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怡
- 作品数:9 被引量:15H指数:3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构建体外错配修复功能分析模型及其在人类结直肠癌细胞株及肿瘤组织中的应用
- 2004年
- 目的 构建体外错配修复 (mismatchrepair,MMR)功能分析模型 ,应用于人类结直肠癌细胞株及肿瘤组织 ,分析其整体的MMR功能状态 ;并与微卫星稳定性 (microsatellitestability ,MSS)检测结果比较 ,评价这两种检测方法在结直肠癌基础研究和临床诊断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以噬菌体M 13mp2为材料 ,以lacZα为报告基因 ,构建含有单碱基错配及双碱基缺失的异源双链DNA分子 ;以其为待修复模板和细胞株TK6 (作为MMR功能完整表型 )共同组成体外MMR功能分析模型。提取结肠癌细胞株Lovo及 1例遗传性非腺瘤病性结直肠癌(hereditarynon polyposiscolorectalcancer ,HNPCC) ,1例散发性直肠癌 (sporadicrectalcancer,SRC)肿瘤组织的总蛋白 ,经大T抗原依赖性SV 4 0DNA复制证实其生物学活性保持良好后与构建成功的异源双链DNA共同作用 ,通过作用前后噬斑的变化 ,计算修复效率 ,从而了解其错配修复系统功能状态。采用国际HNPCC合作小组推荐的 5个位点分析细胞及病人正常及肿瘤组织的微卫星稳定性。结果 TK6细胞株微卫星稳定 ,对双碱基缺失del(2 )的修复效率超过 6 0 % ,对单碱基错配G·G的修复效率超过 5 0 % ;而Lovo细胞株微卫星不稳 ,对双碱基缺失del(2 )的修复效率低于 2 0 % ,对单碱基错配G·G的修复效率低于 10 %。 1?
- 王怡Clark Alan王家训孙孟红施达仁
- 关键词:错配修复功能分析
- 星形细胞瘤中cyclinD1、p16表达及相互关系被引量:8
- 2003年
- 目的 探讨cyclinD1和 p16在星形细胞瘤恶性转变中表达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 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 P法、原位分子杂交和图像分析检测 13例正常大脑组织和 5 8例星形细胞瘤 (Ⅰ~Ⅳ )cyclinD1和 p16的表达。 结果 cyclinD1mRNA的表达在星形细胞瘤组织与正常脑组织中的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随着肿瘤恶性程度增高 ,表达阳性率增高。p16蛋白和p16mRNA的表达随肿瘤恶性程度增加逐渐降低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但肿瘤组织中 p16蛋白和p16mRNA两者表达量都高于正常脑组织。结论 癌基因cyclinD1过度表达和抑癌基因 p16表达降低都参与星形细胞瘤恶性进程 ,且发生恶性转变时 ,高表达的cyclinD1刺激了p16的表达。cyclinD1和
- 王怡王国英张华献孙孟红施达仁
- 关键词:星形细胞瘤CYCLIND1P16免疫组织化学脑肿瘤
- 张口困难训练器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张口困难训练器,包括入口衔接件、固定件和膨胀件,所述入口衔接件呈圆柱状且大小与成人口内腔空间平均大小相适,所述入口衔接件沿圆柱的中心线方向设有空气通道,所述膨胀件为气囊,所述膨胀件的开口处与所述空气通...
- 王怡孟晓燕
- VEGF及Ki-67与星形细胞瘤恶性转化关系探讨
- 2003年
- 目的 探讨星形细胞瘤恶性转化与VEGF及Ki- 6 7的表达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 -P法对 5 8例星形细胞瘤 (Ⅰ~Ⅳ级 )及 13例正常脑组织进行检测。结果 VEGF及Ki- 6 7的表达在不同级别星形细胞瘤间差异均有高度显著性 ,两者的表达强度均随着星形细胞瘤恶性程度的增高而增加 (P <0 0 1) ,VEGF的表达与微血管密度呈正相关 ,随着星形细胞瘤的发生发展微血管密度增加且形态发生变化 (P <0 0 1) ,而VEGF、Ki- 6 7在正常脑组织中均不表达。结论 VEGF及Ki- 6 7的高表达与星形细胞瘤恶性程度密切相关 ,VEGF及Ki- 6 7的检测结合微血管密度及形态改变有助于星形细胞瘤病理学分级的客观性。
- 阮永华王国英王怡张华献
- 关键词:星形细胞瘤恶性转化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KI-67微血管密度
- 中国人HNPCC家系临床病理及分子遗传学分析策略
- 施达仁孙孟红蔡三军莫善兢蔡崎徐烨陆洪芬王怡师英强张太明朱伟萍徐晓丽闵大六李小妹金爱萍
- 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hereditarynonpolyposiscolorectalcancer,HNPCC)是一种最常见的遗传性结肠癌。它具有与散发性结直肠癌患者不同的临床病理、遗传学特征,结直肠癌发病年龄早并以...
