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牛廷献

作品数:68 被引量:343H指数:10
供职机构: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专项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4篇医药卫生
  • 10篇农业科学
  • 8篇生物学

主题

  • 15篇综合征
  • 14篇脏器
  • 14篇多脏器
  • 13篇脏器功能
  • 13篇脏器功能障碍
  • 13篇多脏器功能
  • 13篇多脏器功能障...
  • 13篇多脏器功能障...
  • 11篇细胞
  • 10篇癫痫
  • 8篇旋毛虫
  • 8篇内毒
  • 8篇内毒素
  • 7篇应激性
  • 7篇氨酸
  • 6篇动物
  • 6篇血必净
  • 6篇癫痫大鼠
  • 5篇蛋白
  • 5篇应激

机构

  • 63篇兰州军区兰州...
  • 8篇解放军军需大...
  • 2篇甘肃中医药大...
  • 2篇广东省第二人...
  • 1篇甘肃省人民医...
  • 1篇兰州大学
  • 1篇内蒙古民族大...
  • 1篇郑州大学
  • 1篇解放军农牧大...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武警部队

作者

  • 68篇牛廷献
  • 30篇罗晓红
  • 23篇史智勇
  • 21篇陆璐
  • 20篇冯小明
  • 19篇王红义
  • 16篇万东君
  • 10篇付宝权
  • 9篇王春雨
  • 9篇郭晓宇
  • 8篇刘明远
  • 8篇卢强
  • 7篇申健
  • 6篇哈小琴
  • 5篇罗建军
  • 5篇吕同德
  • 5篇吴秀萍
  • 4篇付学锋
  • 4篇肖攀
  • 3篇孟宪栋

传媒

  • 9篇中国比较医学...
  • 7篇实验动物与比...
  • 6篇中兽医医药杂...
  • 3篇中国急救医学
  • 3篇中国兽医科技
  • 3篇实验动物科学...
  • 2篇中国兽医学报
  • 2篇中国寄生虫学...
  • 2篇放射免疫学杂...
  • 2篇西北国防医学...
  • 2篇细胞与分子免...
  • 2篇中华老年多器...
  • 2篇中华行为医学...
  • 1篇医学综述
  • 1篇脑与神经疾病...
  • 1篇临床超声医学...
  • 1篇中风与神经疾...
  • 1篇吉林畜牧兽医
  • 1篇中国行为医学...
  • 1篇中国寄生虫病...

