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予江
- 作品数:51 被引量:108H指数:7
-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江西省卫生厅重大招标项目江西省教育厅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术前正畸对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颞下颌关节影响的锥形束CT研究被引量:11
- 2019年
- 目的探讨术前正畸对行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的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颞下颌关节(TMJ)的影响。方法选取24例行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的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分别在术前正畸完成前后检查并记录关节症状,并行锥形束CT(CBCT)扫描,在三维方向测量髁突各径值(d)、髁突高度(h)、不同角度下关节间隙(L)、双侧髁突间距(R)及各髁突角度值,比较和分析不同时期TMJ症状及骨性结构的变化情况。结果术前正畸前后关节症状无明显改变;颞下颌关节骨性结构在三维方向上的各测量指标均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在正畸-正颌联合治疗过程中,术前正畸不会对患者TMJ产生明显影响。
- 郭美玲黄臻王宠王予江
- 关键词:术前正畸颞下颌关节髁突锥形束CT
- 双侧下颌骨升支矢状劈开截骨后退术对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颞下颌关节症状及髁突位置影响的锥形束CT研究被引量:7
- 2020年
- 目的探讨双侧下颌骨升支矢状劈开截骨后退术(BSSRO)对行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的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颞下颌关节(TMJ)症状及髁突位置的影响。方法选取24例行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的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分别在BSSRO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12个月按Helkimo指数整理记录关节症状,并行锥形束CT(CBCT)扫描,在三维方向上测量髁突水平位及冠状截面最大径、髁突短轴径、髁突颈部宽度、髁突高度、不同角度(45°、90°、135°)下关节间隙宽度、双侧髁突间距及髁突角度(水平角、垂直角、受力角),分析不同时期TMJ症状及骨性结构的变化情况。结果BSSRO术前与术后的Helkimo指数均为Ai、Di 0级或1级,二者之间无差异。与术前相比,术后1个月时髁突水平角、45°及90°下关节间隙宽度增大,135°下关节间隙宽度减小(P<0.05);术后12个月时,除髁突水平角增大(P<0.05)外,其余测量项目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正畸-正颌联合治疗中,BSSRO不会对Helkimo指数为Ai、Di 0级或1级的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的TMJ症状及髁突位置产生明显的影响。
- 郭美玲黄臻王宠王予江
- 关键词:髁突锥形束CT
- 颞下咽旁间隙原发性肿瘤临床及病理分析被引量:1
- 2013年
- 对72例颞下及咽旁间隙原发性肿瘤作了回顾分析,结果显示该区域肿瘤主要是神经源性肿瘤(13例)和腮腺深叶来源的肿瘤(16例);在年龄小于20岁的年轻人中,恶性肿瘤构成比明显高于年龄大于20岁的患者组。CT、MRI及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对肿瘤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 张强李龙江包崇云陈林林王予江
- 关键词:咽旁间隙颞下间隙肿瘤
- 人羊膜对牙槽骨拔牙窝植骨影响的实验研究
- <正>目的:采用成年期的实验动物研究人羊膜对牙槽骨拔牙窝自体骨移植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取12只12周龄的本地白兔,A组随机选取6只,全麻下拨除右上颌第1、2前臼齿,拔牙窝直接牙龈覆盖,再将这12只兔随机分...
- 翟幼文王予江
- 关键词:拔牙窝骨移植人羊膜
- 文献传递
- 腭裂硬组织修复的研究
- 2003年
- 童永青王予江陈爱国
- 关键词:腭裂植骨材料上颌骨正畸治疗
- 腭裂整复术中存在分歧的思考被引量:1
- 2003年
- 陈爱国童永清王予江
- 关键词:腭裂整复术手术模式分步法
- 上、下颌骨前部截骨术矫正上颌前突畸形被引量:2
- 1999年
- 目的为了探索简单实用的外科矫正上颌前突的方法,治疗上下颌前部为主的畸形。方法采用局麻下Ⅰ期双颌前部根尖下楔形截骨术,避免进入梨状孔而引起并发症,部分患者行术前后正畸。结果 46例手术效果满意,不影响原正中(?)关系。结论该术式简单安全暴露充分,创伤小,移动范围大,是矫正轻中度颌骨畸形的理想方法之一。
- 周辉廖健兴王予江陈林林李群
- 关键词:上颌前突根尖下截骨术
- 参与式教学模式在口腔健康教育课程改革中的应用被引量:9
- 2013年
- 目的:探索参与式教学方法在口腔健康教育课程中的应用,评价其对培养适合现代医学发展的全方位口腔医学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可能作用。方法:在南昌大学口腔医学院的2005级60名本科生中采用传统的理论授课教学模式,对2006—2007级120名本科生采用参与式教学模式,以注重实践的方式开展口腔健康教育课程,课程结束后对教学效果进行问卷调查及评价。结果:问卷调查显示,学生对2种授课方式是否对学习有所帮助和对学生自身能力有所提高以及两种教学方式可行性的评价都具有显著差异。结论:针对本科生的口腔健康教育课程实行参与式教学是可行的,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符合国内口腔医学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顺应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
- 慈向科赵玉宏万莉熊伟王予江欧晓艳
- 关键词:本科生参与式教学
- 单侧完全性唇裂鼻底修复的临床研究进展被引量:10
- 2016年
- 单侧完全性唇裂裂隙侧上颌骨与前颌骨分离,健侧前颌骨前端向健侧旋转,患侧上颌骨发育不足和外移,加重了患侧鼻孔扁平、鼻底过宽、鼻翼塌陷、鼻翼基部外旋和下沉畸形。大部分单侧完全性唇裂皆伴牙槽突裂及腭裂,鼻底完全消失。单侧完全性唇裂鼻底修复有单侧完全性唇裂术前正畸治疗和单侧完全性唇裂鼻底修复的手术治疗。术前正畸可缩小鼻底裂隙间隙,缩短手术时间,手术方法简单。后者有旋转推进法:手术操作简单,术中、术后出血少,术后早期渡过平稳;唇裂裂缘黏膜瓣修复:在修复鼻底和恢复鼻底形态的同时,消灭了所有裸露创面,保留了所有可利用的组织,操作进一步简化,手术时间短,术中、术后出血少。下鼻甲黏膜瓣修复完全性唇裂鼻底裂隙:可有效地增加组织量、减少术区张力、保证伤口愈合、减少并发症,安全的闭合鼻底。术前的正畸治疗在中国还处于积累和总结经验的阶段,治疗效果还不稳定;因此,需要人们不断去探索寻找新的突破口,以弥补传统整复方法的不足。
- 李海鹏王予江宁文杰朱志农郭美玲
- 关键词:单侧完全性唇裂术前正畸
- BSSRO术后两种固定方式对髁突位置的影响
- 研究目的:研究在'双侧下颌矢状劈开截骨后退术(BSSRO)'术式治疗成人骨性下颌前突畸形手术过程,两种不同的固定方式对髁突在颞下颌关节窝内位置变化规律的影响区别,为该类疾病的临床分析诊断、治疗设计及疗效预测提供参考。研究...
- 许勇王予江
- 关键词:正畸-正颌联合治疗髁突CBCT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