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瑶
- 作品数:91 被引量:716H指数:17
- 供职机构: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工程项目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艺术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城市河流生态景观设计研究——以占川河改造设计为例被引量:21
- 2020年
-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周边环境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城市河流的重视度不断提升。城市河流不仅被运用于防洪和水利工程,而且具有改善城市环境面貌的作用。该文研究城市河流生态景观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探索河流生态景观设计的策略和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对黄山市占川河实施改造设计,分析当地的河流生态景观环境,以期为城市河流生态景观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 成明熊瑶
- 关键词:城市河流生态景观设计
- 南京市鸟类生境识别与网络构建
- 2024年
- 【目的】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严重威胁鸟类多样性,恢复城市生境、维护生态系统健康与稳定是保护城市生物多样性的关键。【方法】按照从“单一生境”到“完整网络”的步骤完善南京市鸟类生境网络体系,使用最大熵模型(MaxEnt)识别生境,生成城市鸟类生境适宜区,并选取预测结果值大于0.9的核心区域确定为鸟类生境源地;运用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法(morphological spatial pattern analysis,MSPA)识别城市边缘生境斑块,利用最小累积阻力(minimum cumulative resistance,MCR)模型和电路理论模型完成源地与斑块间的生境网络构建及优化。【结果】1)识别出钟山风景区内水陆相交及林地区域、城市边缘大型森林公园为南京市鸟类高适宜区生境,最湿月降水量、土地利用类型和与水域的距离是影响鸟类生境适宜性的主要因子;2)构建了钟山风景区的生境源地与南京城市范围内生境斑块的鸟类生境网络,其中长江及滁河沿线较城中公园绿地的丰富性和连通性更高。【结论】形成鸟类生境识别和网络构建的系统方法,为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科学依据与参考。发现提升网络途经的中小型绿地的适宜度可使连通性更高,应发展这些绿地成为促进生物多样性的缓冲空间。
- 杨云峰蔡瑾熊瑶
- 关键词:生境适宜性评价
- 山水田自然交融的城市公园——义乌市站前公园规划设计被引量:1
- 2008年
- 随着城市建设的脚步的加快,风景园林设计师一方面要跳出园林的范畴,关注更大范围的风景整治,最大限度地发挥风景园林在保护并合理利用自然方面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应加深对场地自然特征、文化特征的认识,以营造的自然作为风景园林设计的主体。以浙江义乌市站前公园规划设计为例,探讨如何在城市新区中,营造富有地域特色的城市公园。
- 杨云峰熊瑶
- 关键词:风景园林城市公园
- 湿地与城市湿地公园被引量:5
- 2007年
- 介绍了湿地、城市湿地公园的基本概念,通过对中国湿地资源现状的分析,阐述了城市湿地景观生态设计的必要性,探讨了城市湿地公园的规划方法,最后对城市湿地公园前景进行了展望。
- 熊瑶
- 关键词:湿地湿地公园规划方法景观生态设计
- 豫中地区蓝绿空间演化及其驱动因素研究——以河南省许昌市为例
- 2024年
- 伴随着城镇化的迅速推进,城市蓝绿空间持续受到侵蚀,探究蓝绿空间演化特征及其驱动因素对生态环境、居民生活品质提升以及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河南省许昌市2000-2020年土地利用数据,应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地学信息图谱等方法,探究了许昌市20年内蓝绿空间演化特征及其规律,并构建斑块级土地利用变化模拟模型(PLUS模型),解析各驱动因素对蓝绿空间演变的影响。结果表明:1)研究区在城市化背景下,各类用地转换频繁,蓝绿空间整体连通性降低、破碎度增大。2)研究区耕地面积缩减显著,达1041.6708 km^(2)。草地、林地、水域面积进一步变大,其中水域增加面积最大,为656.5630 km^(2),林地最小,仅增加87.9462 km^(2)。3)耕地减少区域主要集中于襄城县西南和东南,建安区北部和东部等区域,耕地面积主要转化为林地、草地和建设用地;水域扩张区域分布于长葛市中部、建安区中部和魏都区东部,主要由林地和耕地转入;草地面积呈“摊大饼”式均匀扩张;林地增量主要由耕地和草地转入。4)蓝绿空间演变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人口、农业生产总值等是耕地减少的主导因素;气温、坡度等对水域空间的保护与建设有一定正向作用;坡度、高程等自然因素与GDP等社会因素对草地的扩张有一定正向作用;林地主要受高程、降水、坡度及土壤的影响。研究结果对豫中地区制定科学合理的城市蓝绿空间发展战略、提高生态环境质量等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 熊瑶陈亚娟杨云峰
- 风景园林视角下的城市湿地恢复与利用——以秦皇岛海滨国家森林公园湿地园为例
-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湿地生态系统在自然原因和人为干扰下,发生不同程度的生态退化,影响到湿地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恢复城市湿地生态系统良好的结构与功能,对湿地保护与城市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本文从湿地恢复的概念和具体策略入手,...
