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心妹

作品数:26 被引量:146H指数:7
供职机构: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秦皇岛市科技局课题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秦皇岛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左室
  • 5篇左室重构
  • 5篇细胞
  • 5篇螺内酯
  • 4篇带状疱疹
  • 4篇心率
  • 4篇心率变异
  • 4篇心率变异性
  • 4篇乳腺
  • 4篇疱疹
  • 3篇心衰
  • 3篇心衰患者
  • 3篇乳腺炎
  • 3篇糖皮质
  • 3篇糖皮质激素
  • 3篇皮质激素
  • 3篇丘疹
  • 3篇丘疹病
  • 3篇腺炎
  • 3篇慢性

机构

  • 22篇秦皇岛市第一...

作者

  • 22篇王心妹
  • 5篇张慧敏
  • 5篇刘永升
  • 5篇徐海丰
  • 5篇王亚斐
  • 5篇魏梅
  • 4篇王乐
  • 4篇杨会君
  • 4篇李金玲
  • 4篇韩猛
  • 4篇冯凯
  • 3篇杨正生
  • 3篇朱爱红
  • 3篇张继红
  • 3篇刘丽
  • 3篇杨惠君
  • 2篇刘会英
  • 2篇林宁宁
  • 1篇毕然
  • 1篇马利祥

传媒

  • 3篇实用老年医学
  • 2篇河北医药
  • 1篇中国激光医学...
  • 1篇医学综述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药物生物技术
  • 1篇中国医刊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现代消化及介...
  • 1篇癌症进展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国医药
  • 1篇中华保健医学...
  • 1篇中华实用诊断...
  • 1篇分子诊断与治...

