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潘自强

作品数:25 被引量:103H指数:6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卫生部直属医疗机构临床学科重点项目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疗法
  • 11篇放射疗法
  • 9篇肿瘤
  • 9篇腺癌
  • 8篇乳腺
  • 8篇放疗
  • 7篇乳腺癌
  • 7篇术后
  • 6篇鼻咽
  • 5篇淋巴
  • 5篇淋巴瘤
  • 5篇鼻咽癌
  • 4篇早期乳腺癌
  • 4篇三维适形
  • 4篇适形
  • 4篇适形放射
  • 4篇细胞
  • 4篇腺肿瘤
  • 4篇疗效
  • 4篇保乳

机构

  • 25篇复旦大学附属...
  • 3篇复旦大学上海...
  • 2篇太原市中心医...
  • 1篇复旦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南通大学
  • 1篇上海市普陀区...
  • 1篇上海博物馆

作者

  • 25篇潘自强
  • 9篇陈佳艺
  • 8篇冯炎
  • 7篇杨昭志
  • 7篇俞晓立
  • 7篇郭小毛
  • 5篇何霞云
  • 5篇何少琴
  • 5篇马学军
  • 4篇刘泰福
  • 4篇郭晔
  • 4篇梅欣
  • 3篇林原
  • 3篇章真
  • 3篇环素兰
  • 3篇陈兰飞
  • 3篇蔡钢
  • 2篇王玉龙
  • 2篇章倩
  • 2篇洪小南

