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设计并开发基于多学科团队的ICU精准化液体信息管理系统并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设计ICU精准化液体信息管理系统,包括出入量智能导入、全程预警提醒、闭环管理等功能。比较系统应用前后患者容量管理效果、出入量统计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及团队成员满意度。结果患者第8小时血管外肺水指数(extravascular lung water index,EVLWI)从[10.00(7.82,16.27)]ml/kg降低至[8.05(6.50,11.80)]ml/kg(Z=2.413,P=0.015)。护士统计出入量时间从[5.00(3.00,7.00)]min降至[1.00(1.00,2.00)]min(Z=34.698,P<0.001)。医护人员对系统操作的简便性、液体管理准确性、预警功能、促进团队协作及总体满意度评分分别为(4.46±0.70)分、(4.06±0.77)分、(3.51±1.24)分、(4.31±0.76)分、(4.04±1.16)分。结论精准化液体信息管理系统提高了危重患者容量管理的安全性及医护人员液体管理的准确性、时效性,在危重患者精准化液体管理、风险预警提示及闭环沟通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目的建立并应用智能早期预警评分系统(electronic further modified early warning score system,e-fMEWS),探讨其在非重症单元住院患者病情评估及预警中的作用,以期为临床护理人员提供早期、动态识别患者病情潜在恶化风险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12月及2020年1月至1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多个非重症单元住院患者262805例。其中2018年1月至12月住院的患者作为对照组,由责任护士使用传统的单一评估指标启动应急反应系统;2020年1月至12月的患者作为研究组,应用e-fMEWS启动应急反应系统。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1)患者住院时间≥24h;(2)患者年龄≥14周岁。排除标准:(1)患者入院前进行过心肺复苏;(2)患者治疗中途中止治疗或者转院;(3)接受姑息治疗患者;(4)急诊预检分诊I级收治非重症病区的患者。比较两组患者快速反应小组(rapid response team,RRT)启动情况、心搏呼吸骤停小组启动情况,以及启动RRT的患者心搏呼吸骤停发生例数、有创机械通气例数、转入重症监护室例数、住院天数及预后情况。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2.0进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结果e-fMEWS评估下,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心搏呼吸骤停小组启动比例下降0.03%;启动RRT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缩短,发生院内呼吸心搏骤停例数下降(12.2%vs.13.2%)及转入重症监护单元例数较少(42.8%vs.50.6%),治愈/好转率提高(58.4%vs.56.1%)。结论应用e-fMEWS有助于临床护理人员快速、准确识别患者病情潜在恶化风险,通过早期识别非重症单元的潜在重症患者,早期干预、及时治疗,避免不良事件发生,改善患者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