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柯

作品数:10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武汉纺织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艺术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领域

  • 4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艺术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3篇电子文档
  • 3篇矢量
  • 3篇矢量化
  • 3篇矢量图
  • 3篇图稿
  • 3篇文档
  • 2篇织物
  • 2篇植物
  • 2篇矢量图形
  • 2篇丝织
  • 2篇丝织物
  • 2篇袍服
  • 2篇几何化
  • 1篇电脑
  • 1篇电脑识别
  • 1篇东周
  • 1篇形制
  • 1篇叙事
  • 1篇艺术
  • 1篇艺术特征

机构

  • 10篇武汉纺织大学
  • 1篇中国艺术研究...

作者

  • 10篇王柯
  • 3篇钟蔚
  • 3篇刘虹弦

传媒

  • 2篇美术观察
  • 2篇浙江纺织服装...
  • 1篇湖南包装
  • 1篇东华大学学报...
  • 1篇艺术博物馆

年份

  • 1篇2025
  • 3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1
  • 2篇2018
  • 1篇2013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高效刺绣纹饰数字色彩特征标注及再设计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效刺绣纹饰数字色彩特征标注及再设计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利用照相机对刺绣纹饰进行拍摄,获得刺绣纹饰的电子图稿;2、利用绘图软件对刺绣纹饰的电子图稿进行预处理;3、利用绘图软件对预处理后的刺绣纹饰的电子...
钟蔚刘虹弦王柯
文献传递
以水墨艺术讴歌时代--专访王珂
2021年
新中国成立以来,红色精神指引下的主题性创作是中国水墨艺术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叙事性题材与水墨画创作方法的结合为新时代美术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一种可能。21世纪以来,王珂教授几乎参与了所有国家层面的重要美术创作工程,他用自身的成长感悟与创作体会,践行着艺术家记录历史、叙述时代、讴歌人民的社会责任。
王柯
关键词:水墨画历史题材叙事
一种基于刺绣纹饰的图形特征识别和再设计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刺绣纹饰的图形特征识别和再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利用照相机对刺绣纹饰进行拍摄,获得刺绣纹饰电子图稿;2、利用绘图软件对刺绣纹饰电子图稿进行预处理;3、利用绘图软件对预处理后的刺绣纹饰电子图稿进行矢...
刘虹弦钟蔚王柯
文献传递
马山楚墓大袖型衣袍形制分析与形象复原被引量:1
2024年
为了厘清楚国大袖型衣袍的形制结构特征,本文运用三重证据与对比研究法,以马山楚墓中出土的大袖型衣袍实物为依托,将文献、图像、数据进行互证,根据数据得到衣袍款式结构,从而进行衣袍实物复原。研究认为:楚国大袖型衣袍没有严格的尺寸规定,从衣袍造型来看为中心对称式,衣袖呈垂胡样式,袖长一般长于衣长的一半,袖口相较于中原的深衣更宽;在衣片裁剪方式上,面料幅宽和单位纹样影响了衣片的裁剪方式;独立的腋下嵌片与下裳门襟上部斜三角形的出现有利于增大门襟拥掩量以及袖底活动量,辅助下裳衽部自然打开方便行走,为大袖型衣袍作为外衣穿着提供了可能。对马山楚墓出土的大袖型衣袍结构形制的研究有利于进一步明确楚国衣袍的具体特点,从而完善与细化楚国服饰的体系研究。
王柯王柯
关键词:袍服
马山一号楚墓彩绘着衣女木俑服饰数字化复原
2023年
马山一号楚墓出土的着衣女木俑(标本2)为侍俑,木俑的服饰色彩丰富、结构复杂、工艺精巧,它对研究先秦战国时期楚国的服饰特征、社会风尚、地域风俗、礼乐文化等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运用二重证据法,通过对文献和图像资料的整理,厘清并推测木俑服饰在纹样、色彩、形制、面料等方面的特征,进而对样本进行2D结构复原、3D建模,采用HSB色彩模式建立色彩系统以复原服装色彩,以期为传统服饰文化保护与传承提供新的思路。
董冰卿王柯
关键词:木俑
一种基于刺绣纹饰的图形特征识别和再设计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刺绣纹饰的图形特征识别和再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利用照相机对刺绣纹饰进行拍摄,获得刺绣纹饰电子图稿;2、利用绘图软件对刺绣纹饰电子图稿进行预处理;3、利用绘图软件对预处理后的刺绣纹饰电子图稿进行矢...
刘虹弦钟蔚王柯
文献传递
东周楚国丝织物中植物纹艺术特征探析
2024年
东周楚墓出土的丝织物中植物纹种类丰富,造型生动多变,是楚人民族精神、审美意趣、价值追求的物化体现。以马山一号楚墓出土的丝织物上的植物纹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研究、图像分析、二重证据互证等研究方法,对丝织物上植物纹的构成形式、审美特征、成因进行探究。研究表明:早在东周时期楚国丝织物上就存在大量植物纹,楚人的自然智慧与文化交流促成植物纹样造型生动、搭配巧妙、工艺技法灵活。适宜的环境、道家思想的影响,促进了植物纹的产生与发展,上层文化与下层文化的交融使植物纹兼具世俗性与礼仪性。
董冰卿王柯
关键词:艺术特征
楚国丝织物上植物纹的审美意趣在当代设计中的应用
2024年
为解决目前大众对楚文化认知度较低、运用楚国纹样的设计产品形式单一、纹样与产品结合较为生硬、难以融入现代生活的问题,从图像学、设计学等视角出发,具体分析楚国植物纹样的审美特征以及文化内涵,并通过变形、重组、再造等手法将楚国植物纹与现代设计产品结合。从实践得出,楚国植物纹造型丰富,具有和谐美、灵动美、自由美的特征,体现了楚人审美意趣、价值追求、精神品质,从纹样造型、审美内涵中汲取灵感,运用在当代设计之中,为传统纹样在现代产品中的设计提供新的思路与参考依据。
董冰卿王柯
关键词:审美意趣图像符号
清前期的皇族旗髻
2013年
满族在人关后,皇族女性发型在继承先民遗风的基础上。结合礼仪的需要,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的满族女性发型——旗髻。所谓旗髻,是八旗制度影响下满族女性发型的总称,包括满族女性在整个清代发展过程中的盘髻类发型。在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四朝,旗髻经历了辫发盘髻、圆髻、一字头等具体式样的演变,不同式样的发型,是在对前者继承的基础上,构成了一个相辅相成的发展体系。本论文基于史料与图像来还原清前期皇族女性发型设计的历史形态。
王柯
关键词:清前期皇族发型设计历史形态女性满族
基于Style3D技术马山一号楚墓袍服虚拟复原研究
2025年
当前学界多注重楚国袍服的文字考辨或结构复原,未能系统地还原服装视觉形态。文章选取马山一号楚墓出土袍服的典型样本3件,根据出土报告、古文献、出土实物建立虚拟仿真模型,探究一种更为系统、准确还原袍服的方式。运用Style3D、ET、Adoble illustrator软件从款式、面料、色彩、纹饰、发型、妆容方面进行虚拟呈现。研究表明,采用ET制作袍服板片并于Style3D中虚拟缝合能够直观还原袍服形制;根据袍服色彩数据建立HSB色彩模型能够还原服装色彩;将添加法线贴图、制作面料肌理、调节面料物理属性等方法相结合能够增加袍服面料的真实性;结合文献上下语境、礼仪制度、工艺技术能够相对准确地还原袍服的纹饰形态。
董冰卿王柯
关键词:服装面料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