2019年
- 为了查明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和硬头鳟(Oncorhynchus mykiss)海上养殖抗应激能力的差异,本研究将虹鳟((52.14±7.22)g)和硬头鳟((54.38±6.32)g)幼鱼的环境介质从水温16℃、盐度30突降至温度(13、10和7℃)和盐度(27、24、21)的不同组合环境,在突变前(0h)和突变后2、6、12、24和48h采集幼鱼血清样品,分析其抗氧化酶活力、丙二醛(MDA)和皮质醇(COR)含量,比较虹鳟和硬头鳟应对温度、盐度胁迫时的抗应激能力。研究发现:胁迫开始后,虹鳟和硬头鳟幼鱼血清中抗氧化酶活力和MDA含量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胁迫24h后,过氧化氢酶(CAT)活力、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和MDA含量出现了回升;虹鳟血清COR含量始终上升,而硬头鳟血清COR含量到在胁迫后期开始下降。上述指标在胁迫过程中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温度、盐度突变48h后虹鳟和硬头鳟幼鱼仍处于应激状态。温度和盐度的交互作用多出现在胁迫12h内,对虹鳟上述指标的影响明显(P<0.05),对硬头鳟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CAT、GSH-PX、COR影响明显(P<0.05);且硬头鳟血清CAT和GSH-PX活性显著高于虹鳟(P<0.05),MDA和COR含量则显著低于虹鳟(P<0.05)。而在温度、盐度无显著交互影响时,温度效应较盐度更加明显。本实验结果初步表明:海上养殖遭遇台风暴雨天气时,硬头鳟抗应激能力强于虹鳟。
- 吴仓仓付占斐王芳董双林
- 关键词:虹鳟硬头鳟温度盐度抗应激
- 新生儿败血症抗生素治疗的研究进展
- 2021年
- 新生儿败血症是新生儿期严重的感染性疾病,是严重威胁新生儿生命的常见疾病之一,发病率及死亡率均较高,早期合理的有效的抗生素治疗是控制感染、降低死亡率、减少并发症的关键,但抗生素的滥用会增加耐药菌产生的风险,合理有效的抗生素管理是必不可少的,本文对目前新生儿败血症的抗生素选择进行了总结。
- 王芳王芳
- 关键词:新生儿败血症抗生素
- 盐度对虹鳟和硬头鳟幼鱼消化酶和抗氧化酶活性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5
- 2019年
- 为比较研究不同盐度下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和硬头鳟(O.mykiss)幼鱼的消化和抗氧化能力的差异,在7个盐度(0、5、10、15、20、25和30,分别以S0、S5、S10、S15、S20、S25和S30表示)下饲养虹鳟(3.55g)和硬头鳟(3.57g)幼鱼各40d,分析其肠、胃消化酶和肝脏抗氧化酶活性。每个处理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放养8尾鱼。实验用水由自然海水和淡水调配而成,以升盐率1~2d-1升至设置盐度后稳定7d进行实验。研究显示:虹鳟和硬头鳟的肠淀粉酶、肠脂肪酶、肠胰蛋白酶、胃淀粉酶和胃蛋白酶活性分别在S5和S10组达到峰值,且显著高于其它组。在S5组,虹鳟的肠、胃消化酶活性均显著高于硬头鳟,在S10组,硬头鳟的肠、胃消化酶活性均显著高于虹鳟。虹鳟和硬头鳟的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在S5或S10组达到峰值;在S25和S30组,硬头鳟的肝脏SOD、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和MDA含量显著高于虹鳟。研究结果表明,虹鳟和硬头鳟幼鱼分别在盐度5和10时消化能力最好,在高盐度(25~30)下硬头鳟幼鱼的消化和抗氧化能力优于虹鳟。
- 杨静雯周演根黄铭熊莹槐王芳高勤峰高勤峰董双林
- 关键词:黄海冷水团虹鳟硬头鳟盐度消化酶抗氧化酶
- 再生水灌溉模式对葡萄园土壤环境、微生物群落结构和葡萄生长的影响被引量:1
- 2023年