年份

  • 3篇2023
  • 3篇2022
  • 5篇2021
  • 5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5
  • 2篇2013
  • 2篇2012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非哺乳期乳腺炎的病因学、治疗与护理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研究非哺乳期乳腺炎的相关影响因素及临床疗效和护理手段。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140例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为观察组,选取同期140例健康体检女性为对照组。对研究对象进行随访,了解其基本信息,并研究导管周围乳腺炎患者和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患者危险因素与疗效,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导管周围乳腺炎患者的病因包括初育年龄、高血压、糖尿病和心脏病,而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患者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高血压和心脏病。抗分枝杆菌治疗结果显示,导管周围乳腺炎(PDM)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3.33%,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GLM)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6.88%,GLM组抗分枝杆菌治疗效果显著优于PD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导管周围乳腺炎的危险因素为较低的初育年龄、高血压、糖尿病及心脏病症状,而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的危险因素为年龄较高、高血压以及心脏病症状;抗分枝杆菌治疗对于肉芽肿性小叶性非哺乳期乳腺炎具有更好疗效。
李金玲王心妹冯凯韩猛吴梓政
关键词:非哺乳期乳腺炎病因学护理
一种留置针固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留置针固定装置,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外敷贴组件、观察窗口、穿刺点以及主敷贴组件。本实用新型一种留置针固定装置主敷贴组件由第一主敷贴部和第二主敷贴部构成,进而便于通过第一主敷贴部和第二主敷贴部分别对枕...
刘连杰毕然王心妹张继红朱爱红
早期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带状疱疹临床观察及对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被引量:8
2021年
目的观察中老年患者早期应用糖皮质激素联合抗病毒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其对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1月~2020年9月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收治的年龄>45岁的带状疱疹患者160例。随机数表法分组后,结合患者意愿进行微调,分为糖皮质激素组81例,对照组79例。对照组常规抗病毒治疗,糖皮质激素组加醋酸泼尼松口服。观察患者的治疗前、治疗7 d、治疗14 d的疼痛变化情况。记录两组患者止疱时间、结痂时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率、不良反应情况及处理。患者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糖皮质激素组止疱时间、结痂时间及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率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间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和14 d后两组VAS评分均降低,糖皮质激素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CD3^(+)、CD4^(+)、CD8^(+)、CD4^(+)/CD8^(+)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D3^(+)、CD4^(+)、CD4^(+)/CD8^(+)上升,CD8^(+)下降,其中两组的CD3^(+)、CD4^(+)、CD4^(+)/CD8^(+)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CD8^(+)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皮质激素组CD8^(+)与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老年带状疱疹患者早期小剂量糖皮质激素联合抗病毒治疗可以缩短病程,减轻疼痛,预防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在治疗周期内未产生明显免疫抑制。
宋铁军杨会君王亚斐徐海丰王心妹高鸿炜
关键词:带状疱疹糖皮质激素T淋巴细胞
螺内酯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心率变异性及左室重构的影响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螺内酯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心率变异性(HRV)及左室重构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螺内酯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螺内酯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螺内酯20 mg,1次/d,入院第7天及治疗3月后测量HRV及左室重构指标变化。结果治疗3月后对照组患者HRV及左室重构指标较治疗前变化不明显。螺内酯组患者HRV指标明显改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下降,左室射血分数(LVEF)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结论螺内酯能够有效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HRV及左室重构。
魏梅刘永升张慧敏陈洁马利祥国强华王心妹刘丽
关键词:螺内酯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心率变异性左室重构
斑块状银屑病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22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观察不同分期斑块状银屑病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22(interleukin-22,IL-22)水平变化,探讨IL-22与银屑病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soriasis area and severity index,PASI)评分的相关性。方法斑块状银屑病患者45例,其中进展期15例为进展期组,静止期15例为静止期组,退行期15例为退行期组;同期体检健康者15例为对照组。采用EILSA法检测各组血清IL-22水平;对银屑病患者行PASI评分;Pearson相关法分析银屑病患者PASI评分与血清IL-22的相关性。结果进展期组、静止期组、退行期组血清IL-22水平[(28.01±6.72)、(21.78±4.84)、(11.19±2.20)ng/L]均高于对照组[(9.33±2.17)ng/L](P<0.05),进展期组、静止期组、退行期组血清IL-22水平依次降低(P<0.05)。进展期组、静止期组、退行期组PASI评分[(20.96±5.42)、(14.72±3.13)、(6.48±1.70)分]依次降低(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进展期组、静止期组、退行期组PASI评分与血清IL-22均呈正相关(r=0.810,P<0.001;r=0.589,P=0.021;r=0.772,P<0.001)。结论IL-22参与斑块状银屑病的发生、发展,与病情严重程度有关,不同分期患者的PASI评分与血清IL-22呈正相关。
