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泽平
- 作品数:124 被引量:328H指数:10
- 供职机构:广西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广西农业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专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电气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更多>>
- 一种双芽段甘蔗简易排种装置
-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用播种机械领域,具体的提供了一种双芽段甘蔗简易排种装置,包括带轮子及连接部的车体,所述车体中部设有方形储种框,所述储种框后侧下方设有出种口,所述出种口处设有向车体后方延伸的出种部,所述出种部包括由出种口向...
- 梁强吴海标李毅杰梁光凤李翔林善海李长宁王泽平刘晓燕谢金兰王维赞邓智年李杨瑞罗霆
- 文献传递
- 桂糖03系列新品种(系)抗旱性综合分析被引量:4
- 2017年
- 探讨甘蔗主要抗旱性指标变化,以期为选育优良甘蔗品种(系)提供科学依据。在2015/2016榨季,于桶栽条件下对广西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选育的15个桂糖优良新品系和广西主栽品种ROC22号进行水分胁迫,检测甘蔗叶片叶绿素(Chlorophyll,Chl)、赤霉素(Gibberellin,GA)、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可溶性蛋白(Soluble protein,SP)、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相对质膜透性(Relative permeability of plasma membrane,RPPM)、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以及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共8个抗旱性相关生理指标在正常供水及水分胁迫下的变化。结果显示:水分胁迫下,Chl、GA和CAT含量有不同程度地降低,而SP含量、MDA含量、RPPM、SOD和POD有不同程度地升高,变化幅度因基因型而异;Chl含量与RPPM、MDA含量呈负相关,而与SP含量、GA及CAT呈极显著正相关,与SOD及POD呈显著正相关,RPPM、MDA含量与SOD、POD及GA呈负相关,GA和CAT呈极显著正相关;通过主成分分析选出了4个主成分,方差累积贡献率达到86.17%;在聚类分析基础上用判别分析选出Chl含量、SP含量、SOD、POD、RPPM及MDA含量等6个对品种抗旱性分类有显著影响的生理指标,并把16个不同基因型品种抗旱性划分为高抗、中抗、不抗3种类型。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聚类分析法和判别分析法与生产表现结合在一起来评价甘蔗品种(系)抗性更客观和准确。
- 刘璐蒋洪涛张革民王泽平
- 关键词:甘蔗抗旱性主成分分析法
- 不同甘蔗在梢腐病菌侵染下氮代谢相关指标的变化被引量:1
- 2017年
- 本文以甘蔗‘粤糖94/128’(YT 94/128)和‘桂糖37号’(GT 37)作为研究材料,采用针刺接种法,分析了不同甘蔗在梢腐病菌侵染下氮代谢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未接种状态下,YT 94/128叶片的核糖核酸(RNA)、可溶性蛋白(SP)、硝态氮(NO_3^--N)、铵态氮(NH_4^+-N)含量和叶片硝酸还原酶(NR)、谷氨酰氨合成酶(GS)、谷氨酸合成酶(GOGAT)活性都要高于GT37,且都表现出稳中有升的变化规律。受到梢腐病菌侵染后,GT 37叶片RNA含量显著下降,GS、GOGAT活性以及SP含量下降速度显著快于YT 94/128。数据显示两类材料中氮代谢各类指标存在不同程度相关性,也存在氨基酸组分差异。由此可见,梢腐病菌侵染可直接导致甘蔗叶片RNA降解,NR、GS以及GOGAT活性下降,SP下降,游离氨基酸(AA)总量上升。氨基酸不同组分与甘蔗建立抗梢腐病菌侵染机制密切相关。
- 王泽平李毅杰梁强李长宁韦金菊刘璐林善海
- 关键词:甘蔗梢腐病FUSARIUM氮代谢
- 一种甘蔗专用纳米水溶性肥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甘蔗专用纳米水溶性肥以及制备方法,由以下组分组成:15~20%尿素、10~15%磷酸二氢钾、9~15%硫酸钾、10~15%生化黄腐酸、5~10%纳米碳、5~10%螯合态多元营养元素、2~5%复硝酚钠、2~...