传媒

  • 7篇中华放射肿瘤...
  • 3篇中国癌症杂志
  • 3篇肿瘤
  • 2篇中华放射医学...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实用肿瘤学杂...
  • 1篇江苏医药
  • 1篇复旦学报(医...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3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5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0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左侧乳腺癌术后放疗患者PET—CT上心脏主要亚结构勾画的可行性研究被引量:13
2011年
目的探讨PET-CT对左侧乳腺癌术后放疗患者左心室(LV)显示和心脏亚结构[IJV及左侧冠状动脉前降支(LAD)]勾画,以及心脏、心脏亚结构放疗剂量体积间关系。方法2008—2009年问14例左侧乳腺癌患者进入本研究,放疗前接受氟脱氧葡萄糖PET—CTLV心肌显像扫描,继而用ADACPinnacle^37.6c计划系统与增强定位CT融合。LV在PET—CT图像上勾画,LAD的勾画参考前室间隔解剖及增强CT图像。放疗计划采用6个野简化调强放疗(sIMRT)技术,并用Pearson法分析sIMRT下心脏与亚结构接受≥50%处方剂量(25Gy)的体积占总体积百分比(V25)间关系。结果14例患者PET—CT图像勾画的LV体积(LV—PET)均值为112.9310131cm^3。心脏V25与LV—PET V25,间呈正相关(R=0.869,P=0.000),心脏V25与LAD—cTVV25问无关(R=0.220,P=0.440)。结论对左侧乳腺癌患者以PET.CTLV代谢显像为基础能有效勾画LV解剖结构,sIMRT计划显示了心脏与其亚结构的剂量体积问关系,为进一步分析这些正常组织的放射损伤提供了量化的基础和可能。
俞晓立陈佳艺郭小毛陈兰飞潘自强章真胡四龙章英剑冯炎
关键词:发射型计算机
早期乳腺癌乳房保留术后部分乳腺加速照射的临床Ⅰ/Ⅱ期试验及影像引导下放射治疗的初步探索
本文目的在于观察在低危的早期乳腺癌接受乳房保留治疗的患者中采用部分乳腺加速照射替代全乳照射的可行性和乳房的急性皮肤反应,并进行图像引导下的放射治疗(IGRT)技术在乳腺癌放射治疗中运用的初步探索。研究结论指出,三维适形外...
蔡钢陈佳艺伟刚陈兰飞俞晓立杨昭志潘自强
关键词:乳腺癌
鼻咽癌常规和超分割后加速放疗的疗效分析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 比较鼻咽癌常规和超分割后加速放疗的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方法 200例初治鼻咽癌患者根据计算机产生的随机数人常规组和超分割后加速放疗组,鼻咽原发灶采用60Coγ射线或6MVX射线外照射,常规组70 Gy/35次/7周,超分割后加速放疗组前4周采用超分割1.2 Gy/次,剂量为48 Gy/40次,后2周加速超分割1.5 Gy/次,剂量为30 Gy/20次,均为2次/d,间隔≥6 h,5 d/周.结果 常规组99例中,远处转移25例、鼻咽复发25例、颈部复发16例;超分割后加速放疗组101例中,远处转移18例、鼻咽复发16例、颈部复发13例.常规组和超分割后加速组5年鼻咽局部控制率分别为75.9%、87.6%(x2=4.066,P<0.05),总生存率分别为58.0%、74.1%(x2=5.076,P<0.05),5年无远处转移率分别为74.1%、83.3% (P >0.05),颈部局部控制率分别为81.5%、90.0% (P >0.05).结论 与常规分割相比,超分割后加速放疗组提高了鼻咽局部控制率和总生存率,未减少颈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率.
何霞云郭小毛章真叶明潘自强何少琴刘泰福
关键词:鼻咽肿瘤局部控制率
乳腺癌根治术后区域淋巴结复发放射治疗疗效分析被引量:6
2004年
目的 :探讨乳腺癌根治术后区域淋巴结复发患者放射治疗和其他综合治疗手段的合理联用以及影响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的预后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 1994~ 2 0 0 3年期间在我院放疗科收治的 77例乳腺癌根治术后区域淋巴结复发作为术后第一次治疗失败的患者 ,其中 4 5例为锁骨上淋巴结 ,16例腋下淋巴结 ,6例内乳淋巴结 ,10例同时有 2个淋巴结区累及。中位随访时间为 34.4个月。所有患者均接受放射治疗。 12例在放疗前接受复发灶手术切除。照射剂量范围为 5 0~ 74Gy ,中位剂量为 6 0Gy。 结果 :本组患者中位生存期为 4 .6 7年 ,二年、五年和八年生存率分别为 77.8%、4 7.4 %和 31.5 %。无病间期、激素受体状态为影响生存率的独立的预后因素。总计有 30例 (39% )发生再次局部和 (或 )区域性复发 ,其中 4例发生在原复发部位 ,2 6例发生在其他部位 ,胸壁是发生率最高的二次复发部位 ,总计有 18例 (2 3% )患者发生的再次复发部位中包括胸壁。首次术后病理腋淋巴结转移数目是影响局部控制率的预后因素。结论 :放射治疗是乳腺癌术后区域淋巴结复发的有效治疗手段。 2 3%的患者治疗后发生后续的胸壁复发 ,建议对患侧胸壁作预防性照射。首次术后病理腋淋巴结转移数目 4个及以上的患者作胸壁预防的意义更大。
潘自强陈佳艺冯炎
关键词:乳腺癌
生物剂量概念在前列腺癌适形放射治疗剂量优化中应用的初步探讨被引量:5
2003年
