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娟
- 作品数:33 被引量:80H指数:5
- 供职机构:成都军区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肤筋膜蒂逆行岛状皮瓣的应用及静脉并发症的预防处理被引量:7
- 2012年
- 目的探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肤筋膜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踝部创面的效果及静脉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方法切取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肤筋膜蒂逆行岛状皮瓣时筋膜皮肤蒂保留3cm宽皮肤,其宽度尽量与皮瓣宽度一致;选择性在旋转轴点附近结扎小隐静脉远心端;明道转移;术后弹性绷带适当加压包扎。结果本组23例皮瓣全部成活,无严重静脉并发症发生。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肤筋膜蒂逆行岛状皮瓣是修复足踝部创面的理想术式,静脉并发症完全可预防或处理。
- 杨勇王晓娟刘德贵薛刚
- 关键词:腓肠神经皮瓣静脉并发症
- VSD在爆炸伤创面的临床应用研究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探讨封闭负压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对软组织爆炸伤创面治疗的效果,为临床爆炸伤初级救治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对7例难治性创面彻底清创后表面用VSD泡沫敷料覆盖封闭引流,持续负压吸引,根据不同创面及时调整压力。结果经负压封闭引流7~10天后,5例I期移植皮片全部存活,2例彻底清创后VSD引流培养创面肉芽组织,II期植皮VSD再次覆盖引流均植皮成功,创面愈合。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早期用于爆炸创面,可抑制细菌增殖,促进肉芽组织形成和伤口愈合,能减少手术操作,减轻患者痛苦,是一种难治性创面的有效治疗方法。
- 杨朝春杨勇陈伟张彦标李先慧王晓娟黄涛冉峰蒋金恒周阳刘德贵薛刚
- 关键词:爆炸伤负压引流技术
- 皮下蒂推进皮瓣在面部手术中的应用
- 2013年
- 目的探讨面部手术后小面积圆形缺损的有效修复方式。方法利用皮下蒂推进皮瓣修复22例各类面部病变手术后的创面:彻底切除面部皮肤病变组织后,根据缺损的大小设计制作三角形皮下蒂皮瓣,通过滑行推进的方式移动到缺损处,修复创面。结果 22例患者术后皮瓣均成活良好,面部外观轮廓无明显牵拉移位,术区较为平整,皮瓣色泽与周围皮肤相同,修复效果满意。结论皮下蒂推进皮瓣是修复面部圆形、类圆形小面积缺损的理想修复方法。
- 李先慧刘德贵张彦标王晓娟陈伟薛刚
- 关键词:皮下蒂皮瓣面部手术
- 成批重度烧伤患者创面的手术治疗被引量:4
- 2011年
- 烧伤总面积大于50%TBSA创面的主要植皮方式,有微粒皮移植、网状皮移植及邮票皮移植。如何充分利用患者皮源,选择最佳植皮方式从而提高创面愈合质最.减少瘢痕增生以及挛缩、减少残余创面,深受烧伤临床关注。
- 王晓娟马兵杨勇刘德贵薛刚
- 关键词:烧伤患者手术治疗微粒皮移植TBSA瘢痕增生残余创面
- 富氢盐水对重度烫伤延迟复苏大鼠肝脏的作用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 探讨富氢盐水对重度烫伤延迟复苏大鼠肝脏的影响. 方法 取24只SD大鼠,应用台式控温烫伤仪制成40% TBSAⅢ度烫伤模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富氢盐水组、乳酸钠林格液组,每组12只.伤后6h开始,2组大鼠分别采用富氢盐水(自制,浓度为0.6 mmol/L)、乳酸钠林格液,均按4 mL· kg-1·%TBSA-1进行腹腔注射补液,持续到伤后48 h,伤后第2个24 h补液量为伤后第1个24 h的一半.伤后6(补液前)、12、24、48 h,每组分别取3只大鼠行心脏采血,处死后取肝组织.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细胞计数板行肝组织中性粒细胞计数,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AST、ALT水平,ELISA法检测肝组织中TNF-α、IL-1β、IL-6以及8羟基脱氧鸟苷(8-OHdG)的含量,分光光度计检测肝组织中丙二醛的吸光度值并定量.对数据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和LSD-t检验. 结果 伤后48 h,与乳酸钠林格液组比较,富氢盐水组大鼠肝组织炎性细胞浸润减少,肝细胞充血减轻.伤后12、24、48 h,富氢盐水组大鼠肝组织中性粒细胞数分别为(25.3±1.8) ×10^5、(19.6±0.6) ×10^5、(14.1±3.2)×10^5个/mL,显著低于乳酸钠林格液组的(31.9±2.0)×10^5、(30.9±2.2) ×10^5、(23.8±3.0) ×10^5个/mL(t值分别为5.6、7.6、8.7,P值均小于0.05).