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全娟
- 作品数:14 被引量:56H指数:6
- 供职机构:哈尔滨工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机械工程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 安装在多层厂房机床的隔振和吸振研究被引量:11
- 1993年
- 本文着重研究机床上楼后非刚性基础的隔振和吸振问题。从非对称多支承系统出发,应用子结构传递矩阵法,分析系统结构噪声的传递特性。以两根内阻尼小的两端固定梁作为非刚性基础,通过动力吸振器的最优设计,使最容易出故障的基础频率附近的总传递率下降约30dB,成功地实现了负反馈控制。
- 宋孔傑王全娟
- 关键词:隔振机床最优设计
- 被动综合控制系统的功率流传递特性及分级优化设计被引量:2
- 2003年
- 着重研究柔性基础上机械系统的被动隔振和吸振综合控制。探讨复杂激励力作用下 ,被动综合系统的功率流传递特性 ;以注入主振系或基础结构的净功率流为最终控制目标 ,提出了主隔振系统和吸振结构分级优化设计策略 ,即 :首先 ,优化设计主隔振系统的结构参数 ,使主振系的固有频率向低频区集聚 ;然后 ,优化设计吸振结构参数 ,使系统功率流在激励频率覆盖区内的峰值最小。
- 王全娟
- 关键词:隔振功率流优化设计
- 基于振动系统功率流的动力吸振器优化设计
- 针对附加动力吸振器的振动系统,本文利用结构导纳理论,引入振动系统的结构导纳修正矩阵和等价导纳矩阵,推导了系统的输入功率流及功率流减量,揭示了动力吸振器对系统响应和功率流传递特性的控制机理。提出了以功率流为控制量对多个动力...
- 王全娟李伟华许华陈家义
- 关键词:动力吸振器控制机理功率流优化设计
- 文献传递
- 多自由度有阻尼系统动力吸振器优化设计的功率流方法
- 针对附加多个动力吸振器的多自由度振动系统,本文利用结构导纳理论,引入附加动力吸振器后振动系统的等价结构导纳,推导了系统的功率流表达式,揭示了系统功率流的传递特性。并探讨了以功率流为控制量进行单个或多个动力吸振器优化设计的...
- 王全娟陈家义许华
- 关键词:动力吸振器功率流优化设计
- 文献传递
- 基于功率流方法的复杂柔性耦合系统被动综合最优控制被引量:7
- 2001年
- 研究了楼上或舰艇船舶上机电设备的隔振和吸振综合控制系统的功率流传递特性及优化设计。从多激励非对称柔性系统的工程实际出发 ,采用子结构等价导纳综合法 ,推导了被动综合控制系统的功率流普遍方程 ,提出了基于功率流的多个吸振器的优化设计方法。并以两根固支梁模拟柔性基础 ,进行了数值优化计算与分析 ,揭示了综合控制系统功率流的传递特性 ,通过多个小质量优化吸振器 ,成功地实现了宽频最优控制。
- 王全娟陈家义许华
- 关键词:隔振功率流优化设计振动控制
- 动力吸振器优化设计的功率流控制策略被引量:10
- 2001年
- 针对附加动力吸振器的振动系统 ,利用结构导纳理论 ,引入附加动力吸振器后振动系统的等价结构导纳和修正导纳矩阵 ,推导了系统的功率流 ,揭示了系统功率流的传递特性和动力吸振器的控制机理。
- 王全娟陈家义李伟华许华
- 关键词:优化设计动力吸振器控制机理功率流
- 基于功率流方法的多自由度系统吸振控制被引量:10
- 2002年
- 针对附加动力吸振器的多自由度系统,利用结构导纳理论,引入附加动力吸振器后振动系统的等价结构导纳矩阵,推导了振源输入系统的总功率流、主振系的净功率流以及吸振器吸收的功率流。并且以功率流为控制量,探讨了通过附加单个或多个动力吸振器对多自由度系统进行单模态或多模态控制的问题,揭示了吸振器的控制机理和效果。
- 王全娟陈家义李继民
- 关键词:功率流多自由度系统动力吸振器
- 基于能量分析的吸振与隔振综合最优控制研究
- 该文结合所承担的山东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柔性复杂系统动力吸振器研究"和山东省教育厅计划项目"柔性机械系统振动功率流的综合最优控制",将功率流控制原理应用于动力吸振器的优化设计问题中,建立多个吸振器多模态控制的动力学模型...
- 王全娟
- 关键词:动力吸振器功率流
- 清洗机器人样机操作臂结构参数优化
- 2001年
- 高层建筑清洗机器人是应用于高层建筑外墙清洗作业的一种特殊作业机器人。本文以样机为原型 ,通过理论分析与计算机仿真 ,对其进行了旨在改善偏重力矩的结构优化。不但使结构更趋于合理化 ,而且保证了操作性能良好。本文对该机器人的产业化研究有直接的指导作用 。
- 李伟华王全娟陈达庆
- 关键词:清洗机器人样机计算机仿真操作臂动力学模型
- 基于功率流方法的连续参数系统动力吸振器的优化设计被引量:9
- 2003年
- 针对附加动力吸振器的连续参数系统,采用两端固支梁模拟连续参数主振系,利用结构导纳理论,引入振动系统的结构导纳修正矩阵和等价结构导纳矩阵,简化了系统的动态特性分析过程。在此基础上,推导系统各环节功率流的矩阵表达式。提出了以注入主阵系的净功率流为控制目标的动力吸阵器优化设计策略,并通过计算数值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最后,探讨了振源位置对连续参数系统功率流传递特性、吸振器优化参数及其控制效果的影响。
- 王全娟夏松波黄文虎
- 关键词:功率流动力吸振器优化设计振动控制动态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