目的 在物理剂量优化基础上采用LQ模式比较生物等效剂量曲线与物理等剂量线分布的不同 ,探讨生物剂量概念的应用对前列腺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影响。方法 物理剂量优化设计 4个治疗计划 :三野、盒式四野、五野和六野技术。计划优化标准为靶区剂量均匀性和关键器官—直肠的保护。生物剂量探讨采用LQ模式计算等效生物剂量 ,在中心层面上绘制等效生物剂量曲线 ,观察其与物理等剂量线的差异 ;并比较校准后物理剂量与处方物理剂量的差别。结果 靶区剂量均匀性及在保护直肠方面以 5野相对较优。靶区的物理剂量虽较均匀 ,等效生物剂量却相差很大 ;校准后的物理剂量也较处方物理剂量差别大。结论 根据生物剂量确定物理剂量的优化 ,结合采用逆向设计的调强治疗可能更有利于控制肿瘤和保护正常组织。
李云海廖源周莉钧潘自强冯炎
关键词:生物剂量前列腺癌前列腺肿瘤生物剂量三维适形
Ⅰ-Ⅱ期鼻咽癌单纯超分割后加速放疗的结果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研究单纯超分割后加速放疗对Ⅰ~Ⅱ期鼻咽癌局部控制、生存的影响和并发症状况。方法全组88例鼻咽癌患者于1995年12月至1998年4月行首次单纯放疗,鼻咽原发灶采用。60Coγ线或6MVX线外照射,其中前4周采用超分割1.2Gy/次,2次/天,间隔≥6小时,5天/周,剂量为48Gy分40次;后2周采用加速超分割1.5Gy/次,2次/天,间隔≥6小时,5天/周,剂量为30Gy分20次,全疗程的总剂量为78Gy分60次6周完成。结果急性黏膜反应中鼻咽黏膜反应0级2例,1级22例,2级38例,3级24例,4级2例。T1、T2期鼻咽5年局部控制率分别是97.1%、93.9%(X^2=0.004,P:0.952)。Ⅰ期、Ⅱ期的5年生存率分别是87.5%、86.1%(X^2=0.195,P=0.659),N0、N1的5年远处转移率分别为6.2%、15%(X^2=3.982,P=0.046),颅神经损伤13.6%。结论鼻咽癌超分割后加速能使T2、Ⅱ期的5年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较高,与T1、Ⅰ期相比无明显下降,同时未增加后期并发症。N1的远程转移率较NO高,可考虑在该组患者中合用全身化疗。
何霞云潘自强何少琴环素兰付慈禧刘泰福
关键词:鼻咽肿瘤放射疗法加速超分割
转移性黑色素瘤的姑息性放疗被引量:2
2003年
目的 :根据恶性黑色素瘤的放射生物学特性 ,设计了短疗程的放射治疗 ,以评价其在转移性患者中的姑息疗效。方法 :2 1例 (2 7个部位 )转移性恶性黑色素瘤接受姑息性放疗 ,照射部位包括骨转移 15个 ,淋巴结和皮下转移 7个 ,脑转移 5个。结合黑色素瘤生物特点和患者一般情况而制定时间 -剂量模式 ,主要包括 30Gy/10次 /2周 (10例 ,占 37% )和 2 0Gy/5次 /1.5周 (8例 ,占 30 % )。结果 :总的姑息有效率为 89% (2 4 /2 7) ,其中 ,骨和软组织转移的有效率为 90 % (2 0 /2 2 ) ,脑转移有效率为80 % (4/5 )。有效患者的中位缓解持续时间为 6 0d ,占剩余生存时间的 6 7%。结论 :短程放射治疗作为姑息治疗的手段 ,可以在大多数晚期转移性黑色素瘤患者中达到有效的减症作用。在高于常规分割剂量的基础上 ,可以视正常组织耐受性而适当降低分次剂量。总剂量的生物效应需达到相当于常规分割 36Gy以获得较满意的姑息疗效。
陈佳艺Kirova YM潘自强Le Bourgeois JP
关键词:转移性黑色素瘤放射疗法姑息治疗放射生物学近期疗效
Ⅰ~Ⅱ期鼻腔结外NK/T细胞淋巴瘤放射治疗疗效分析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探讨Ⅰ~Ⅱ期鼻型结外NK/T细胞淋巴瘤根治性放疗的方法以及以放疗为主的综合治疗的疗效。方法:2005年9月—2009年4月连续收治的193例经病理学证实的、原发灶位于上呼吸道的Ⅰ~Ⅱ期结外NK/T细胞淋巴瘤患者,行根治性放疗,总剂量为50Gy/25次,联合或不联合以CEOP或DICE方案为主的诱导化疗。放疗范围为区域野。放疗技术采用三维适形或调强放疗。观察治疗反应率、局部和区域复发率以及生存情况。结果:全组患者的3年生存率为73.7%,3年无进展生存率为66.4%。24例接受单纯放疗患者的完全缓解率为100%。放化疗组有169例患者,其中4例因化疗中出现疾病进展而未行放疗,剩余165例接受放疗的患者中有147例达CR。3年局部控制率为90.3%。41例患者发生远处转移。多因素分析显示,原发灶累及范围与3年无进展生存期以及野内/边缘复发相关。结论:目前区域野的Ⅰ~Ⅱ期鼻型结外NK/T细胞淋巴瘤的肿瘤放疗剂量50Gy可以获得较好的反应率和较低的局部复发率。今后需要设计更有效的化疗方案以减少远处转移。
沈倩雯潘自强郭晔马学军
关键词:NK/T细胞淋巴瘤鼻部放射疗法
低分割剂量放射治疗在非霍奇金淋巴瘤中的应用:从放射生物学角度的依据和分析
夏凡潘自强陈星星俞晓立冯炎马学军
超分割后程加速放疗鼻咽癌长期结果分析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研究鼻咽癌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对鼻咽局部控制、生存的影响和并发症状况。方法全组178例鼻咽癌患者于1995年12月至1998年4月行首次单纯放疗,鼻咽原发灶采用^(60)Coγ线或6 MV X线外照射,其中前4周采用超分割1.2Gy/次,2次/d,5d/周,间隔≥6h,剂量为48Gy分40次;后2周采用加速超分割1.5Gy/次,2次/d,间隔≥6h,5d/周,剂量为30Gy分20次,全疗程的总剂量为78Gy分60次6周完成。结果急性黏膜反应中鼻咽黏膜反应0级仪2例,1级43例,2级78例,3级52例,4级3例。鼻咽5年局部控制率为87.7%,颈部5年局部控制率为85.7%。5年生存率为67.9%。5年远处转移率为26.1%,颅神经损伤占9.0%。结论该方法患者能耐受,5年局部控制率、生存率比常规分割和超分割有所提高,颅神经等晚期放射性损伤未见明显增加。
何霞云潘自强何少琴环素兰付慈熹刘泰福
关键词:放射剂量分次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