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焦文勇

作品数:19 被引量:70H指数:3
供职机构: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银川市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3篇骨折
  • 5篇内固定
  • 4篇腰椎
  • 3篇胸腰段
  • 3篇腰段
  • 3篇手术
  • 3篇椎弓
  • 3篇椎弓根
  • 3篇椎弓根钉
  • 3篇椎体
  • 3篇疗效
  • 3篇固定术
  • 2篇单侧
  • 2篇胸腰段椎体
  • 2篇胸腰椎
  • 2篇胸腰椎骨折
  • 2篇腰椎骨折
  • 2篇腰椎间盘
  • 2篇腰椎间盘突出
  • 2篇腰椎间盘突出...

机构

  • 18篇银川市第一人...
  • 3篇宁夏医科大学
  • 1篇宁夏医学院

作者

  • 19篇焦文勇
  • 6篇徐鉴
  • 6篇闫生亮
  • 5篇魏平
  • 3篇施全辉
  • 3篇石光美
  • 3篇陈进强
  • 2篇胡银梅
  • 2篇白敬春
  • 2篇唐国军
  • 2篇王振华
  • 2篇白静春
  • 2篇马克
  • 2篇马园
  • 2篇杨萍
  • 1篇丁伟伟
  • 1篇丁磊
  • 1篇刘昱江
  • 1篇严青
  • 1篇王陵江

