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谦芳
- 作品数:35 被引量:24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共江西省委党史研究室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历史地理哲学宗教更多>>
- 大力加强苏区精神的研究和宣传被引量:1
- 2014年
- 苏区精神是中国苏维埃运动时期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精神风貌的总称。加强苏区精神的研究和宣传是中国共产党所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新的历史时期,苏区精神对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具有特殊的意义,应采取措施加强苏区精神研究和宣传。
- 沈谦芳
-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苏区精神中央苏区
- 正确认识和对待党的历史
- 2011年
- 党的历史是党之根基,国之命脉,民族之精神财富。正确认识和对待党的历史,关系党的形象,关系党的生命,关系国家的长治久安。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全面回顾、科学总结了党的90年光辉历程,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和对待党的历史,充分发挥党的历史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重要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 沈谦芳
- 关键词:精神财富史鉴党史工作者党性原则社会主义道路
- 矢志不渝革命路 风雨铸就生死情——纪念曾山和陈正人逝世40周年被引量:1
- 2012年
- 从土地革命的开展到新中国的建立,从贫困的农家子弟历练成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地方及部门领导人,曾山与陈正人这两位生长在红土地江西的革命家,抱着对共产主义事业的坚定信念,在几十年的拼搏奋斗中,为党和人民建立了不朽的功勋,彼此之间也结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今年4月,是他们两人逝世40周年,特撰此文,以为纪念。
- 沈谦芳周慧芬
- 关键词:逝世中国革命和建设生死风雨共产主义事业
- 矢志不渝革命路 风雨铸就生死情——纪念曾山和陈正人逝世40周年
- 2012年
- 从土地革命的开展到新中国的建立,从贫困的农家子弟历练成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地方及部门领导人.曾山与陈正人这两位生长在红土地江西的革命家.抱着对共产主义事业的坚定信念,在几十年的拼搏奋斗中,为党和人民建立了不朽的功勋,彼此之间也结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今年4月,是他们两人逝世40周年,特撰此文,以为纪念。
- 沈谦芳周慧芬
- 关键词:逝世中国革命和建设生死风雨共产主义事业
- 凝聚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强大合力被引量:1
- 2010年
- 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时间紧、任务重、挑战多,必须凝聚起化坎坷为坦途、变宏图为现实的强大合力。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必须凝聚强大的内部合力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任何地方都不能置身事外。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虽然规划范围是38个县(市、区)、
- 沈谦芳
- 关键词:鄱阳湖生态国土面积皖江城市带经济合作产业分工
- 试论邓小平民本思想与民主理念的和谐统一
- 2005年
- 邓小平的民本思想和民主理念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辨证发展起来的,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在新的历史时期,研究并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对于我们探索党的执政规律,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 沈谦芳龚剑飞
- 关键词:邓小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时期
- 让网络成为大学生健全人格发展的推进器被引量:2
- 2006年
- 在现代社会,大学生人格发展受到网络正反两个方面的影响已是不争的事实。如何让网络成为大学生健全人格发展的推进器,文章从政府、高校和个人三个方面展开论述,提出了若干对策与建议。
- 沈谦芳王婷君
- 关键词:网络大学生
- 怎样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被引量:1
- 2010年
- 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必须在满足群众的需要、激发群众的自愿、当好群众的表率三个方面狠下功夫;党的历史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满足群众的需要越多,激发群众的自愿越广,群众的表率当得越好,群众就越愿意跟党走,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就越能始终保持。
- 沈谦芳
-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人民群众血肉联系
- 用长征精神推动党史工作新发展
- 2006年
- 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之际,我们需要继承发扬坚定信念、艰苦奋斗的长征精神。党史工作在新的历史时期,也要秉承实事求是、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长征精神,从而做好以史为鉴,资政育人的工作。
- 沈谦芳
- 关键词:长征精神党史工作资政育人
- 试论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历史地位和作用被引量:1
- 2012年
-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在党创建的各个革命根据地中,中央革命根据地最具有代表性,发挥着最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对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建立和发展、对中共中央的历练并走向成熟、对探索和开辟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对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对党学会治国安民艺术和战争艺术、对保存党在南方的战略支点、对形成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均起了最重要的作用。新的历史时期,加强中央革命根据地历史地位和作用的研究,对于弘扬革命传统、缅怀革命先烈,发挥党史以史鉴今、资政育人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 沈谦芳黄宗华
- 关键词:中央革命根据地历史地位历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