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刚
- 作品数:22 被引量:20H指数:2
- 供职机构:吉林市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吉林省教育厅“十一五”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胃肠道间质瘤13例临床分析
- 2012年
-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吉林市中心医院胃肠外科于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手术证实13例GIST临床资料。结果肿瘤发生于胃部9例,十二指肠3例,空肠1例。行胃大部切除6例,楔形胃切除3例,十二指肠楔形切除3例,空肠局段切除1例,术后给予甲磺酸伊马替尼靶向治疗。结论手术是治疗GIST的主要方法,甲磺酸伊马替尼靶向治疗改善GIST预后。
- 祝晓涛王刚曹广东孙新
- 关键词:胃肠道间质瘤甲磺酸伊马替尼
- 止吐在防治甲状腺危象中作用的探讨
- 1996年
- 李胜生王刚
- 关键词:止吐甲状腺危象
- 老年重症胆管炎74例诊治体会
- 2012年
- 老年重症胆管炎患者发病快,进展迅速,常伴有中毒性休克,死亡率高;治疗以疏通胆道、降低胆道压力为主,防止出现高胆红素血症、败血症及肝肾功能损害而危及生命。因此,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对抢救患者生命。
- 王刚
- 关键词:重症胆管炎老年
- 直肠癌根治术中DIC 4例治疗及分析
- 2012年
- 探讨直肠癌根治术中创伤出血诱发DIC的原因及预防DIC重要意义。回顾分析2005年1月至2009年7月吉林市中心医院结直肠外科4例直肠癌根治术中出现DIC的临床资料,通过个体化,全面有步骤的心肺复苏、抗休克及DIC治疗,术后抗感染、营养支持等治疗,术后患者痊愈。结果表明,对于外科危重患者,预防重于治疗,输血成分应合理搭配,并给予纠正低温,大出血及感染。一旦DIC发生,在积极治疗原发病基础上还应积极治疗DIC。
- 祝晓涛王刚孙新
- 关键词:直肠癌根治术外科危重患者术后患者DIC结直肠外科
- 腹部切口骨化l例被引量:1
- 2002年
- 王刚李敏慧于洋
- 关键词:腹部切口骨化瘢痕创伤性骨化性肌炎放射线
- 以腹股沟斜疝为首发症状的膀胱癌l例
- 2002年
- 于洋闫肃王刚鞠宏艳
- 关键词:腹股沟斜疝首发症状膀胱癌
- 十二指肠胰腺复合伤20例外科治疗分析被引量:1
- 2012年
- 我院于1993年1月~2010年12月共收治十二指肠胰腺联合损伤20例。行胰头十二指肠切除3例,十二指肠憩室化手术8例,间置空肠Roux-en-Y肠合术5例,胰体尾部及脾脏联合切除4例,现将治疗过程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20例,男12例,女8例。年龄19~60岁,平均34岁。从伤后到入院时间为30 min~24 h。
- 祝晓涛郑江涛王刚孙新
- 关键词:外伤
-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合并深部真菌感染8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探讨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深部真菌感染(deep.fungal infection,DFI)的特点及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0月至2011年10月我科收治并行胰十二指肠切除31例胰头及壶腹周围癌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并发DFI的8例,男5例,女3例,平均年龄54岁。结果本组死亡1例,占12.5%,平均住院时间44 d。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合并DFI患者,具有以下特点:手术创伤重,长期留置各种引流管,肠外营养及长期广谱抗生素治疗等特点。结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患者合并DFI具有高发病率及病死率。应采取积极预防,恰当处理原发病,严格无菌操作,合理应用抗生素和抗真菌药物等,可降低DFI的发病率及病死率。
- 王刚祝晓涛
- 关键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真菌
- 腹腔镜辅助下胃癌D2根治术的应用价值分析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下胃癌D2根治术的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对比腹腔镜下胃癌D2根治术(腹腔镜组)与常规开腹行胃癌D2根治术(常规开腹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腹腔镜组出血量、手术切口、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优于开腹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与开腹手术效果相当,创伤小且恢复快。
- 王刚曹广东李敏慧刘选文
- 关键词:胃癌腹腔镜D2根治术
- 乳癌根治术中自制Y型负压引流管的应用体会(附67例报告)
- 1997年
- 乳癌根治术中自制Y型负压引流管的应用体会(附67例报告)李胜生王刚邱锋(吉林市中心医院132000)作者从1994年2月开始于行乳癌根治术的病例中,对引流管及其术后管理进行了改进,收到了良好效果。既保证通畅引流,对切口的愈合起到了促进作用,又缩短了住...
- 李胜生王刚邱锋
- 关键词:乳房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