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春明

作品数:7 被引量:6H指数:2
供职机构:西北核技术研究所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理学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会议论文
  • 3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建筑科学
  • 2篇理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篇数值模拟
  • 3篇细砂
  • 3篇混凝土
  • 3篇本构
  • 3篇本构关系
  • 3篇值模拟
  • 2篇载荷
  • 2篇泡沫混凝土
  • 2篇坑道
  • 2篇爆炸载荷
  • 1篇地下洞室
  • 1篇洞室
  • 1篇增强混凝土
  • 1篇准一维
  • 1篇纤维增强混凝...
  • 1篇内爆
  • 1篇内爆炸
  • 1篇花岗岩
  • 1篇高压力
  • 1篇含水率

机构

  • 7篇西北核技术研...

作者

  • 7篇王春明
  • 7篇熊益波
  • 4篇王万鹏
  • 4篇赵康
  • 3篇钟方平
  • 1篇崔云霄
  • 1篇王雷元

传媒

  • 1篇岩土力学
  • 1篇中国测试
  • 1篇现代应用物理
  • 1篇第十一届全国...

年份

  • 3篇2018
  • 1篇2013
  • 3篇2010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钢纤维增强混凝土圆筒结构抗内爆炸性能试验研究
制作了钢纤维增强混凝土(SFRC)材料的圆筒形结构,并进行了六发试验探索其抗内爆性能.结构浇注成两种类型,一种为内径0.41m、壁厚0.30m的单层SFRC,另一种在此基础上外围加固0.70m的普通混凝土.试验结果表明,...
王春明熊益波赵康
关键词:钢纤维增强混凝土数值模拟
文献传递
坑道内化爆载荷数值模拟与泡沫混凝土吸能效应优化分析被引量:2
2018年
针对密闭空间化爆载荷数值模拟及泡沫混凝土结构吸能效应优化设计问题,该文基于任意拉格朗日-欧拉(ALE)算法建立坑道内化爆的三维数值模型。采用有限元计算软件LS-DYNA对坑道试验进行数值模拟,研究200 kg TNT化爆下泡沫混凝土防护结构的三维构型、横截面积以及道数等因素对其吸能效应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在坑道内对称面各设置3道等距分布(比例距离为R=0.19 m/kg1/3),半径为1 m圆柱体泡沫混凝土防护结构的吸能效果较优,其超压峰值和100 ms准静态压力值较空腔爆炸分别下降71.4%和37.6%。
吴文溢钟方平王春明王万鹏熊益波
关键词:坑道爆炸载荷泡沫混凝土
高应力准一维应变下细砂本构关系实验测定被引量:3
2010年
为掌握松散细砂在宽广应力范围下的压缩本构特性,采用准一维应变装置进行了最高轴向应力达1100MPa的实验研究。测得了一种细砂在烘干状态和含水率为3.4%、6.6%和13.5%的压缩下应力-应变曲线,拟合了不同含水率细砂准一维应变压缩下的统一形式的经验型本构方程。比较了实测数据与AUTODYN程序材料数据库数据,给出了使用DYNA程序计算需要的细砂参数推荐数据。高应力水平下的实测数据对工程定量计算具参考价值,拟合的经验公式可在对不同含水率细砂的具体工程计算中推广使用。
熊益波王春明赵康
关键词:细砂本构关系
高应力准一维应变下细砂本构关系实验测定
为掌握松散细砂在宽广应力范围下的压缩本构特性,采用准一维应变装置进行了最高轴向应力达1 100 MPa的实验研究.测得了一种细砂在烘干状态和含水率为3.4%、6.6%和13.5%的压缩下应力-应变曲线,拟合了不同含水率细...
熊益波王春明赵康
关键词:细砂本构关系
坑道内化爆载荷数值模拟与泡沫混凝土吸能效应优化分析
针对密闭空间化爆载荷数值模拟及泡沫混凝土结构吸能效应优化设计问题,本文基于任意拉格朗日-欧拉(ALE)算法建立了坑道内化爆的三维数值模型.采用有限元计算软件LS-DYNA对坑道试验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了200 kg TN...
吴文溢钟方平王春明王万鹏熊益波
关键词:坑道爆炸载荷泡沫混凝土
高压力准一维应变下细砂本构关系实验测定
采用准一维应变装置的压缩实验研究了一种细粒砂上的力学特性,测得了不同含水率下细砂在最高轴向压力达1100MPa下的应力应变曲线。拟合了不同含水率细砂准一维应变压缩下的经验型本构方程,给出了工程计算中使用AUTODYN程序...
熊益波王春明赵康王万鹏
关键词:细砂含水率本构关系
文献传递
内部爆炸作用下的花岗岩地下洞室损伤机理被引量:1
2018年
采用显式动力分析软件LS-DYNA,对内部近距离化爆作用下花岗岩洞室的损伤破坏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考虑了炸药-空气-结构之间的流固耦合作用以及花岗岩材料本构模型的高应变率、高静水压和损伤效应。结果表明,在内部近距离爆炸冲击作用下,该洞室围岩损伤具有时空特征与结构层次特征:首先,爆心截面附近岩石受压产生材料损伤,损伤范围随装药量的增加逐渐增大;其次,爆炸冲击波在洞室端部会聚,反射超压显著增大,引起该处岩石的材料压缩损伤;最后,随着洞室侧壁位移与端部位移的先后增大,在侧壁与端部交界处产生撕裂,在侧壁形成平行于轴向的裂缝,且随着药量的增加,两处裂缝将逐渐扩展、贯通,结构破坏风险随之增大。本工作可为硬岩中抗爆结构设计及相关工程建设提供借鉴与参考。
熊益波王雷元王雷元王春明王万鹏钟方平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