- 熊瑶
- 关键词:LANDSCAPEWETLANDECOLOGICALRESTORATIONPRESERVATION
- 江南历史街区中小气候因子与热舒适性关联性研究被引量:7
- 2021年
- 本文主要探究城市户外空间小气候因子(空气温度、相对湿度、平均风速)与人体热舒适性的相关性,厘清与人体热舒适性影响最相关的小气候因子,并分析其影响的主要原因和具体改造策略.选取南京高淳老街作为研究对象,并选择冬夏两季的典型气象日对历史街区小气候因子进行实测研究,并通过软件rayman计算出人体热舒适性指标(生理等效温度),用线性回归的方式分析出生理等效温度与小气候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空气温度对于小气候的影响具有较大差异性,即关联性最高,相对湿度次之,平均风速最不明显.影响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有建筑高度、建筑方位及组合、植被覆盖率、下垫面等,并且针对每个测点的现状提出具体的改造策略,能缓解历史街区小气候状况,也能为景观改造提出新的思路.
- 熊瑶严妍
- 关键词:热舒适性小气候历史街区
- 区域性文化特色的地铁景观艺术化营造初探——以武汉市地铁二号线南延长线地面站点景观设计为例被引量:12
- 2018年
- 地铁公共空间中的艺术形态作为展示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其内涵是丰富而复杂的,充分反映了城市文化的价值取向。在中国城市建设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地铁公共空间艺术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我们也要看到,以往的公共艺术理念制约了地铁公共空间艺术形态的创新,指标化的艺术装饰造成的地铁公共空间艺术形式单一、艺术语言匮乏,难以充分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审美需求与精神生活需要,更难以凸显地域文化特色。该文探讨区域性文化特色的地铁景观艺术化营造,以期为城市的地铁站点及周边景观设计提供新思路。
- 赵晓晴熊瑶
- 关键词:地铁出入口景观城市
- 历史文化背景下导视系统设计研究——以南京明城墙为例被引量:10
- 2018年
- 伴随着城市的发展与建设,导视系统设计已经成为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然而,城市设计相似必然导致导视系统设计雷同,尤其是历史文化浓厚的城市。该文以南京明城墙为例,通过场地调研、文献资料研究等方法分析场地导视系统现状,探讨导视系统应如何适应历史文化背景下的城市,设计一套合理的导视系统方案,最后总结出导视系统设计应遵循的设计方法,以期为其他城市提供借鉴和启示。
- 朱永亭熊瑶张婷婷
- 关键词:历史文化导视系统明城墙
- 生态文明背景下郊野公园规划设计策略研究——以湖南株洲天池公园为例被引量:36
- 2020年
- 当前,在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指引下,我国的郊野公园迅速发展。郊野公园位于城市郊区,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郊野风光以及人文景观,是一种特殊的、多功能的公园形式。该文作者在生态文明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的大背景下分析了国内外郊野公园的发展概况及其主要功能,结合湖南株洲天池公园设计方案进行场地分析,着重从水系设计、植被设计、意境营造三方面结合山体设计、园路设计,介绍郊野公园的规划设计策略。
- 熊瑶严妍张秀
- 关键词:生态文明郊野公园景观规划生态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