- 探究葡萄酒生产再生水不同灌溉模式对葡萄园土壤环境、微生物群落结构和葡萄生长的影响,筛选适宜的再生水利用方式,为贺兰山东麓葡萄酒生产废水循环利用提供依据。以3年生酿酒葡萄(美乐)为研究对象,采用田间定位试验,设置清水灌溉(CI,对照),清水再生水交替灌溉(AI),清水再生水(1∶1)混合灌溉(MI)和再生水灌溉(RI)4个处理,对土壤理化指标、细菌多样性和群落组成以及葡萄产量和品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与CI处理相比,不同再生水灌溉模式下0~80 cm土层pH值无显著变化;MI处理土壤电导率则在20~40及80~100 cm土层中显著增加,增幅分别达53.98%和99.66%。不同再生水灌溉处理间土壤有机碳含量差异不显著。与CI相比,AI处理显著增加表层0~20 cm全氮和全磷含量,分别增加了38.46%和39.94%;同时,40~100 cm土层土壤全磷含量均显著增加,增幅达32.88%~79.63%;不同灌溉模式均对土壤速效养分无显著影响。与CI处理相比,MI和RI处理土壤属水平细菌群落组成及其与土壤环境因子的关联呈现出较大差异;而PCoA分析结果显示AI处理与CI处理基本一致,且土壤环境因子与微生物群落组成之间的关系未发生明显变化。不同灌溉模式下,酿酒葡萄的产量构成,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和糖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在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清水再生水交替灌溉模式有利于提升区域水资源利用效率,改善土壤肥力水平,促进可持续葡萄生产。
- 王芳王芳赵占宁李文慧南雄雄郑兰香
- 关键词:葡萄酒生产再生水灌溉贺兰山东麓
- 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的优势互补研究》2005年会表彰优秀部署结题工作
- 2006年
- 王芳
- 关键词:传统教育网络教育获得者
- 降海鲑渗透生理及入海窗口期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19年
- 在过去30年中,降海鲑的发育得到了大量关注,研究降海鲑的发育,特别是如何调控降海鲑发育的时间和品质,以便幼鲑移入海水网箱。洄游型鲑科鱼类幼鲑向降海鲑的转变包含了一系列的行为、形态、生理的改变,这都为降海洄游进入河口做准备。降海鲑发育受几种激素的促进,包括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皮质醇、甲状腺素,而催乳素通常会抑制发育。鳃氯细胞中特殊的离子转运蛋白(NKA、Na+/K+/Cl-协同转运蛋白和Cl-通道)丰度的增加引起盐分泌能力的提高,从而有利于降海鲑在海水中生长、游泳和存活。具银化期的鲑科鱼类(如大西洋鲑(Salmo salar)、硬头鳟(Oncorhyunchus mykiss)、银大麻哈鱼(Oncorhynchus kisutch)至少在淡水中生活一年,达到临界最小规格之后才可改变其对光周期的响应。如果在银化前未达到这个最小规格,则需等到下一年(或更长)。鲑科鱼类如何在一年中合适的时间确定其规格或生长率,并增加对光周期的响应性,这一重要的领域还未得到大量的关注。因此,了解降海鲑渗透生理及入海窗口期,查明不同鱼类适宜生长盐度,入海时间和方式非常重要,可为鲑科鱼类(如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硬头鳟等)在黄海冷水团规模化养殖提供理论支持。
- 周演根杨静雯熊莹槐王芳王鑫王鑫
- 关键词:鲑科离子通道激素黄海冷水团
- 虹鳟和硬头鳟早期幼鱼渗透生理及能量平衡的比较研究被引量:5
- 2019年
- 在0、5、10、15、20、25和30这7个盐度下比较研究了初始体重分别为(3.55±0.03)g陆封型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和(3.57±0.07)g溯河型硬头鳟(Oncorhynchus mykiss)的渗透压生理及能量平衡。40天的研究显示:(1)随盐度的升高虹鳟和硬头鳟的血清渗透压和离子浓度均升高,且S30组的数值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在S15、S20、S25和S30组,虹鳟血清渗透压、离子浓度均显著高于硬头鳟(P<0.05)。