- 关键词:
- 关键词:临床病理分子遗传学微卫星位点
- 乳腺癌术后合并肺栓塞的预防及护理
-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合并肺栓塞患者的预防和观察,降低死亡的风险。方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对乳腺癌手术后合并肺栓塞的预防及护理进行综述。结果:乳腺癌的发病率日益增高,乳房缺失严重影响女性的形体,给患者带来严重的生理和心理...
- 王怡李云
- 关键词:乳腺癌肺栓塞并发症护理
- 文献传递
- 错配修复基因功能缺陷与相关肿瘤发生被引量:4
- 2003年
- 王怡孙孟红施达仁
- 关键词:错配修复基因相关肿瘤基因组不稳定性
- 星形细胞瘤中Ki-67,VEGF,bcl-2,cyclin-D1及p16的免疫组化检测被引量:3
- 2002年
- 目的 观察正常大脑组织和星形细胞瘤组织 (Ⅰ~Ⅳ )中Ki 67、VEGF、bcl 2 ,cyclin D1与p1 6的表达 ,探讨其辅助诊断的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检测 1 3例正常脑组织和 58例星形细胞瘤组织中Ki 67,VEGF ,bcl 2 ,cy clin D1和p1 6的表达。结果经 χ2 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Ki 67和VEGF在正常大脑组织中均不表达 ,而在所有级别的星形细胞瘤中均表达 ,差异极显著 (P <0 0 1 )。随着星形细胞瘤恶性程度的增高 ,Ki 67的表达增强 ,VEGF表达阳性的病例增加 ;肿瘤组织中微血管的形态亦出现相应的变化 ,每两组间的差异极显著 (P <0 0 1 )。bcl 2在 4个实验组中均表达 ,各组间表达差异显著 (P <0 0 1 ) ,且随着肿瘤恶性程度的增高表达增强。cyclin D1的表达阳性率各组间差异不显著 (P >0 0 5)。正常脑组织中p1 6有一定的表达 ,阳性率 69 2 % ;在转化为肿瘤细胞后p1 6的阳性率反而升高。肿瘤组织中 ,总的趋势是随着肿瘤恶性程度的增高p1 6的表达降低。结论 临床病理诊断过程中 ,Ki 67,bcl 2的免疫组化检测可对星形细胞瘤的分级诊断提供非常有意义的依据。而VEGF的作用需结合微血管形态的变化一起考虑。cyclin D1和p1 6的免疫组化检测不够敏感 ,故辅助诊断意义不大。
- 王怡王国英张华献孙孟红施达仁
- 关键词:KI-67VEGFBCL-2CYCLIN-D1P16星形细胞瘤
- 异源双链DNA体外错配修复功能分析模型的构建
- 2003年
- DNA错配修复(mismatch repair,MMR)功能缺失是确认的肿瘤发病机制之一.随着研究的深入以及临床诊断治疗的要求,有必要从整体上对肿瘤的错配修复功能状态作出评价.以M13mp2噬菌体及其衍生株和E.coli大肠杆菌为材料,以lacZa为报告基因,构建含有错配碱基的异源双链DNA分子.提取错配修复功能完整细胞株(TK6)和错配修复功能缺陷细胞株(Lovo)的全细胞蛋白,经大T抗原依赖性SV-40 DNA复制检测,证实其生物学功能保持完整后与构建成功的异源双链 DNA分子共同作用,发现TK6对双碱基缺失del(2)的修复效率超过60%,对单碱基错配G·G的修复效率超过50%;而Lovo对双碱基缺失del(2)的修复效率低于20%,对单碱基错配G·G的修复效率低于10%.以异源双链DNA为待修复模板,以细胞株TK6和Lovo分别作为MMR功能完善和缺陷表型的参照,建立体外错配修复功能分析模型.应用该模型检测1例具有微卫星不稳定性表型的HNPCC病人肿瘤组织,发现其MMR功能丧失;而检测1例微卫星稳定的散发性直肠癌病人肿瘤组织,发现其具有MMR功能.结果表明该模型可用于体外检测各种肿瘤细胞和/或组织的错配修复功能.为肿瘤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方法,对进一步了解错配修复功能状态在各种类型肿瘤中的作用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王怡Alan Clark王家训孙孟红施达仁
- 关键词:错配修复功能分析微卫星不稳定噬菌体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