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文娟

作品数:15 被引量:98H指数:6
供职机构: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郴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痤疮
  • 4篇白癜风
  • 3篇寻常痤疮
  • 3篇疗效
  • 3篇激光
  • 2篇细胞
  • 2篇疗效观察
  • 2篇临床疗效
  • 2篇复发
  • 2篇并发
  • 2篇并发症
  • 1篇带状疱疹
  • 1篇单个核细胞
  • 1篇点阵激光
  • 1篇点阵激光治疗
  • 1篇寻常
  • 1篇寻常型
  • 1篇寻常型白癜风
  • 1篇炎性
  • 1篇炎性因子

机构

  • 15篇郴州市第一人...

作者

  • 15篇王文娟
  • 7篇沈斌
  • 7篇袁江
  • 6篇蒋小音
  • 2篇胡杏林
  • 2篇龙新纯
  • 2篇唐小滨
  • 2篇代国知
  • 1篇吴海燕

传媒

  • 4篇中国美容医学
  • 1篇临床医学
  • 1篇中国皮肤性病...
  • 1篇陕西医学杂志
  • 1篇标记免疫分析...
  • 1篇中国麻风皮肤...
  • 1篇生物医学工程...
  • 1篇中国处方药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实用皮肤病学...
  • 1篇中南医学科学...
  • 1篇皮肤科学通报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上调miR-338-3p通过靶向MACC1抑制恶性黑色素瘤A375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
2025年
目的 探讨上调miR-338-3p对恶性黑色素瘤A375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机制。方法 纳入GSE8401、GSE18509黑色素瘤数据集和30例黑色素瘤组织标本,检测miR-338-3p、MET转录调节因子1(MACC1)在不同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根据不同载体转染至A375细胞,细胞实验分为miR-NC组(转染miR-338-3p过表达空载体)、Vector组(转染MACC1过表达空载体)、sh-NC组(转染敲低MACC1空载体)、sh-MACC1组(转染敲低MACC1)、p-MACC1组(转染过表达MACC1)、miR-338-3p mimic组(转染miR-338-3p模拟物)及miR-338-3p mimic+p-MACC1组(转染miR-338-3p mimic和p-MACC1)。采用qRT-PCR评估miR-338-3p、MACC1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MACC1和B-Raf原癌基因(BRAF)/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EK)/细胞外信号调控的蛋白激酶(ERK)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采用克隆形成、Transwell和划痕愈合实验检测A375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测定miR-338-3p和MACC1之间的靶向关系。裸鼠成瘤模型验证miR-338-3p和MACC1的作用。结果 在肿瘤转移组织和黑色素瘤细胞中,MACC1上调,miR-338-3p下调。miR-338-3p负调控MACC1表达。上调miR-338-3p、敲低MACC1抑制A375细胞增殖、侵袭、迁移和小鼠肿瘤的生长(P<0.05)。MACC1通过BRAF/MEK/ERK通路调控A375细胞恶性行为。结论 上调miR-338-3p抑制黑色素瘤A375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可能与MACC1调控BRAF/MEK/ERK信号通路有关。
覃璇龙新纯王文娟
关键词:MACC1黑色素瘤A375细胞
自拟中药联合他克莫司治疗面部寻常型白癜风临床观察被引量:4
2011年
我科于2009年—2010年应用中药内服配合外用他克莫司软膏治疗面部寻常型白癜风,获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蒋小音沈斌王文娟袁江
关键词:白癜风他克莫司软膏中药疗法
微晶磨削联合红蓝光治疗轻中度寻常痤疮70例临床观察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评价微晶磨削联合红蓝光交替照射治疗轻中度寻常痤疮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0例轻中度寻常痤疮患者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采用微晶磨削(1次)联合红蓝光交替照射治疗(每3天1次,疗程4周);对照1组采用微晶磨削治疗(1次)。对照2组采用红蓝光交替照射(每3天1次,疗程4周)。结果:治疗1周和4周后,治疗组的有效率(66.00%和80.00%)高于对照1组(32.00%和43.00%)和对照2组(21.00%和34.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1组和对照2组的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不良反应有红斑、干燥以及疼痛等。结论:微晶磨削联合红蓝光交替照射治疗轻中度寻常痤疮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轻。
