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搭建成人学历教育“立交桥”的思路设计——兼论成人教育、网络教育、自考教育的融合发展被引量:9
- 2012年
- 成人教育、网络教育、自考教育构成了我国成人学历教育三大主力,他们在发展中所面临的共性问题使三者必然融合发展,而教育对象和培养目标、社会需求和信息技术以及个案实践又为三者融合发展提供了可能。自上而下逐步推进专门立法、制度创新、体制改革、经费保障,同时自下而上转变教育观念、整合管理部门、优化课程设置、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质资源等,是探索搭建我国成人学历教育"立交桥"的有效途径。
- 王立慧徐文清
- 关键词:网络教育成人教育自学考试立交桥
- 高校德育视阈下的美育思维研究被引量:10
- 2013年
- 回溯中国现代德育美育元研究的发生历程,美育思维是德育工作不可或缺的发展动力。以近现代历史语境下德育美育关系的理论梳理为基点,分别论析德育与美育在美学意义上的若干同构性,美育思维在高校德育工作中的实践要义和应用价值,高校德育美育思维在文化传承方面的意义。高校德育视阈下的美育思维具备了理论上的必然性和实践上的适行性,与此同时,二者间的审美同构性和文化复归性必将更好达成高校德育的完整化多边实现。
- 王立慧李瑞奇
- 关键词:高校德育
- 多元一体格局下高校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被引量:2
- 2012年
- 少数民族教育具有民族工作和教育工作的双重属性。我国少数民族以及其他社会群体的教育始终是与国家统一的教育政策结合在一起的,特别就高校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维而言,其始终走在国家关注的主体教育视野之内。高校民族大学生思政教育研究的目标指向,即诞生于“多元一体文化格局”的视域下,围绕普通高等学校特别是综合性大学民族生思政教育这一主体,旨在寻找出符合民族高等教育规律、体现民族高等教育特色且可创新性地实现“美美与共”这一高校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运行模式和实践路径。
- 王立慧李瑞奇
-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民族工作大学生高校少数民族教育体格
- 新时代劳模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价值与路径创新
- 2023年
- 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劳模精神高度契合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培养目标和价值导向,是我们培养高校大学生爱国爱乡、劳动奉献的生动教材。大力弘扬新时代劳模精神,推动劳模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彰显劳模精神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的巨大精神动力和文化价值,也有助于高校构建新时代劳动教育体系和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
- 王立慧王立慧
- 关键词:劳模精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 高校学风建设视阈下师德要义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作为大学精神的灵魂,高校学风建设的主体关涉到教师的师德风范和学生的学习风气。本研究立足于高校学风建设这一视阈,概述新时期高校学风建设的内涵与现状,探讨其发展的制衡与关联,尝试通过明析师德学风关概、辨析师德内质要件、解析师德评价机制,厘理清师德在学风建设中的要义。
- 王立慧
- 关键词:高校学风建设
- 终身教育理念下高校继续教育跨越式发展初探被引量:4
- 2011年
- 随着终身教育理念逐渐从理论走向实践,协调和同步发展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成为高校继续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基本要求。为此,有必要针对这一现象分析高校继续教育发展现状、困惑及影响非学历教育发展的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高校发展非学历教育在认识上、机制上和切入点上改革和创新的应对策略。
- 王立慧曲慧东栗志
- 关键词:继续教育非学历教育
-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的思考被引量:1
- 2002年
- 在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进网络的大环境下,从网络和教育本身的特点出发,探索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作者认为,网上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应以引导为主,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和网上道德规范,积极倡导建设文明的校园内容,引导学生文明上网。同时,在网络预防和监控技术、设备以及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阶段建设方面应加大投入,以适应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需要。
- 王立慧邹茹莲李光莉
- 关键词:网络环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网络道德
- 创先争优与高校学生党员先进性平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被引量:3
- 2011年
- 建立健全高校学生党员先进性平台建设的长效机制,应立足于创先争优活动,着眼于高校学生党员的现状,力主实现高等学校的育人使命。在逐步整合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基础上,尝试打造"构建平台原则、营建平台主体、创建平台实效、搭建平台远景"这一立体化渐进式的高校学生党员创先争优与先进性建设平台。
- 王立慧李瑞奇
- 关键词:创先争优高校学生党员
- 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被引量:4
- 2013年
- 我国少数民族教育具有民族工作和教育工作的双重属性。可以说,我国少数民族以及其他社会群体的教育始终是与国家统一的教育政策结合在一起的,特别就高校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维而言,其始终走在国家关注的主体教育视野之内。高校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得以生成和新探的前提条件,也即是诞生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格局视域下,围绕普通高等学校民族生思想政治教育这一主体,寻找出符合民族高等教育规律,体现民族高等教育特色,创新性地尝试指出实现"美美与共"这一高校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运行模式和实践路径。
- 王立慧刘维李瑞奇
- 关键词:高校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 谈谈东北大学网络教育的助学服务体系
- 2012年
- 网络教育的出现,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主导、学生被动接受的形式,学生变成了自主学习的主体和知识构建者。在网络教育开展过程中,高质量的网络技术和教学资源是教学顺利开展的保障,但要使学习真正发生,并达到目标,离不开一套完善的学习支持服务管理系统。经过十余年的发展,东北大学网络教育一直致力于开发和完善高效的助学服务体系,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 王立慧曲慧东栗志
- 关键词:助学服务体系网络教育传统教学模式教师主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