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沈建民

作品数:61 被引量:302H指数:9
供职机构:湖州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浙江省教师教育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理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5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7篇文化科学
  • 2篇理学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24篇课程
  • 21篇教学
  • 14篇教师
  • 13篇教育
  • 12篇课堂
  • 9篇教学设计
  • 8篇数学
  • 8篇课程创生
  • 8篇创生
  • 7篇课堂教学
  • 5篇课堂教学设计
  • 5篇教师课程
  • 4篇代课
  • 4篇新课程背景
  • 4篇物理教学
  • 4篇现代课堂
  • 4篇理教
  • 4篇课程改革
  • 4篇课程实施
  • 4篇课程意识

机构

  • 59篇湖州师范学院
  • 2篇杭州师范大学
  • 1篇宁波大学
  • 1篇上海师范大学
  • 1篇浙江树人大学
  • 1篇商丘工学院

作者

  • 59篇沈建民
  • 2篇盛礼萍
  • 1篇余连祥
  • 1篇吴利敏
  • 1篇王荣德
  • 1篇谢利民
  • 1篇李战琴
  • 1篇王一涛
  • 1篇刘剑虹
  • 1篇王绍仁
  • 1篇林阳阳

传媒

  • 10篇湖州师范学院...
  • 6篇教育理论与实...
  • 5篇天津教育
  • 4篇教学与管理
  • 3篇西藏教育
  • 3篇教育科学研究
  • 2篇教育发展研究
  • 2篇课程.教材....
  • 2篇物理教师(高...
  • 2篇基础教育研究
  • 2篇现代中小学教...
  • 2篇现代教育科学...
  • 2篇课程教学研究
  • 2篇数学教学通讯
  • 1篇中国远程教育
  • 1篇中国高教研究
  • 1篇宁波大学学报...
  • 1篇科学咨询
  • 1篇基础教育参考
  • 1篇教学月刊(中...

