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群仿

作品数:13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武汉科技大学文法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政治法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经济法
  • 2篇绩效
  • 2篇法性
  • 1篇道德
  • 1篇道德问题
  • 1篇第三人侵害
  • 1篇第三人侵害债...
  • 1篇信任
  • 1篇信任机制
  • 1篇信用原则
  • 1篇行政
  • 1篇行政措施
  • 1篇性骚扰立法
  • 1篇义务
  • 1篇有效性
  • 1篇运行绩效
  • 1篇债权
  • 1篇政治家
  • 1篇制度诉求
  • 1篇色情

机构

  • 12篇武汉科技大学

作者

  • 12篇王群仿
  • 1篇徐建桂
  • 1篇肖坤

传媒

  • 3篇行政与法
  • 3篇现代企业
  • 1篇经济论坛
  • 1篇社会科学辑刊
  • 1篇黄冈师范学院...
  • 1篇湖北经济学院...
  • 1篇经济与社会发...
  • 1篇安徽职业技术...

年份

  • 1篇2011
  • 2篇2010
  • 4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1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商誉诽谤的立法缺陷及其完善被引量:2
2005年
现有的商誉诽谤立法涵盖面过窄,可能致使间接隐性加害人得不到应有的约束,与加害人不存在直接竞争关系的受害人得不到应有的救济,这不符合公平、诚实信用法律原则,也不利于构建良性的市场机制。因此,应以公平合理、诚实信用、第三人侵害债权理论为指导,完善商誉诽谤立法。
王群仿
关键词:诽谤商誉第三人侵害债权法律原则公平合理加害人
进一步完善商法 提高我国商法实施绩效
2011年
商法是保障市场经济良性运作的主要法律。但是,我国商法执行的“缺位”现状不能令人乐观。
王群仿
关键词:商法绩效市场经济
论消费者义务被引量:3
2010年
本文基于消费者义务而展开论述,先对非理性消费行为的表现形式从三个角度作了界定,然后分析其成因和社会危害并论证了建构消费者义务规范体系的必要性。最后,从受教育义务和消费者特定信息的提供义务、守法义务和遵守约定义务、依法行使权利的义务、不得为害的义务和诚实守信的义务以及尊重社会公序良俗的义务等角度提出建议。
王群仿
关键词:非理性消费
经济法上的消费者义务
2010年
我国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贯彻了对消费者进行倾斜性保护的原则,其对消费者权益和经营者义务的规定是社会利益本位原则的体现。但是,消费者作为社会主体必须承担社会责任,进行理性消费。消费者依据法律和诚实信用原则实施理性消费行为是消费者主权与社会整体利益的平衡协调的需要,是达到消费者利益与经营者利益、个体利益与社会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平衡协调的需要。
王群仿
关键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经营者义务经济法社会整体利益诚实信用原则社会利益
对影响经济法效益的制约因素的解构被引量:1
2006年
“经济法失灵”是指经济法未能到达预期目的或造成负面效应,引起经济绩效与社会福利的损失的现象,而其原因包括客观、主观、立法操作及内容设计等多方面。本文从协商民主机制、法官造法、诉讼机制及理论研究等几个角度对避免“经济法失灵”作了探讨。
王群仿
关键词:协商民主法官造法
制约经济法效益的原因及规制思路
2006年
王群仿
关键词:立法规制经济法经济利益
影响经济法生成的非主流因素分析——对主流因素的梳理与跨越
2005年
除了传统的主流影响因素外,政治家的政治抱负与政治实践、各国特定的制度诉求和路径选择、宪政传统、国际因素、各种利益集团的兴起以及关联理论的日臻成熟等因素,对经济法的形成和发展也起到助推作用。我国经济法立法与司法实践中应重视非主流因素的作用,使经济立法体现和满足国家调节经济的需要,促进社会经济协调、稳定地发展。
王群仿
关键词:政治家制度诉求利益集团
关于股东权利实现机制的探讨
2001年
本文论述了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过程中发挥股东作用的重要性 ,对我国股东的权利和作用不能充分实现的原因及危害性进行了分析 ,并对构建和完善我国股东权利实现机制进行了探讨。
肖坤王群仿
关键词:信任机制
关于经济法运行绩效问题的探讨
2006年
经济法不能到达预期目的,并引起经济绩效低下与社会福利损失,究其原因包括经济法规范和经济法执行两个层面。加强对市场调节和国家调节的客观规律及相关理论的研究,进一步提高国家调节的准确性合理性,是经济立法得以完善和创新的前提,是经济法有效性得以实现的关键;重构经济法规范本身的内在合理性、可操作性;完善经济法运作中的协商民主机制,是提高经济法运行的效果保障。完善经济法调节机制设置的科学性、合理性,做到既有主导的国家调节机制,又有补位性调节机制的协调配合。适度地强化司法监督机制和引入“判例法”,使经济法能灵活发展以弹性适应复杂的经济变革的制度诉求。
王群仿
要“性骚扰立法”热,抑或要“立法效益”被引量:1
2004年
对于“性骚扰立法”热,作者从法律资源的运用理性、立法的可行性、紧迫性、立法的公意基础四个角度作了分析,认为性骚扰立法应该缓行,而且还就立法要避免的五个误区作了论述。
王群仿
关键词:可行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