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春林

作品数:76 被引量:567H指数:14
供职机构:江苏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江苏省博士后科研资助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机械工程化学工程农业科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文献类型

  • 67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5篇机械工程
  • 10篇化学工程
  • 8篇农业科学
  • 5篇动力工程及工...
  • 4篇理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水利工程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25篇数值模拟
  • 25篇值模拟
  • 13篇自吸
  • 13篇自吸泵
  • 13篇内部流场
  • 11篇旋流自吸泵
  • 10篇流场
  • 9篇大涡模拟
  • 9篇叶轮
  • 7篇生产工艺
  • 7篇离心泵
  • 6篇湍流
  • 6篇混流泵
  • 6篇发酵
  • 6篇发酵设备
  • 5篇压力脉动
  • 5篇优化设计
  • 4篇定常
  • 4篇多目标优化
  • 4篇液力透平

机构

  • 75篇江苏大学
  • 2篇镇江金河纸业...
  • 1篇东南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合肥通用机械...
  • 1篇镇江正汉泵业...

作者

  • 76篇王春林
  • 23篇杨敏官
  • 14篇贾卫东
  • 11篇司艳雷
  • 10篇刘栋
  • 9篇吴志旺
  • 8篇易同祥
  • 8篇郭晓梅
  • 8篇刘红光
  • 7篇彭娜
  • 7篇赵佰通
  • 6篇朱金华
  • 6篇丁剑
  • 5篇胡彬彬
  • 5篇李长军
  • 5篇杨晓勇
  • 5篇张浩
  • 5篇邢岩
  • 5篇郑海霞
  • 5篇叶剑