伤后6、12h,2组大鼠血清AST、ALT水平以及肝组织TNF-α、IL-1 β、IL-6含量均相近(t值分别0.3 ~3.9与0.9 ~3.8,P值均大于0.05).伤后24、48 h,富氢盐水组大鼠血清AST与ALT水平分别为(308 ±24)、(210±15) U/L与(93±7)、(70 ±5) U/L,显著低于乳酸钠林格液组的(541 ±39)、(505±18)U/L与(156 ±9)、(166 ±21) U/L(t值分别为17.5、16.7与30.3、6.9,P值均小于0.05).伤后24、48 h,富氢盐水组大鼠肝组织TNF-α、1L-1 β、IL-6含量分别为(20.7±1.6)、(13.7±1.5)pg/mg,(7.7±1.5)、(6.3±1.2)pg/mg与(8.7±1.2)、(6.0±2.0)pg/mg,�
- 刘德贵王晓娟杨勇蒋金恒李先慧薛刚
- 关键词:烧伤氢
- 成都军区总医院烧伤病房烧伤感染的病原学特点
- 目的:对我院收治的烧伤患者发生烧伤感染的病原学进行回顾性分析,为进一步了解烧伤感染的病原学特点以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临床依据.方法:2009年1月-2011年6月收集本单位收治的大面积烧伤患者21名,总结烧伤感染患者的创面以...
- 张彦标王晓娟杨勇刘德贵薛刚
- 关键词:烧伤
- 区域缓释化疗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使用缓释型氟尿嘧啶对预防术后局部复发的价值。方法将28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治疗组13例,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结束后,直视下于手术区域撒布缓释型氟尿嘧啶500 mg;对照组15例,除不使用缓释型氟尿嘧啶外,其他处理同治疗组。结果经中位随访27个月,治疗组没有发现局部复发,对照组有4例出现局部复发,二者之间差异显著(χ2=4.044,P<0.05)。结论缓释型氟尿嘧啶手术区域使用有助于预防乳腺癌术后局部复发,提高乳腺癌综合疗效。
- 薛刚黄涛冉峰陈伟王晓娟蒋金恒杨勇
- 关键词:乳腺癌局部复发
- IL-18增加烧伤休克复苏大鼠中性粒细胞中超氧阴离子的生成
- 目的 探讨在烧伤休克复苏大鼠模型中,IL-18与中性粒细胞释放氧自由基超氧阴离子和羟自由基中的关系以及相应的作用.方法 建立烧伤休克延迟复苏模型大鼠,分别检测假烫伤组以及延迟复苏大鼠在模型建立后6小时、12小时、24小时...
- 杨勇王晓娟刘德贵薛刚
- 饱和氢盐水对延迟复苏重度烫伤大鼠肝脏的保护作用研究
- 目的:探讨饱和氢盐水对于延迟复苏重度烫伤大鼠肝脏的作用。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饱和氢盐水复苏组以及乳酸钠林格氏液复苏组。应用铜棒烫伤建立40%TBSAⅢH°烫伤大鼠模型。伤后6h开始补液,补液总量...
- 王晓娟刘德责杨勇薛刚
- 怀孕对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进展影响的相关研究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讨怀孕对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进展的影响。方法选择2000年1月~2013年12月12例孕期诊断为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患者,同时选取20例非孕期的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患者作为对照。随访期间监测肿瘤大小、Tg以及TSH的水平变化。结果孕期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的肿瘤大小由诊断时(6.2±2.1)mm增长至产后6个月的(9.2±4.4)mm,此时显著大于对照组肿瘤大小[(6.9±4.5)mm,P〈0.05]。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Tg水平在孕中期为(33.59±10.23)ng/ml,显著高于诊断时水平[(12.34±4.23)ng/ml,P〈0.05];TSH水平在孕中期为(0.3±0.1)μIU/ml,也显著高于诊断时水平[(3.5±1.2)μIU/ml,P〈0.05]。结论怀孕期间,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的肿瘤显著增大,Tg及TSH水平显著增高。因此,对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应该密切随访,尤其是在孕早期。
- 蒋金恒王晓娟
- 关键词: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TGT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