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国君

作品数:7 被引量:13H指数:1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手术
  • 3篇外科
  • 3篇外科手术
  • 2篇血性
  • 2篇手术治疗
  • 2篇前臂
  • 2篇缺血性肌挛缩
  • 2篇综合征
  • 2篇外科治疗
  • 2篇显微外科
  • 2篇显微外科手术
  • 2篇显微外科治疗
  • 2篇挛缩
  • 2篇肌挛缩
  • 1篇电镜
  • 1篇电镜观察
  • 1篇动脉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吻合
  • 1篇月骨

机构

  • 6篇白求恩医科大...
  • 1篇长春市儿童医...
  • 1篇吉林大学中日...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7篇王国君
  • 5篇尹维田
  • 3篇路来金
  • 3篇高庆国
  • 3篇王玉发
  • 2篇刘飙
  • 2篇杨钧
  • 2篇张君
  • 2篇张巨
  • 1篇张凤兰
  • 1篇吴家祥
  • 1篇崔树森
  • 1篇王华龙
  • 1篇李庆霖
  • 1篇卢志远
  • 1篇王冰

传媒

  • 3篇中华手外科杂...
  • 2篇中华显微外科...
  • 1篇白求恩医科大...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年份

  • 2篇2001
  • 1篇1996
  • 2篇1995
  • 1篇1994
  • 1篇1990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桡神经感觉支嵌压症的显微外科治疗
1995年
桡神经感觉支嵌压症的显微外科治疗崔树森,尹维田,王国君,王冰前臂桡神经感觉支嵌压症的致病因素很多,但以反复慢性劳损所致的嵌压最为常见。其临床表现不尽相同,常被误诊为桡骨茎突狭窄性健鞘炎。因此,关于它的诊断和治疗日益受到重视。自1992年7月以来,我们...
崔树森尹维田王国君王冰
关键词:桡神经显微外科手术
前臂间隔区综合征与缺血性肌孪缩的手术治疗
1996年
总结1989年至1994年间收治的38例前臂间隔区综合征及缺血性肌孪缩的治疗体会。从治疗观点将其分成3期:(1)减压期,即间隔区综合征期(48小时内);(2)缺血性肌挛缩期(48小时至1年以内);(3)功能重建期(1年以上)。本组13例间隔区综合征,及时行切开减压后,无1例发生缺血性肌孪缩。而25例在48小时内末及时有效治疗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缺血性肌孪缩,经神经肌肉松解后,功能部分或完全恢复。故松解术越早越好。前臂缺血性肌挛缩治疗效果不佳者,主要是合并神经裂伤。
王国君杨钧路来金尹维田高庆国王玉发张君张巨张志新刘飙朱清远
关键词:前臂缺血性肌挛缩
全文增补中
臂丛神经鞘瘤的诊治被引量:1
2001年
王国君卢志远王华龙
关键词:臂丛神经鞘瘤
前臂间隔区综合征与缺血性肌挛缩的手术治疗被引量:10
1995年
总结1989年至1994年间收治的38例前臂间隔区综合征及缺血性肌挛缩的治疗体会。从治疗观点将其分成3期:(1)减压期,即间隔区综合征期(48小时内);(2)缺血性肌挛缩期(48小时至1年以内);(3)功能重建期(1年以上)。本组13例间隔区综合征,及时行切开减压后,无1例发生缺血性肌挛缩。而25例在48小时内未及时有效治疗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缺血性肌挛缩,经神经肌肉松解后,功能部分或完全恢复。故松解术越早越好。前臂缺血性肌挛缩治疗效果不佳者,主要是合并神经裂伤。
王国君杨钧路来金尹维田高庆国王玉发张君张巨张杰新刘飙朱清远
关键词:前臂缺血性肌挛缩外科手术
小血管吻合修复的对比实验扫描电镜观察被引量:1
1990年
本文应用扫描电镜观察了实验性大鼠颈动脉血管吻合后1、3、7、14及60天的血管内膜修复过程,对剪开套接法和端端法进行了对比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两种方法的血管内膜修复过程大致相同,但剪开套接法内膜修复相对较慢,套接处血管腔明显狭窄,60天后才恢复正常。从形态学角度分析,剪开套接法近期血管通畅情况不如端端法,远期通畅效果类似。
吴家祥张凤兰赵西原王国君
关键词:颈动脉血管吻合扫描电镜
经舟骨月骨周围脱位的早期诊断失误14例分析
2001年
高庆国李庆霖尹维田王国君李锐吉
关键词:腕骨脱位经舟骨月骨周围脱位误诊
上臂多经神卡压的显微外科治疗被引量:1
1994年
上臂多经神卡压的显微外科治疗王玉发,王国君,路来金,尹维田上臂多神经同时卡压,临床上较少见。我科自1989年7月以来,共收治18例,其中13例经显微外科治疗,效果满意,介绍如下:临床资料本组18例,其中男12例,女6例。年龄最小20岁,最大56岁。损...
王玉发王国君路来金尹维田
关键词:上臂显微外科手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