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淑静
- 作品数:21 被引量:51H指数:4
- 供职机构:天津大学仁爱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哈尔滨市科技创新人才研究专项资金项目国家环境保护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化学工程更多>>
- 厌氧活性污泥发酵制氢系统中的同型产乙酸作用及其控制被引量:4
- 2011年
- 为提高厌氧活性污泥发酵生物制氢反应系统的产氢效能,以CSTR的运行为基础,通过系统活性污泥的间歇培养试验,探讨了同型产乙酸菌群对发酵制氢系统产氢效能的影响,并以CHCl3和二溴乙烷磺酸钠(BES)为抑制剂,研究了抑制同型产乙酸菌群活性的方法。结果表明:CSTR发酵产氢系统中,存在较强的同型产乙酸作用,是导致发酵气氨含量较低的主要原因;向反应体系中投加0.1%~1.0%(wv)的CHCl3,可有效抑制同型产乙酸作用;在初始葡萄糖浓度5000mg/L、pH=7.0、污泥接种量1.6gMLVSS/L等条件下,CHCl3加入量为O.5%时,活性污泥的比产氢速率可达8.9mmolH2/gMLVSS,是不加抑制剂反应体系的2倍。10mmol/L剂量的BES,不仅对同型产乙酸菌无抑制作用,且可削弱CHCl3的抑制效果。
- 昌盛李建政李伟光刘枫王淑静
- 关键词:生物制氢发酵三氯甲烷
- 独立学院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探讨被引量:1
- 2017年
- 独立学院学生与公立高等学校学生相比,基本素质存在差别,本研究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学生的基本素质进行了调研,并对调研结果分析总结,结合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探讨适合独立学院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为做好独立学院学生的教学工作,培养适合社会主义发展需要的应用型技术人才打好基础。
- 王淑静王文琴
- 关键词:实践性教学
- 《给水排水科学与工程概论》课程改革探索与实践
- 2018年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概论》课程内容覆盖面广,理论性强,知识点繁多且易于理解,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以及对新工艺、新技术的学习能力。经过多年课程教学与实践,从教学方法、实践环节、考核方式等方面思考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改革措施,并不断进行反思与完善,使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搜集、整理、理解、掌握知识,提高其获取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专业基础扎实、综合素质高、具有全球视野的应用型人才。
- 耿雪张盛楠王淑静
- 关键词:课程改革
- 适应水分析化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被引量:3
- 2017年
- 水分析化学课程和有些专业课程都是很重要的专业知识基础课程之一。在现阶段个别学院在水分析化学课程教学中存在有些问题,总结水分析化学课程教学中的规律和特点,从调整教学知识体制、改变教学方法、创新考试模式等这几个方面对改学科课程教学革新进行了探索,解决目前大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潜能,改善课程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 王淑静裴同英
- 关键词:水分析化学教学改革
- 海水淡化水进入市政管网的水质化学稳定性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16年
- 近年海水淡化发展较快,用途也逐渐从工业扩大到市政供水。为确保海水淡化水的安全和对供水管网的保护,在对淡化水的后处理方法进行总结的基础上,从再矿化稳定水质、投加缓蚀剂、管材及管网运行状况三方面详细探讨了淡化水作为城市供水时的水质稳定性研究现状,并提出当前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樊娟李浩宾王文琴王淑静郑波
- 关键词:化学稳定性市政管网后处理再矿化