年份

  • 1篇2017
  • 5篇2016
  • 7篇2015
  • 4篇2014
  • 4篇2013
  • 6篇2012
  • 5篇2011
  • 1篇2010
  • 5篇2009
  • 3篇2008
  • 5篇2006
  • 6篇2005
  • 3篇2003
  • 2篇2002
  • 1篇2001
  • 1篇2000
  • 3篇1999
  • 1篇1998
  • 3篇1997
  • 2篇1996
6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红藻氨酸致癫痫大鼠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数量与癫痫发作程度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癫痫(epilepsy)是以神经元反复过度同步异常放电为特征的中枢神经系统综合征,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研究表明,癫痫的发病机制与机体的神经免疫系统功能紊乱有密切关系。CD4+CD25+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Tceils,Treg)是一类具有免疫抑制功能的细胞亚群,在神经系统疾病中存在Treg的异常。癫痫患儿外周血Treg增加,目前仍未见Treg数量与癫痫发作程度相关的报道。因此本研究用流式细胞术对红藻氨酸(kainicacid,KA)致大鼠癫痫模型外周血CD4+CD25+Treg进行测定,探讨其数量变化与癫痫发作程度的相关性。
牛廷献马建霞罗晓红王红义冯小明
关键词:红藻氨酸癫痫CD4+CD25+调节性T细胞
应激宁对大鼠应激性溃疡中三种激素水平的影响
1999年
采用束缚浸水法建立大鼠应激性溃疡模型,探讨了胃泌素、胰高血糖素、血栓素B2(TXB2)的变化与应激性溃疡的相关性及应激宁的抑制效应。结果表明,应激组血浆、胃组织的3种激素水平均极显著的高于对照组(P<0.01);应激+应激宁组与应激组相比较,3种激素的水平极显著或显著降低(P<0.01或P<0.05),或降低不显著(P>0.05)。提示这3种激素可能从不同角度参与了应激性溃疡的形成。同时,应激宁对应激性溃疡的形成具有抑制作用。
牛廷献刘庭忠李爱萍
关键词:应激性溃疡胃泌素胰高血糖素
以重组蛋白为抗原的ELISA法检测旋毛虫抗体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寻求特异性强、敏感性高的旋毛虫病诊断抗原。方法以旋毛虫新生幼虫期特异性T668基因在E.coli高效表达的重组蛋白为抗原,分别以兔、猪和健康者血清及旋毛虫病阳性血清为一抗,以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的山羊抗兔IgG、山羊抗猪IgG和山羊抗人IgG为二抗,建立检测旋毛虫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并以旋毛虫肌幼虫排泄-分泌(ES)抗原作为检测对照。结果以T668重组蛋白为抗原,对兔、猪和人旋毛虫病血清进行检测,阳性检出率为100%,且敏感性高(0.016μg/孔),与ES抗原检测结果完全一致。结论T668重组抗原有望替代ES抗原检测旋毛虫抗体。
牛廷献潘菲菲刘明远卢强付宝权Pascal Boireau
关键词:旋毛虫重组蛋白间接ELISA
红藻氨酸致癫痫大鼠不同时点低氧反应基因表达量的差异及相关性分析
2015年
目的探讨红藻氨酸(kainic acid,KA)致癫痫大鼠海马组织中低氧反应基因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owth factor,VEGF)、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 alpha,HIF-1α)不同时间点表达量的差异,并分析三者问的相关性。方法腹腔注射KA建立大鼠癫痫模型。采用TaqMan探针实时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技术,检测注射KA后不同时点大鼠海马组织中低氧反应基因VEGF、EPO和HIF-1α表达量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注射KA后不同时间点各基因的表达量:VEGF表达量在12h[(8.38±1.27)×10^-3ng/μl,P〈0.05)]、24h[(8.30±5.08)×10^-3ng/μl,P〈0.05)]显著升高;EPO表达量在12h[(8.42±0.90)×10^-5ng/μl,P〈0.05)],48h[(1.50±3.25)×10^-2ng/μl,P〈0.01)]均明显升高;而HIF-1α在24h[(2.11±0.21)×10^-2ng/μl,P〈0.01)]、48h[(1.50±0.33)×10^-2ng/μl,P〈0.05)]、72h[(1.64±0.16)×10^-2ng/μl,P〈0.01)]均有显著的升高。EPO与HIF-lc~及VEGF显著相关(r=0.573,0.471,均P〈0.05),HIF-1α与VEGF相关性更高(r=0.803,P〈0.01)。结论VEGF、EPO和HIF-1α参与了癫痫的发生发展,并且三者在癫痫发作过程中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牛廷献冯小明罗晓红郭晓宇陆璐王红义申健
关键词:癫痫定量PCR
大鼠应激性损伤的生化指标变化及防治研究被引量:11
2000年
采用束缚浸水法建立大鼠应激性损伤模型 ,以探讨在应激状态下血浆中 AST、ALT、LDH、CK、BUN、CREA的水平变化及应激宁的防治效应。结果表明 ,应激组的 AST、ALT、LDH、CK、BUN、CREA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应激宁组 ( P<0 0 1或 P<0 0 5 )。而且应激宁对其升高具有抑制作用 ,提示应激宁对应激性损伤具有防治效应。
牛廷献张元平史智勇
关键词:应激性损伤生化指标ASTALT