- 王泽平林善海蒋洪涛梁强宋修鹏李长宁李毅杰刘璐郭强马文清
- 文献传递
- 2008—2017年甘蔗品种‘新台糖22号’在广西蔗区的消长分析被引量:9
- 2021年
- 本研究通过调查2008—2017年广西甘蔗新品种区域试验中‘新台糖22号’(‘ROC22’)的农艺性状,结合分析同期该品种在广西蔗区的生产性状表现,以及种植面积、经济效益变化等情况,结果表明,‘ROC22’的分蘖能力和宿根发株能力随年份增加而逐渐减弱,株高和茎径则在一定范围内波动。2012年之后,平均甘蔗单产持续下降,蔗糖分也出现一定程度下降,以11月蔗糖分下降较为显著;黑穗病发病率迅速上升,从2.94%上升至9.02%,已成为广西甘蔗生产的最主要病害;螟虫危害程度逐年加重,枯心苗率从2.29%上升至4.27%。该品种种植面积于2011年达到顶峰,之后迅速下降,从756.4×10^(3) hm^(2)下降至255.9×10^(3) hm^(2),占比从69.5%下降至31.6%。广西蔗农种植该品种所获取的原料蔗经济收入从2011/2012榨季的340.4亿元下降至2017/2018榨季的115.2亿元。可见,‘ROC22’在广西作为主栽品种多年,为广西蔗糖产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其种性已明显退化,病虫对该品种为害加重,甘蔗产量和蔗糖分显著下降,被其他优良新品种替代已不可避免。
- 梁强刘晓燕李毅杰林丽王泽平李翔宋修鹏周会林善海李杨瑞
- 关键词:甘蔗ROC22生产性状
- 一种甘蔗种茎切割装置
-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用切割装置领域,具体提供一种甘蔗种茎切割装置,包括机架、主动转轴和从动转轴;主动转轴上间设有第一切刀、第二切刀、第三切刀和第四切刀,从动转轴上间设有第五切刀和第六切刀,第五切刀设于第一切刀与第二切刀之间,...
- 梁强王泽平李翔李毅杰李长宁刘晓燕谢金兰王维赞邓智年李杨瑞林善海梁光凤罗霆
- 文献传递
- 铁矿球团用膨润土矿物学性质、物化性能与应用性能关系研究
- 膨润土受成矿环境及矿物组成等因素影响,其物化性能及应用性能存在一定差异。尤其作为球团粘结剂应用时,因未明确其“矿物学性质-物化性能-应用性能”之间的关系,以至于难以摆脱“一矿一试”的传统模式。为此,本文提出系统研究铁矿球...
- 王泽平
- 关键词:膨润土物化性能多元线性回归R语言
- 甘蔗品种桂糖40号及高产栽培技术
- 桂糖40号是广西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以粤农86-295为母本,CP84-1198为父本选育而成的甘蔗新品种,母本粤农86-295具有高产、高糖、抗倒、生势好等优良性状,父本CP84-1198具有早熟、高糖、稳产等优良特性...
- 段维兴张革民王泽平张保青周会
- 关键词:甘蔗品种选育高产栽培农艺性状
- 广西斑茅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被引量:8
- 2019年
- 为有效评价和利用广西斑茅种质资源,扩增甘蔗遗传基础。对183份广西斑茅种质资源主要表型性状及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广西斑茅种质资源表型遗传多样性比较低,13个描述型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在0.0000~1.2349之间,平均为0.3070,以毛群较高,生长带形状较低,空心、气根、根点排列和脱叶性4个性状无多态性表现;不同地区的斑茅资源遗传多样性指数在0.2851~0.5072之间,且以钦州的多样性最大,其次是桂林和崇左,以来宾的多样性最小。5个数值型性状的变异系数在13.54%~29.11%之间,平均为19.59%,以叶宽比较大,叶长较小;10个地区的斑茅资源变异系数在16.48%~21.92%之间,以桂林最大,百色最小。通过聚类分析,183份资源可以分为10个类群,各类群遗传分化不明显,与地理来源无密切联系。本研究揭示了广西不同地区斑茅的表型特异性和遗传多样性,为斑茅资源的采集、保育和杂交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 黄玉新张保青高轶静段维兴周珊杨翠芳张革民王泽平
- 关键词:斑茅种质资源表型性状
- 基于多源卫星遥感影像的广西中南部地区甘蔗识别及产量预测
- 2024年
- 针对广西地区作物种类多、蔗区调查复杂度高,以及因天气多变导致的卫星遥感图像获取困难等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Sentienl-2影像的语义分割改进算法用于自动识别甘蔗种植区域,并在多时相的Sentinel-2和Landsat8影像数据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代表性光谱特征提取方法构建甘蔗产量预测模型。首先在轻量级网络BiseNetV2中加入了高效通道注意力模块(efficient channel attention,ECA),构建了ECA-BiseNetV2模型识别蔗田的种植区域;然后从识别到的甘蔗种植区域中提取不同时期的多种植被指数,利用线性回归模型将Landsat8植被指数转化为Sentinel-2植被指数,以减小Sentinel-2和Landsat8的数据差异;接着对各蔗区、各生长周期内的植被指数时间序列数据进行三次曲线拟合,提取最大值作为代表性光谱特征;最后使用了多种机器学习算法构建产量预测模型。结果表明,所提出模型总体精度达91.54%,甘蔗查准率达95.57%;基于植被指数拟合最大值构建的决策树模型的测试集R 2为0.792,比采用实际最大值构建的相应模型(R 2=0.759)提升了4.3%。该方法可有效解决因天气问题导致的甘蔗关键生长期遥感图像缺失而难以准确构建产量预测模型的问题,展示出较强的应用性。
- 罗维李修华覃火娟张木清王泽平蒋柱辉
- 关键词:植被指数卫星遥感时间序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