- 活性污泥的热处理及其发酵产氢特性被引量:3
- 2009年
- 为消除发酵生物制氢系统接种污泥中的耗氢菌,加速系统的启动进程并提高产氢效能,以易得的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好氧活性污泥为对象,通过间歇发酵试验,探讨了经65℃、80℃、95℃、110℃处理后的污泥的产氢特性。葡萄糖间歇发酵试验证明,在初始pH7.0、葡萄糖浓度10000mg/L、污泥接种量2gMLVSS/L(Mixed Liquor Volatile Suspended Solids,MLVSS,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浓度)等条件下,由热处理后的活性污泥构建的发酵系统,其产氢量均大于未经处理的活性污泥反应系统。其中,经65℃处理过的活性污泥具有更高的发酵产氢性能,在72h的发酵过程中,其累积产氢量为92.53mL,活性污泥的比产氢率为8.36mmolH2/gMLVSS,葡萄糖的氢气转化率达到1.08mol/mol。处理温度不同,活性污泥发酵葡萄糖的液相末端产物也存在差异,经65℃和80℃处理过的活性污泥,末端发酵产物以丁酸和乙酸为主;经95℃和110℃处理过的活性污泥,则表现为混合酸发酵。活性污泥的热处理,对其中的同型产乙酸菌无抑制作用。
- 李建政王淑静昌盛刘枫李伟光郑国臣
- 关键词:生物制氢活性污泥发酵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水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探索研究——以天津大学仁爱学院为例被引量:6
- 2019年
- 探讨和分析实验教学在水分析化学课程中的实施方法。
- 王淑静王文琴
- 关键词:水分析化学实验教学
- 独立院校水处理实验课程改革初探被引量:1
- 2018年
- 水处理实验课程作为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在培养高校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等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通过介绍该课程特点及存在的问题,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三方面进行课程改革。首先在课程中增加综合设计性实验,使学生能够独立思考自行设计实验步骤,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改革了教学方式,并在考核方式中融入过程控制考核部分。该课程改革已进行了初步实践,并得到了一定成果。
- 王文琴樊娟张盛楠王淑静
- 关键词:水处理教学方式课程改革
- 厌氧接触发酵制氢反应器的启动和运行特性被引量:8
- 2009年
- 以稀释糖蜜为底料,探讨了厌氧接触反应设备用于连续流发酵制氢的可行性,考查了其启动运行特性。以污水好氧生物处理系统的剩余污泥为种泥,反应器在污泥接种量9.3g(MLVSS)/L、进水COD5000mg/L、HRT8h和系统温度(35±1)℃等条件下启动,30d后达到稳定运行状态,乙醇和乙酸之和的质量百分数,占液相末端发酵产物总量的69.8%,呈现典型的乙醇型发酵特征。在稳定运行阶段,系统的pH值、碱度、氧化还原电位分别维持在4.8,460mg/L,-305mV左右,平均产气速率和产氢速率分别达到33.2和13.4L/d。厌氧接触发酵制氢反应设备,呈现出良好的产氢性能和运行稳定性。
- 李建政李伟光昌盛刘枫王淑静郑国臣
- 关键词:生物制氢发酵
- 不同预处理温度对厌氧颗粒污泥发酵产氢的影响被引量:7
- 2011年
- 为消除发酵生物制氢系统接种污泥中的耗氢菌,加速系统的启动进程并提高产氢效能,以啤酒厂废水处理车间的厌氧颗粒污泥为对象,通过间歇发酵试验,探讨了经65、80、95、110、121℃处理后的污泥的产氢特性。葡萄糖间歇发酵试验证明,在初始pH 7.0、葡萄糖浓度10000 mg.L-1、污泥接种量2 g MLVSS.L-1等条件下,由热处理后的活性污泥构建的发酵系统,其产氢量均大于未经处理的活性污泥系统。其中,经95℃处理过的厌氧活性污泥具有更高的发酵产氢性能,在120 h的发酵过程中,其累积产氢量为133.47 ml,污泥的比产氢率为15.93 mmol H2.(g MLVSS-1),葡萄糖的氢气转化率达到1.40 mol.mol-1。尽管处理温度不同,污泥发酵葡萄糖的液相末端产物中均以丁酸和乙酸为主,表现为丁酸型发酵。
- 王淑静李建政昌盛王占北
- 关键词:生物制氢厌氧颗粒污泥发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