旋毛虫新生幼虫期特异性T668 cDNA在大肠埃希菌中的表达及鉴定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对旋毛虫新生幼虫期特异性T668cDNA进行表达及鉴定,以获得基因工程抗原。方法应用PCR技术,从pBK CMV T668重组质粒中扩增到不含信号肽序列的T668cDNA片段,将目的基因克隆于原核表达载体pET28a(+),构建pETT668重组质粒,再将其转化到E.coli表达菌株DE3感受态细胞中,经IPTG诱导表达,以SDS PAGE鉴定表达产物。结果pETT668表达蛋白的分子质量单位为49ku,且随诱导时间的延长蛋白表达量逐渐增加,诱导5h时表达量达到高峰;薄层扫描结果显示,目的蛋白占菌体总蛋白的34.6%。Western blotting检测显示,表达蛋白可被感染旋毛虫家猪血清所识别。结论旋毛虫新生幼虫期特异性T668基因在大肠埃希菌中获得高效表达,且表达蛋白具有良好的抗原性。
牛廷献刘明远卢强付宝权Pascal Boireau
关键词:旋毛虫原核表达
亚高原与高原地区绵羊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症血清生化指标的比较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不同的海拔高原地区的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绵羊模型的生化指标来探讨MODS的高原性发病特点。方法将12只绵羊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只,分别在高原地区夏河桑科草原(平均海拔在3100 m)和亚高原地区兰州市(平均海拔在1520 m),动物全麻后,以6μg/kg内毒素(LPS)于30 min内静脉泵入建立MODS模型。观察各组的体征表现,测定不同时点各组血清生化指标的改变。结果高原地区的MODS模型绵羊死亡率以及不同时段血清的CK、CK-MB、AST、ALT、CRE生化指标明显高出亚高原地区,只有ALP指标亚高原地区与高原地区的变化基本相近。结论 MODS在伴随着海拔升高的高原地区危害程度更大。
王红义冯小明史智勇陆璐牛廷献
关键词: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内毒素生化指标
红藻氨酸致痫大鼠海马区神经元凋亡的动态变化被引量:6
2006年
目的探讨红藻氨酸(kainicacid,KA)诱导的大鼠癫痫状态海马神经元的形态学变化、凋亡情况及抗痫药物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9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KA组和卡马西平(CBZ)组,后两组再按癫痫发作后1h、4h、12h、24h、48h和72h不同时点分为6个亚组。KA注射后,观察大鼠癫痫发作后的行为学变化;采用HE染色法观察大鼠癫痫状态海马CA1、CA3区神经元形态学改变;采用原位细胞凋亡检测法观察癫痫状态海马CA1、CA3区神经元凋亡情况。结果KA注射后,大鼠出现严重的惊厥;在癫痫发作后12h,海马CA1区、CA3区开始出现凋亡细胞[CA1区:KA组(6.53±1.36)个,CBZ组(5.85±1.68)个;CA3区:KA组(9.58±1.63)个,CBZ组(7.36±1.27)个],48h凋亡细胞达到峰值(P<0.01)[CA1区:KA组(42.263±3.28)个,CBZ组(35.39±2.36)个;CA3区:KA组(57.64±12.76)个,CBZ组(38.37±13.65)个]。经CBZ干预后凋亡细胞明显减少(P<0.05)。结论癫痫发作后的迟发性神经元死亡很可能是由凋亡引起的,CBZ可抑制癫痫状态海马神经元凋亡。
牛廷献罗晓红史智勇万东君
关键词:癫痫红藻氨酸细胞凋亡海马
蕨麻小型猪的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初探
2015年
目的 比较不同海拔地区饲养的蕨麻小型猪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差异,为蕨麻小型猪的实验动物化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高原地区(甘南,3 200 m)蕨麻小型猪(1组)采集血样后,将该群小型猪移至中度高原地区(兰州,1 500 m)饲养,分别于饲养3个月(2组)和6个月(3组)时采集血样,测定和比较10项血液生理指标和32项血液生化指标.结果 2组性别间部分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存在差异(P<0.05或P<0.01),1组、3组性别间无差异.1组与2、3组比较,雌性血液生理指标中红细胞计数(RBC)等8项有明显变化(P<0.05或P<0.01),生化指标乳酸脱氢酶(LDH)、丙氨酸转氨酶(ALT)有差异(P<0.05或P<0.01).雄性血液生理指标白细胞计数(WBC)等7项有明显变化(P<0.05或P<0.01),生化指标较多有明显变化(P<0.05或P<0.01).结论 蕨麻小型猪由高原引至中度高原地区饲养,部分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受到生长环境、气候条件、营养水平、养殖方式的影响,但大多仍然具有高原特性,适合作为高原病研究的实验动物,在中度高原地区对蕨麻小型猪进行实验动物化培育具有可行性.
郭晓宇冯小明牛廷献申健王行高
关键词:不同海拔血液生理生化
缺血缺氧脑损伤大鼠模型的建立及其病理学改变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建立缺血缺氧性脑损伤大鼠模型,以研究造模后不同时点脑组织病理学的病理改变,为临床对其诊治及修复提供依据。方法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再将实验组按造模后4、8、12、24和72h不同时点分为5个亚组。利用夹闭双侧颈总动脉,并进行缺氧的方法制备模型,以观察脑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脑组织均有明显的病理改变,但不同亚纽的病理改变有所不同。4、8和72h亚组的病理改变无明显差异,而12h和24h亚组与其他亚组相比病理改变明显加重。结论成功地建立了缺血缺氧脑损伤大鼠模型:造模后,不同时点的脑组织的病理改变有所不同。
史智勇牛廷献罗建军万东君
关键词:缺血缺氧脑损伤病理学改变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