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芳

作品数:5 被引量:6H指数:2
供职机构:吉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老年
  • 2篇髋关节
  • 2篇髋臼
  • 2篇内固定
  • 2篇骨牵引
  • 2篇骨折
  • 2篇关节
  • 1篇有限元
  • 1篇有限元模型
  • 1篇预后
  • 1篇置换术
  • 1篇三维有限元
  • 1篇随访
  • 1篇图像
  • 1篇期疗效观察
  • 1篇全髋
  • 1篇全髋关节
  • 1篇全髋关节表面...
  • 1篇全髋关节表面...
  • 1篇人工髋关节

机构

  • 5篇吉林医药学院...
  • 2篇解放军第30...

作者

  • 5篇王芳
  • 5篇王宇
  • 5篇梅继文
  • 2篇韦葛堇
  • 2篇穆尚强
  • 2篇黄锐
  • 1篇李坤
  • 1篇胡守力
  • 1篇高峰
  • 1篇王宏伟

传媒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山东医药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2篇2013
  • 3篇201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老年人髋臼骨折不同治疗方法的护理体会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老年髋臼骨折骨牵引与手术治疗的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对收治的老年髋臼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骨牵引组和手术组,两组患者采用规范护理及个性化护理相结合,比较两组患者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持续时间及随访疗效。结果:手术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骨牵引组,持续时间明显少于骨牵引组。手术组Harris评分优于骨牵引组。结论:手术组较骨牵引组更便于护理、患肢功能恢复更好。
王芳王宇梅继文穆尚强
关键词:髋臼骨折老年性骨牵引内固定器护理
表面髋关节置换术中期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观察表面髋关节置换术的中期疗效。方法 19例行表面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术后随访30~60个月,行Harris评分。结果 19例随访期间(30~60个月)没有1例发生严重并发症,髋关节疼痛消失或明显减轻、功能障碍明显好转,术前Harris评分35.1分,术后提高至93.9分。结论表面髋关节置换术中期疗效满意。
王宇王芳梅继文黄锐李坤高峰
关键词:髋关节人工髋关节
老年髋臼移位骨折治疗方法的选择与预后探讨
2013年
目的研究老年人髋臼移位骨折采用骨牵引与手术治疗的疗效比较。方法将59例具有手术指征髋臼骨折老年患者结合患方意愿分为骨牵引组(23例)和手术组(36例),分别进行比较。结果该组随访时间6-90个月,平均48个月。最后随访时,骨牵引治疗组解剖复位5例(22%)、满意复位14例(61%)、不满意复位4例(17%),Harris评分65-93分,平均81分,优良率74%。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组解剖复位29例(81%)、满意复位7例(19%),Harris评分80-97分,平均92分,优良率100%。结论手术治疗老年患者髋臼移位骨折疗效明显优于骨牵引。
王宏伟王宇梅继文王芳
关键词:髋臼骨折内固定骨牵引
老年人行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11例近期随访评价
2010年
王宇王芳韦葛堇陈伟义梅继文胡守力
关键词:髋关节成形术
表面髋关节置换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及意义被引量:1
2010年
背景:目前髋关节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大都是基于人体尸骨数据或通过CAD重建获得的,其效果不够理想。目的:通过64排螺旋CT扫描提供数据,建立表面髋关节置换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拟为生物力学实验提供标准数学模型。方法:选择1名行表面髋关节置换后的成年男性志愿者,经X射线检查排除健侧髋关节疾患。螺旋CT扫描表面髋关节置换后患者所得数据导入Mimics软件。采用域值法建立三维立体模型,之后导入Abaqus软件,进行网格划分。建立起表面髋关节置换术后的三维有限元模型。结果与结论:建立了表面髋关节置换术后三维几何和有限元模型。表面髋关节置换模型分为三维六面体单元165886个,节点213343个。可见,通过Mimics软件、Abaqus软件可以利用表面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薄层断面图像构建出其三维几何模型与三维有限元模型。该模型具有较高的形态学及力学仿真度。
王宇王芳韦葛堇穆尚强梅继文黄锐
关键词:CT图像MIMICS有限元模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