袁江代国知唐小滨蒋小音王文娟沈斌
关键词:微晶磨削寻常痤疮
二甲双胍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疗效及其对Ⅰ型干扰素诱导基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究二甲双胍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的临床疗效及其对Ⅰ型干扰素(IFN)诱导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我院2020年1月至2021年2月期间收治入院的SLE患者96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激素、免疫抑制剂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联合二甲双胍治疗12周。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24 h尿蛋白定量(UAE)、血肌酐(Scr)、免疫学相关指标水平、Ⅰ型IFN诱导基因表达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5.83%)明显高于对照组(79.17%)(χ^(2)=4.67,P=0.03)。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SLEDAI评分、血清Scr、UAE、IgA、IgG和IgM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清C3、C4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治疗后,观察组患者Ⅰ型IFN诱导基因MX1、OAS1、ISG15、LY6E的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甲双胍治疗SLE的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控制疾病的活动度,同时能降低Ⅰ型IFN诱导基因的表达水平,值得在临床推广。
龙新纯覃璇王文娟
关键词:二甲双胍SLE
剥脱性与非剥脱性点阵激光治疗痤疮瘢痕的效果比较被引量:11
2020年
目的探讨剥脱性与非剥脱性点阵Er∶YAG激光在治疗痤疮瘢痕的效果差异。方法选择痤疮瘢痕患者220例,其中男性135例,女性85例;年龄18~35岁,平均年龄24.6岁。随机分为剥脱组和非剥脱组各110例。剥脱组男性60例,女性50例;年龄18~33岁,平均年龄24.5岁。非剥脱组男性75例,女性35例;年龄20~35岁,平均年龄25.3岁。剥脱组采用2940 nm Er∶YAG点阵激光,脉宽0.4 ms,光斑0.4 mm,单脉冲能量50 mJ;非剥脱组采用波长1540 nm晶钻点阵激光,脉宽10 ms,光斑10 mm,单脉冲能量50 mJ;1个月治疗1次,间隔1个月再次治疗1次。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总疗程、治疗次数和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0.9%vs 89.1%;χ^2=0.202,P=0.653)。两组总疗程、治疗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总疗程:(5.2±1.3)个月vs(5.0±1.4)个月;t=0.632,P=0.217]。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1%vs 11.8%;χ^2=0.437,P=0.509)。结论剥脱性与非剥脱性点阵Er∶YAG激光治疗痤疮瘢痕的总体效果相当。
王文娟
关键词:剥脱性非剥脱性点阵激光痤疮瘢痕
红、蓝光联合5%过氧化苯甲酰凝胶治疗寻常痤疮50例临床观察被引量:18
2013年
目的评价红、蓝光交替照射联合外用5%过氧化苯甲酰凝胶治疗轻、中度寻常痤疮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50例轻中度寻常痤疮患者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予红、蓝光交替照射联合外用5%过氧化苯甲酰凝胶;对照1组予红、蓝光交替照射;对照2组予外用5%过氧化苯甲酰凝胶,3组均隔日1次,疗程8周。结果治疗4周和8周后,治疗组的有效率(50.00%和80.00%)高于对照1组(30.00%和54.00%)和对照2组(30.00%和44.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是对照1组和对照2组的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的不良反应有红斑、干燥、脱屑及灼热。结论红、蓝光交替照射联合外用5%过氧化苯甲酰凝胶对轻、中度寻常痤疮的疗效显著,而且见效快、病程短,不良反应轻微。
袁江代国知唐小滨王文娟沈斌
关键词:蓝光寻常痤疮