传媒

  • 10篇宁夏医学杂志
  • 4篇宁夏医科大学...
  • 1篇中华骨科杂志
  • 1篇宁夏医学院学...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2
  • 2篇2001
  • 1篇2000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Wiltse肌间隙入路与后正中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比较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比较分析Wiltse肌间隙入路与传统后正中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52例胸腰段骨折患者,分别采用Wiltse肌间隙入路与后正中入路行切开复位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Wiltse入路组为A组,共31例;后正中入路组为B组,共21例。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3 d、6周、12周VAS评分。结果 52例患者均获得临床随访6~14个月,平均9.8个月。2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iltse入路组术后3 d的VAS评分低于后正中入路组,术后6周、12周的VAS评分与后正中入路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胸腰段骨折传统后正中入路相比,Wiltse肌间隙入路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
马园马辉徐鉴焦文勇
关键词:胸腰椎骨折后正中入路椎弓根钉
减张张力带修复髌韧带断裂17例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总结髌韧带断裂应用减张张力带修复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先行髌韧带修补,再用钢丝将髌骨中部与胫骨结节形成减张张力带修复。结果 17例患者术后早期行屈膝练习,8-12周取出减张张力带,继续行屈膝锻炼,术后6个月可恢复到伤前强度。结论髌韧带断裂应用减张张力带修复后可早期接受锻炼,效果良好。
陈进强焦文勇
关键词:髌韧带
胫骨Pilon骨折的手术效果分析
2008年
目的探讨Pilon骨折治疗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分别选用跟骨牵引、外固定架及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结果从踝关节功能评分和影像学两方面进行疗效评价结果,随访时间2-5年,平均4年。骨折愈合时间8-12周,平均10.8周。按Teeny等踝关节功能评价,58例中优20例,良32例,可4例,差2例,优良率为76%。3例术后出现局部软组织并发症,包括1例因开放性损伤感染、1例骨髓炎换药至今未愈。结论采用牵引外固定架、切开复位内固定方法治疗Plion骨折,可减少局部并发症,获得较好的踝关节功能恢复。
魏平白敬春焦文勇陈进强
关键词:胫骨骨折外固定架内固定术
后路经伤椎单侧椎弓根通道植骨并置钉短节段内固定修复胸腰段椎体爆裂性骨折被引量:39
2014年
背景:短节段椎弓根钉技术治疗和修复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在临床应用广泛,但经伤椎单侧椎弓根通道内植骨是否具有优越性仍需要进一步研究。目的:观察后路伤椎单侧椎弓根通道植骨并置钉短节段内固定修复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围手术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采用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方法治疗的57例非合并神经症状单节段胸腰段椎体爆裂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式分为跨伤椎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组(n=21)、伤椎单侧置钉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组(n=19)、伤椎单侧椎弓根通道并植骨置钉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组(n=17)。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治疗后引流血量(拔管为标准)、伤椎前缘高度比、伤椎矢状面Cobb角、伤椎椎管侵占率、目测类比评分等指标变化。结果与结论:1单侧椎弓根通道植骨并置钉技术可延长手术时间和增加治疗后引流血量(P<0.05)。23种治疗方式均可恢复椎体高度。3治疗后3组间Cobb角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椎弓根通道植骨在围手术期并非改善后凸畸形的因素。4椎弓根通道植骨为改善椎管侵占率的因素。5椎弓根通道植骨并置钉可改善治疗后疼痛情况。提示后路经伤椎单侧椎弓根通道植骨并置钉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是修复胸腰段椎体爆裂性骨折安全可靠的方法之一。
丁磊丁伟伟闫生亮焦文勇王陵江徐鉴唐国军石光美
脊柱退变侧弯冠状位失衡凹凸侧腰大肌、多裂肌差异性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 探究冠状位脊柱退变性侧弯不稳患者其凹侧、凸侧的腰大肌、多裂肌横截面积以及肌肉脂肪浸润率与侧弯角度的相关性,进而为采取措施阻止疾病的发生与进展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做X线+MRI检查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对冠状位侧弯的凹侧、凸侧的腰大肌、多裂肌改变情况进行比较。根据冠状位脊柱退变侧弯严重程度分为高侧弯组、低侧弯组,并探讨椎旁肌改变与冠状位侧弯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81例脊柱冠状位侧弯患者中低侧弯组(Cobb角10~20°)44例(54.3%),高侧弯组(>20°)37例(24.6%);右侧弯14例(17.3%),左侧弯67例(82.7%)。样本中患者凹、凸两侧多裂肌与腰大肌的肌肉横截面积(CSA)以及脂肪浸润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侧弯组的凹侧多裂肌脂肪浸润率较低侧弯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侧弯严重程度与凹侧的脂肪浸润率呈正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脊柱冠状位退变性侧弯以左侧弯(凸侧)居多,其右侧(凹侧)多裂肌脂肪浸润率较左侧(凸侧)高,且与冠状位侧弯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性。
覃海霖杨萍马园杨葵王虎飞焦文勇
关键词:多裂肌腰大肌
小切口小开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探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效的手术方法并总结其优点。方法对10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病变椎间后路正中4-5cm长小切口,显露一侧椎板,在相邻椎板间隙开一直径约1.5cm×1.5cm小窗,摘除间盘髓核。并与传统全椎板切除手术方法进行比较。结果随访3个月-7年9个月,平均3年10个月。用侯树勋[1]评定标准进行评定,开窗组优良率为93.5%,明显高于传统手术组(59.1%)(P<0.01)。结论小切口小开窗手术方法治疗腰间盘突出症,具有手术简便、创伤小、出血少、住院时间短、费用低、短期内可恢复原工作等优点。
闫生亮焦文勇白静春魏平施全辉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
小切口小开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有效的手术方法并总结其优点。方法对10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病变椎间后路正中 4-5cm长小切口,显露一侧椎板,在相邻椎板间隙开一直
闫生亮焦文勇白静春魏平施全辉
关键词:小开窗椎间盘突出症小切口
Wiltse入路经伤椎椎弓根钉内固定胸腰段椎体骨折的疗效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Wiltse入路经伤椎椎弓根6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住院确诊的33例患者,行Wiltse入路经伤椎椎弓根6钉固定术。通过统计学分析手术后椎体高度恢复情况及Cobb角纠正情况。手术前后功能恢复情况根据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法系统评估。应用改良Macnab疗效评定标准评定手术疗效。统计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术后下地时间、住院时间及内固定失败情况。结果患者术后伤椎椎体高度丢失率(P=0.032)、后凸Cobb角(P=0.022)明显均较术前恢复。术后不同时间VSP及Oswestry功能障碍评分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05)。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下地时间住院时间等均较常规手术少,无术中及术后并发症。依Macnab标准评定临床疗效,优良率87.8%。结论 Wiltse入路跨伤椎椎弓根6钉内固定术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并发症低、且通过直接对骨折产生的后凸应力起到撬拔作用,矫正椎体高度的丢失,增加脊柱的稳定性,是胸腰段椎体骨折微创治疗的有效方法。
焦文勇徐鉴胡银梅严青张莲香
关键词:胸腰椎骨折椎弓根钉内固定
手法整复孟氏骨折36例体会
2002年
目的 探讨手法复位治疗孟氏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 36例孟氏骨折采用手法整复、长臂石膏或小夹板固定。结果 优 86 %、良 5 .5 %、差 8.5 %。结论 手法整复是治疗早期孟氏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此治疗方法创伤小 ,痛苦少 ,愈合快 ,便于早期功能锻炼 ,后期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刘军焦文勇闫生亮
关键词:孟氏骨折手术整复疗效病例分析
张力带内固定治疗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11例疗效观察
2007年
目的探讨张力带内固定治疗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先行髌骨下极粉碎骨折复位,再应用张力带自髌骨体部及胫骨结节部行改良张力带内固定。结果本组11例患者,随访0.6-3年,全部达到优和良(陆裕朴标准)。结论应用张力带固定治疗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对髌骨生物力学影响最小,并发症少,可早期下地负重。
焦文勇徐鉴
关键词:髌骨粉碎性骨折内固定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