年份

  • 1篇2025
  • 10篇2024
  • 4篇2023
  • 8篇2022
  • 5篇2021
  • 1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5篇2004
  • 5篇2003
  • 3篇2002
  • 1篇2000
6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论走向“学本”的课堂教学设计中的学习任务分析被引量:4
2003年
在现代学习化社会里 ,对课堂学习任务进行科学、客观的分析不仅是走向“学本”的课堂教学设计中极其重要的环节之一 ,而且也是现代课堂教学设计要体现“以学生的学习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理念的客观要求 .本文结合中学物理内容具体论述了“认知、动作技能和态度”等学习任务分析的科学方法以及分析学习任务和确定教学起点的客观方法 .
沈建民
关键词:课堂教学设计物理教学教学研究
地方高校教师课程意识缺失的课堂表现及归因初探被引量:3
2012年
本文着重从忽视教学目标、窄化课程资源、淡化教学过程和轻视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分析了地方高校教师课程意识缺失的课堂表现,在此基础上从狭隘的课程观很难获得更新、重学术研究而轻课程教学两个维度做了归因分析。
沈建民
关键词:地方高校教师课程意识课堂表现
数字教材的教学限度:机制、模型与策略被引量:5
2024年
数字教材作为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有力抓手,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内涵、开发与出版等方面,鲜有成体系的方法论述。教学限度作为衡量教学实践可行性与价值的重要概念,指教学应然状态与教学预设之间的契合程度。数字教材的介入致使教学应然状态发生改变进而成为倒逼教师“修正”教学预设的颠覆性力量,以此构成提高数字教材实践效果的创新视角。教学限度包括适度教学、过度教学与失度教学三种类别,以及教学职责、教学呈现、教学规训和教学评价四元表现形式。通过深入分析数字教材作用于教学限度的前提、方式与路径印证研究的可行性与价值,构建出基于数字教材的教学限度影响因素模型,揭示教学限度偏离下教学应然状态推动教学预设重构以修正教学限度的关键逻辑理路。具体而言,可采取思维转向下的建构式、适切选用下的明晰式,以及实践驱动下的循环式策略体系修正教学限度。
沈建民王智攀崔雯
关键词:数字教材影响因素
课堂教学理解:内涵、特性与策略——基于解释学的视角被引量:4
2021年
课堂教学理解是在课堂环境中教师和学生以成见为基础、以解释学循环为过程、以问答逻辑为方式、以视野融合为本质的一种意义重构活动,具有主体间性、生成性、生活性和生态性等特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采取“以生为本,体现主体地位;积极对话,实现教学相长;开放思想,达到动态生成;回归生活,彰显生命意识”等策略,提升课堂教学的理解,推动课堂教学变革。
郑雨露沈建民
关键词:解释学生成性生活性生态性
物理实验室的演变及其启示
1999年
探讨了物理实验室演变的历史,初步概括为萌芽、初创、发展和太空四个时期,并说明物理实验室在物理教学、学科发展、人才培养和社会进步四个方面的作用.
沈建民王荣德
关键词:物理实验室物理教学
教师课程创生“三状态”的哲学思考被引量:7
2014年
本文借用"自在"、"自为"和"自在自为"三个哲学术语来说明教师课程创生的三种不同的发展状态。笔者认为,教师课程创生的"自在"状态和"自为"状态分别是课程领域崇尚"技术理性"和张扬"实践理性"的结果,而"自在自为"状态仍是绽放"解放理性"的期盼。教师的课程创生已完成了从"自在"状态到"自为"状态的历史性转变,如今应从现实的"自为"状态走向应然的"自在自为"状态。教师要走向"自在自为"的课程创生,需要教师自身自觉地建构与完善课程创生的内部"能量系统"的同时,也需要学校、国家等建立和健全课程创生的外部"支持系统"。
沈建民
关键词:自在自为能量系统
课程创生:让核心素养有效落地——一则小学数学课程创生的案例与解读被引量:1
2024年
课程创生中的“创”意指“创新或创造”,而“生”意涵“生成或生命”.从宏观上来说,其功能价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课程创生顺应素质教育的要求;二是核心素养的提出呼应课程创生.一线教师在课程实施层面的课程创生是实现核心素养落地的一种有效方式.借助小学数学教师在课程实施中课程创生的案例呈现与案例解读,论述课程创生可以有效地让小学阶段数学课程核心素养落地,这些核心素养包括量感、几何直观、空间观念、运算能力、推理意识和创新意识等.为确保课程创生的有效性和科学性,一线教师在进行课程创生时需注意:课程创生的前提是理解;课程创生的过程是超越;课程创生的目的是回归.
沈建民倪洺仪
关键词:小学教师课程创生
试论教师的课程意识与专业成长被引量:2
2009年
课程意识是教师对课程进行开发,实施,再造,评价的源泉和基础,是教学质量提高与教学改革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和前提条件。在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中,课程意识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之一。意识支配人的行为,课程意识同样支配着教师的教学行为,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尤其是在进行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今天,
盛礼萍沈建民
关键词:教师专业成长课程意识教师专业发展新课程改革教学质量教学行为
高中数学逻辑推理素养的生成价值与培育路径被引量:6
2023年
逻辑推理作为数学学科的六大核心素养之一,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及未来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通过构建高中数学逻辑推理素养的五层次培育图,探究培育学生逻辑推理素养的路径——重视数学双基、强化数学运算、关注推理应用、渗透数学文化、引导自我反思,以期能够为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培育学生的逻辑推理素养提供启示。
郭妍沈建民
关键词:逻辑推理高中数学知识体系合情推理数学文化
ChatGPT类产品融入智能教材的逻辑基础、蕴涵价值与实现路径
2024年
目前学界开始广泛关注ChatGPT类产品的教育潜能与风险,但鲜有学者对其发展方向进行设想。寻求载体是ChatGPT类产品突破阻碍、发挥教育潜能的关键,而智能教材因具备天然硬件载体、知识来源可靠、突破时空限制、提供回答依据等优势,成为教学场域中更具潜力的ChatGPT类产品载体。ChatGPT类产品的融入使智能教材在领域模型中能丰富与优化教材的主体内容;在学生模型中能充盈与联结教材的数据类型;在教学模型中能增强与完善教材的育人功能。ChatGPT类产品融入智能教材的实现路径包括:探索内容输出端门槛,以“机制创新”建立AI审核方式;着眼教育化定制流程,以“保质提速”明确训练治理方向;聚焦法律与技术层面,以“协同发展”筑牢数据安全防线。
王智攀沈建民崔雯
关键词:逻辑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