(2)虹鳟和硬头鳟分别在S5和S10组的Na+-K+-ATP酶(NKA)和Ca^(2+)-Mg^(2+)-ATP酶(CMA)活性最低;在S10、S15、S20、S25和S30组,虹鳟的NKA和CMA均显著高于硬头鳟(P<0.05)。(3)虹鳟和硬头鳟分别在S5和S10组的肌肉和鳃组织ATP含量最高;在S10、S15、S20和S25组,硬头鳟ATP均显著高于虹鳟(P<0.05)。(4)虹鳟和硬头鳟分别在S5和S10组的肌肉和鳃组织AMP/ATP和ADP/ATP最低,在S10、S15、S20、S25和S30组,虹鳟AMP/ATP和ADP/ATP均显著高于硬头鳟(P<0.05)。研究结果表明,3.6g左右硬头鳟渗透调节能力强于虹鳟,经过逐渐驯化它们最适生长盐度分别为10和5。
- 熊莹槐杨静雯董双林王芳王芳周演根
- 关键词:虹鳟硬头鳟盐度渗透压ATP酶能量平衡
- 干旱胁迫下马铃薯的生理响应及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
- 2023年
- 探讨了不同干旱处理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揭示了干旱处理下不同时期马铃薯生长和生理指标的变化并为干旱地区马铃薯合理灌溉、抗旱品种选育与改良提供理论依据。以青薯9号和品系12-13-40为试验材料,通过盆栽试验法分析2个马铃薯品种(系)在正常处理(土壤田间持水量的70%~75%)和4个干旱处理(土壤田间持水量的55%~60%、40%~45%、25%~30%、10%~15%)下单株产量、单株结薯数、株高、茎粗、根长、叶绿素含量(SPAD值)、生化特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光合作用(Pn、Gs)的变化并和品种抗旱系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2个马铃薯品种(系)在正常处理(T0)和干旱处理(T1、T2、T3、T4)下,株高、茎粗、根长、净光合速率、单株结薯数和单株产量总体表现为T0>T1>T2>T3>T4,POD活性、MDA含量和SPAD值总体表现为T0T1>T2>T3>T4。说明不同干旱处理条件下对马铃薯生长及生理指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不同干旱处理条件下,品种青薯9号各指标的变化幅度均小于品系12-13-40,品种青薯9号的抗旱性强于品系12-13-40,说明不同生理指标的变化幅度与品种耐旱性有关。单株产量、株高变化量(Δ株高)与抗旱系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相对叶绿素含量变化量(ΔSPAD)、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变化量(ΔSOD)、单株结薯数量呈显著正相关。丙二醛含量的变化量(ΔMDA)与抗旱系数呈显著负相关,说明株高、SPAD值、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单株结薯数量和单株产量可以作为马铃薯品种(系)抗旱性的鉴定指标。
- 李啸云吕春娜王舰王芳
- 关键词:马铃薯干旱胁迫田间持水量抗旱性评价生理响应
- 两亲聚合物设计合成及其增效体系研究(Ⅱ)——两亲聚合物的合成理论与方法被引量:2
- 2020年
- 两亲聚合物以其独特的分子结构和疏水缔合效应,应用于复杂油藏开采,并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通过文献调研以及本团队近几年的研究成果,综述了两亲聚合物合成理论与方法的研究现状,主要包括两亲聚合物的发展和合成方法两方面。两亲聚合物的发展介绍了其由来历程;两亲聚合物的合成方法主要阐述了目前几种合成两亲聚合物的方法,包括(非)均相合成法、微乳液聚合法、无皂自由基共聚法、自由基胶束共聚法。最后,总结了4种合成方法的优点和缺点,并对两亲聚合物合成方法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随着两亲聚合物合成理论日趋成熟,合成方式会更加多样高效,合成的两亲聚合物性能也会更加优良,其在复杂油藏中的使用也会得到进一步拓展。
- 康万利康万利周博博王芳王芳王芳
- 关键词:两亲聚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