杨正生戴秀荣王心妹杨悦漪
关键词:银屑病斑块状白细胞介素-22
咪喹莫特外用联合微波与光动力治疗鲍温样丘疹病(BP)的疗效
2022年
分析研究咪喹莫特外用联合微波与光动力治疗鲍温样丘疹病(BP)的疗效,为后续治疗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和指导。方法:将我院门诊于 2018 年 1 月-2021年 12 月期间接诊确诊的 90 例 BP 患者作为对象开展研究工作,签订知情同意书后随机分为三组,每组 30 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单纯使用咪喹莫特、试验 1 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CO2 激光治疗、试验 2 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 PDT。医护人员对三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几率进行比对分析。结果:试验 2 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几率均优于对照组和试验 1 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意义,P<0.05。结论:鲍温样丘疹病患者选择咪喹莫特外用联合微波与光动力治疗能够提高自身治疗有效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几率,该治疗方法安全性较高,应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王丽兵杨惠君杨正生林宁宁杨悦漪王心妹
关键词:咪喹莫特微波光动力鲍温样丘疹病
Th17/Treg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水平与带状疱疹患者疼痛程度及并发后遗神经痛的相关性被引量:16
2021年
目的探究带状疱疹(HZ)患者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及相关细胞因子与疼痛程度及并发后遗神经痛(PHN)的关系。方法纳入本院皮肤科收治的168例HZ患者,其中44例合并PHN作为PHN组,其余124例患者作为HZ组,另选择同期健康志愿者80例作为对照组,流式细胞仪分析各组Th17、Treg细胞相对计数并计算Th17/Treg比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相关细胞因子及血清疼痛介质水平,Spearman检验分析各指标相关性。结果 PHN组VAS评分及病情程度评分显著高于HZ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WS、CS、HP及CP、SP、VGF和CGRP水平比较,PHN组>HZ组>对照组(P<0.05);β-EP、NT比较,PHN组>HZ组>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外周血Th17细胞、Th17/Treg及细胞因子IL-1β、IL-6、IL-17、IL-23、TNF-α水平比较,PHN>HZ>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外周血Treg细胞、IL-10、TGF-β1水平比较,PHN组
宋铁军王亚斐徐海丰王心妹杨会君
关键词: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辅助性T细胞17调节性T细胞
大剂量螺内酯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心率变异性及左室重构的影响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大剂量螺内酯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率变异性及左室重构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65岁CHF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小剂量螺内酯组(20mg/d)和大剂量螺内酯组(60mg/d),测定治疗前及治疗3月后心率变异性及左室重构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3月后常规治疗组患者较治疗前变化不明显,螺内酯小剂量组及大剂量组患者的心率变异性指标改善,LVEDD、LVESD下降,LVEF提高(P<0.05),上述改善以大剂量组更为显著(P<0.05)。结论大剂量螺内酯能够有效改善老年CHF患者的心率变异性及左室重构。
魏梅刘永升刘丽刘会英张慧敏王乐王心妹
关键词:螺内酯心率变异性心室重构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21年
研究分析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选取2018年11月至2020年8月入院的120例带状疱疹患者作为分析对象,并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每组各60例。其中,研究组患者采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则单纯采用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在不同治疗方案下的治疗效果、疼痛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研究组患者的有效率(98.33%),与对照组(88.33%)相比具有明显差异(P<0.05);且对于两组患者的止疱时间、止痛时间、结痂时间、治疗后的疼痛评分以及治疗过程中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等指标的统计,研究组的各项测量指标也均表现出明显优势,组间对比差异均较为显著(P<0.05)。对带状疱疹患者实施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的临床效果十分显著,治疗的安全性高,可以有效缓解患者不适症状,具良好治疗价值。
宋铁军王亚斐徐海丰王心妹杨会君
关键词:复方甘草酸苷糖皮质激素带状疱疹临床疗效
叉头框蛋白P3在老年乳腺癌不同分子分型中的表达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叉头框蛋白P3(FOXP3)在不同分子分型老年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120例老年乳腺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中FOXP3蛋白的表达情况;观察不同分子分型老年乳腺癌患者乳腺癌组织中FOXP3蛋白阳性表达情况。收集120例老年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影响不同分子分型老年乳腺癌患者FOXP3蛋白表达的因素。结果乳腺癌组织中FOXP3蛋白阳性率为50.83%,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的39.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uminal A型、Luminal B型、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过表达型和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乳腺癌组织中FOXP3蛋白阳性率分别为46.67%、51.11%、68.75%和44.8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淋巴结转移的Luminal A型和Luminal B型乳腺癌患者乳腺癌组织中FOXP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淋巴结转移和组织学分级为3级的HER2过表达型乳腺癌患者乳腺癌组织中FOXP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和组织学分级为1~2级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淋巴结转移是Luminal A型、Luminal B型乳腺癌患者乳腺癌组织FOXP3蛋白阳性表达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FOXP3蛋白在老年乳腺癌的浸润及转移中发挥作用,是老年乳腺癌进展的重要因子,FOXP3蛋白阳性表达率高的患者易发生淋巴结转移,预后较差。
冯凯韩猛王心妹李金玲吴梓政
关键词:乳腺癌分子分型预后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