腋臭不同手术方法的比较研究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比较两种腋臭手术方法的疗效和并发症,寻求最佳手术。方法:将我科2008年3月~2011年3月的280例腋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第一组140例采用小切口修剪术;第二组140例采用小切口搔刮术。比较两种手术方法的并发症和疗效。结果:第一组治愈率明显高于第二组,第一组并发症明显少于第二组。结论:第一组并发症少、治愈率高,为治疗腋臭最佳手术方法。
沈斌袁江王文娟
关键词:腋臭手术方法并发症治愈率
白癜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CXC趋化因子配体10、CXC趋化因子受体3表达水平及检测意义
2024年
目的:探究白癜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CXC趋化因子配体10(CXCL10)、CXC趋化因子受体3(CXCR3)的表达水平及检测意义。方法:选取收治的白癜风患者120例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性别、年龄相匹配的体检健康者12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PBMC中CXCL10、CXCR3 mRNA表达水平,分析PBMC中CXCL10、CXCR3 mRNA表达与白癜风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统计患者复发情况,并分为复发组(55例)和未复发组(65例)。比较复发组和未复发组患者PBMC中CXCL10/CXCR3 mRNA表达水平。评价PBMC中CXCL10、CXCR3 mRNA对白癜风患者复发风险的预测价值。结果:观察组PBMC中CXCL10及CXCR3 mRNA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均P<0.05)。患者PBMC中CXCL10、CXCR3 mRNA表达水平在不同疾病分期、皮损面积及病程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BMC中CXCL10、CXCR3 mRNA表达与患者疾病分期、皮损面积及病程呈正相关(均P<0.05)。复发组患者PBMC中CXCL10、CXCR3 mRNA表达水平高于未复发组(均P<0.05)。PBMC中CXCL10、CXCR3 mRNA以及两者联合预测白癜风患者复发风险的AUC分别为0.781、0.754、0.934,且两者联合预测的AUC高于各指标单独预测的AUC(均P<0.05)。结论:白癜风患者PBMC中CXCL10及CXCR3 mRNA表达水平升高,与疾病分期、皮损面积、病程有关,且两者联合对白癜风患者复发风险的预测价值较高。
吴桂平吴海燕王文娟胡杏林蒋小音
关键词:白癜风趋化因子受体3复发风险
火针联合艾拉光动力治疗难治性痤疮被引量:8
2020年
目的:评价火针联合艾拉光动力治疗难治性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5月-2019年1月笔者医院就诊的难治性痤疮患者,共30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三组,即对照组、火针组和联合组,每组100例。对照组:采用口服抗生素和异维A酸治疗;火针组:采用火针治疗,1周1次;联合组:采用火针联合艾拉光动力治疗。疗程均为4周。采用中医证候积分定量评估病情严重程度、治疗前后积分变化以及临床疗效和并发症,疗程结束后继续随访4周,比较复发率。结果:三组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均较前降低,且联合组积分绝对值显著低于火针组,对照组最高,而降低百分比显著高于火针组,对照组最低(P<0.05)。疗程结束后,联合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火针组,对照组最低(P<0.05)。联合组和火针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均能坚持完成规定疗程。随访发现,联合组复发率显著低于火针组,对照组最高(P<0.05)。结论:针对难治性痤疮患者可选择火针联合艾拉光动力治疗,能够显著改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复发率,同时不增加不良反应,有较好的安全性。
王文娟
关键词:火针难治性痤疮并发症复发率
红蓝光联合治疗面部中重度痤疮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2
2012年
目的:评价红蓝光联合治疗中、重度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50例,采用红蓝光联合照射治疗,每位患者每次使用蓝光照射20mi n,然后使用红光照射5~10mi n,每周2次;对照组40例,口服丹参酮胶囊联合外用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两组均治疗4周后判定疗效。结果:红蓝光联合照射治疗中重度痤疮疗效佳,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红蓝光联合照射治疗中、重度痤疮安全有效。
蒋小音袁江王文娟沈斌
关键词:中重度痤疮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