传媒

  • 14篇排灌机械
  • 11篇排灌机械工程...
  • 9篇水泵技术
  • 6篇农业机械学报
  • 6篇江苏大学学报...
  • 4篇农业工程学报
  • 3篇流体机械
  • 2篇核动力工程
  • 2篇农机化研究
  • 2篇盐业与化工
  • 1篇中国农村水利...
  • 1篇工程热物理学...
  • 1篇机械工程学报
  • 1篇实验力学
  • 1篇中国机械工程
  • 1篇动力工程
  • 1篇振动与冲击
  • 1篇江苏农机与农...
  • 1篇中国工程热物...
  • 1篇2014年全...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7
  • 5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2
  • 4篇2010
  • 14篇2009
  • 5篇2008
  • 6篇2007
  • 5篇2006
  • 4篇2005
  • 5篇2004
  • 5篇2003
  • 4篇2002
7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旋喷泵复合叶轮型式及性能对比被引量:3
2010年
设计了两种型式的旋喷泵常用的复合叶轮,并应用CFD软件对叶轮内部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叶轮流道内压力和相对速度分布.设计时安装合适的短叶片可以减小流道的扩散程度,起到很好的分流、导流效果;通过两个模型泵的预测性能曲线对比分析表明,采用'S'形复合叶片,可满足旋喷泵性能的要求.但在2个'S'形叶片之间布置2个短叶片时,叶轮流道出现明显的旋涡,且其中一个短叶片附近有回流产生,使得水力损失增大,泵效率较低.而布置1个短叶片时泵的性能更好.
王春林史亚婷吕亚云李长军丁剑
关键词:旋喷泵复合叶轮数值模拟
基于Bezier函数的流体机械叶片造型研究被引量:5
2005年
应用双三次Bezier曲面,建立了给定型值点的流体机械叶片曲面构造的数学模型。并且,基于商用软件MDT6.0开发了叶片式流体机械曲面造型的原型系统,为进一步的流场分析和叶片CAD/CAM奠定了基础。
王春林袁春元杨敏官郭晓梅李进府
关键词:流体机械曲面构造曲面造型商用软件型值点叶片式
可调叶片高比转速混流泵内部流场数值模拟被引量:20
2009年
运用商用软件Fluent,采用雷诺时均N-S方程、标准k-ε湍流模型、流体机械模型中的多重参考坐标系模型(MRF),对不同安放角的3个高比转速混流泵模型进行了数值模拟与结果分析.主要分析了设计工况下0°安放角的模型叶轮进口最高点截面的绝对速度和静压分布.详细分析和比较了3个模型的叶片压力面静压分布云图、叶片压力面相对速度分布云图、导叶压力面静压分布云图,捕捉到了安放角为+4°时叶片进口接近轮缘处流体撞击轮缘形成的小回流.简要分析了安放角为0°的模型泵导叶压力面相对速度分布,可知导叶充分发挥了其转能与消除环量的作用.分析结果揭示了高比转速混流泵内部流动规律.
王春林郑海霞张浩司艳雷
关键词:混流泵数值模拟流场
三角形迷宫螺旋泵内部流场数值计算及试验被引量:3
2009年
在三角形迷宫螺旋泵理论分析基础上,运用商用计算软件FLUENT,采用雷诺时均N-S方程和标准k-ε湍流模型,运用基于非结构网格的SIMPLEC算法,对清水状态下三角形迷宫螺旋泵内三维湍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从而得到了螺旋泵内部流动的主要特征和外特性变化规律.根据试验结果得出泵的外特性曲线,并与数值模拟计算的结果进行比较,发现两者的外特性规律非常一致,这说明所采用的计算模型基本符合泵内部流动的实际情况.研究结果可用来了解三角形迷宫螺旋泵的内部流场特征,为螺旋泵的设计、改进和优化提供有益的参考.
王春林张浩彭娜赵佰通郑海霞
关键词:湍流
立式导叶自吸泵内部湍流的大涡模拟
2012年
采用大涡模拟方法,运用CFD软件CFX对设计工况下的立式导叶自吸泵内部三维不可压缩湍流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得到了其内部流场的压力分布和速度分布情况。对立式导叶自吸泵内部流场的相对速度分布和压力分布进行分析,对模型泵进行性能预测,得到了性能预测曲线,并进行了性能试验。将预测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说明大涡模拟法能够较准确地预测立式导叶自吸泵性能和内部流动特性,为立式导叶自吸泵的设计研究提供参考。
王春林李长军刘红光丁剑吕亚云
关键词:自吸泵导叶大涡模拟流场
模型泵内部流场的数值模拟被引量:12
2009年
采用雷诺时均N-S方程和标准k-ε湍流模型,应用三维非结构四面体网格建模,选用旋转流体机械模型中的多重参考坐标系模型(MRF),对设计工况下反应堆主冷却剂泵模型泵的三维不可压缩湍流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较好地揭示了内部流场的特点。本文分析了流场内总的压力分布和速度分布,描述了叶轮、导叶和球壳各个部分的内部流场特征,并探讨了造成这些特征的原因。研究结果可用于反应堆主冷却剂泵的性能预测,并为其水力优化设计提供有益参考。
王春林彭娜康灿赵佰通张浩
关键词:模型泵湍流流场数值模拟
轴流泵叶轮出口流场实验被引量:13
2009年
运用球形五孔探针对自行设计的轴流模型泵3种工况下叶轮出口流场进行了测量,得到叶轮出口绝对速度的周向、轴向、径向速度分量和速度环量分布。测量结果分析表明:叶轮出口处流场呈螺旋形向外运动趋势;在最优工况下,出口旋转动能占出口总动能的34%左右,其比例随着流量的增加逐渐减小;绝对速度的径向分量较小,轴向分量随着流量的增加而加大,和设计假设相吻合;叶轮出口速度环量从轮毂到轮缘呈逐渐下降的趋势,设计时应增加轮缘处的圆周分量,减小轮毂处的圆周分量。运用球形五孔探针测量三维流场中的速度分量和速度环量分布,具有适用性强、方法简单、测量精度较高的优点。
李忠杨敏官王春林
关键词:轴流泵叶轮五孔探针
旋流自吸泵非定常流场压力脉动特性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基于大涡模拟法,对旋流自吸泵内部流场进行了三维非定常数值模拟,通过设置监测点,得到了蜗壳壁面、导壁和气液分离室内的水压力脉动情况,并进行了频域分析。通过与实测扬程和功率对比,证明大涡模拟法能较准确地反映泵的流动特征。研究表明,蜗壳内压力脉动最大幅值出现在隔舌区偏向叶轮旋转方向处,导壁内流道中在流道扩散区域内压力脉动幅值也较大,说明在这两个区域的压力脉动影响泵的性能,是造成泵振动、噪声,影响泵稳定运行的重要因素。在泵体水力设计时,要对其可能产生的压力脉动加以考虑。
王春林司艳雷刘红光吴志旺易同祥
关键词:旋流自吸泵非定常压力脉动大涡模拟流场分析
圆管流动水击压力波测量及水力计算被引量:13
2007年
为探索水击现象的物理过程和机理,研制了自循环定常流动管路瞬态特性计算机控制试验装置,并利用该装置进行圆管流动水击压力波实验测量。用12只扩散硅压力传感器测定圆管流动水击压力波瞬态分布及最大、最小压力值,由试验数据拟合出水击波波形,揭示了水击压力波传播方式、特性及衰减规律。通过分析随机捕捉测量技术方法,理论上推断出测量数据达到可信精度。在归纳分析试验数据基础上,得出最大压力随关阀时间的关系曲线,对圆管流动直接水击等概念进行了探讨,用数值分析方法拟合出水击最大压力水力计算修正方程式。
沙毅王春林刘涛邵霞闻建龙
关键词:水击
基于RBF神经网络与NSGA-Ⅱ算法的渣浆泵多目标参数优化被引量:18
2017年
由于渣浆泵普遍存在扬程低于设计扬程、效率低、磨损严重等问题,该文选取比转速为75的离心式渣浆泵为研究对象,运用商用CFD求解软件Flunet,选取RNG k-ε湍流模型与欧拉两相流模型对其内部流动进行计算。以离心式渣浆泵的效率、高效区作为优化目标,结合Plackeet-Burman筛选试验,将渣浆泵叶片的进口安放角、出口安放角与叶片包角作为优化变量。采用均匀试验设计安排样本空间,利用RBF神经网络拟合优化变量与优化目标间的映射关联,基于NSGA-Ⅱ遗传算法进行多目标寻优。针对优化所得的Pareto解集,选取其中效率最优个体和高效区最优个体与优化前初始模型进行对比:分析了上述3个个体的通过数值模拟得到的性能曲线之间的差异,得到效率最优与叶片进、出口安放角、叶片包角为21.76?、23.43?、145.56?,高效区最优时为19.38?、22.68?、116.71?。通过试验验证,优化后个体性能得到显著提升,效率最优个体的效率较初始个体的效率提高了3.81%,高效区最优个体较初始个体高效区范围提高了4.33%。给出并分析了上述3个个体在叶轮流道中间剖面上固相相对速度矢量及湍动能分布、叶片工作面、叶轮后盖板的固相浓度分布差异。优化结果表明,该优化方法使叶轮的水力特性得到改善,提高了离心式渣浆泵的性能。
王春林冯一鸣叶剑罗波刘轲轲
关键词:数值模拟RBF神经网络多目标优化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