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沈媛媛

作品数:6 被引量:19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阴道
  • 1篇选择性雌激素...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瘤
  • 1篇血生化
  • 1篇血生化指标
  • 1篇阴道假丝酵母...
  • 1篇阴道假丝酵母...
  • 1篇阴道微生态
  • 1篇阴道炎
  • 1篇孕妇
  • 1篇直径
  • 1篇绒毛
  • 1篇绒毛膜
  • 1篇绒毛膜血管瘤
  • 1篇乳酸杆菌
  • 1篇生化指标
  • 1篇手术
  • 1篇手术效果
  • 1篇受体

机构

  • 5篇北京大学深圳...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辽宁省肿瘤医...

作者

  • 5篇沈媛媛
  • 1篇罗文姬
  • 1篇赵宏敏
  • 1篇郑建华
  • 1篇鲍俊翠
  • 1篇刘佳
  • 1篇刘志红
  • 1篇黄延刚
  • 1篇张光美
  • 1篇佟晓晶
  • 1篇梁轶珩
  • 1篇魏蔚霞
  • 1篇唐金龙

传媒

  • 1篇广西医学
  • 1篇中国实用妇科...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国妇幼卫生...
  • 1篇当代医药论丛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3
  • 2篇2019
  • 1篇2007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阴道微生态研究
2025年
目的:通过检测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RVVC)患者阴道分泌物中的微生物,探讨与疾病相关的菌群微生态结构特点。方法:筛选15例RVVC患者(RVVC组)和健康女性20例(对照组),分别采集RVVC组患者治疗前后阴道分泌物标本各1份,同时采集对照组阴道分泌物标本,共收集样本50份。运用高通量二代测序技术检测所有样本中微生物的宏基因组,通过与NR、KEGG、egg NOG、CAZy和CARD数据库进行功能注释,将注释物种进行Alpha多样性、Beta多样性和物种差异性分析。Alpha多样性分析使用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和Tukey检验,Beta多样性分析使用Anosim差异检验,物种差异性分析使用Welch's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三组样本属水平注释出的主要物种分别为乳杆菌属、链球菌属、普氏菌属、加德纳菌属、双歧杆菌属、alloscardovia、支原体、奇异菌属、克雷伯氏菌属和纳卡丝菌属等;种水平注释出的前10个物种分别为惰性乳杆菌、卷曲乳杆菌、阴道加德纳尔菌、无乳链球菌、二路普雷沃尔菌、詹氏乳杆菌、约氏乳杆菌、阴道奇异杆菌、短双歧杆菌和候选吉氏支原体。分类树分析显示,UPGMA样本属中以乳杆菌属为主。LEfSe物种分析差异最显著的前三个物种,对照组是韦荣氏菌目、厚壁菌纲、韦荣氏菌科,RVVC组患者治疗前是真菌界、子囊菌门、酵母纲,RVVC组患者治疗后是细菌界、放线菌科和放线菌目。三组样本均检测出阴道加德纳菌。RVVC组患者阴道微生态菌群结构在治疗前后物种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VVC患者阴道微生态菌群结构存在个体差异,乳酸杆菌属仍然是优势菌,其中以惰性乳杆菌、詹氏乳杆菌、卷曲乳杆菌和约氏乳杆菌为主,阴道加德纳尔菌属于条件致病菌。
何湛春沈媛媛陈少丹
关键词: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阴道微生态乳酸杆菌
阴道炎与HPV感染及宫颈癌的关系研究被引量:12
2019年
目的探究常见阴道炎和生殖道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及宫颈癌的关系。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8年6月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就诊的妇女120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比较各种阴道炎患者和正常组的HPV感染率及宫颈癌发生率和不同阴道炎患者之间的HPV感染率及宫颈癌发生率。结果细菌性阴道炎、念珠菌性阴道炎及滴虫性阴道炎的HPV感染率和宫颈癌的发生率显著高于阴道微环境正常者的HPV感染率和宫颈癌发生率。细菌性阴道炎、念珠菌性阴道炎和滴虫性阴道炎三者间的HPV感染率和宫颈癌发生率无差异显著性。结论阴道炎症(细菌性阴道炎、念珠菌性阴道炎和滴虫性阴道炎)与HPV感染有关,其可能通过影响HPV感染间接影响到宫颈癌的发生。
沈媛媛鲍俊翠唐金龙廖亚庭刘志红梁轶珩
关键词:阴道炎HPV感染宫颈癌
雷洛昔芬防治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作用机制研究被引量:2
2007年
郑建华佟晓晶黄延刚沈媛媛刘佳赵宏敏张光美
关键词: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雷洛昔芬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绝经后骨质疏松症雌激素补充治疗血生化指标
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对卵巢囊肿的治疗效果分析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分析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对卵巢囊肿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66例卵巢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35例)和普通组(31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普通组实施开腹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及治疗后的卵巢功能指标[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_2)及促卵泡激素(FSH)]。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为(40.31±5.34)min、(6.28±2.11)h、(3.12±1.46)d,均明显短于普通组的(64.35±11.83)min、(11.22±2.15)h、(5.24±1.17)d,术中出血量为(48.52±11.54)ml,明显少于普通组的(70.84±15.26)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0.8469、9.4086、6.4534、6.7471, P<0.05)。观察组治疗后LH、FSH分别为(7.77±2.13)、(5.38±2.08)mIU/ml,均明显低于普通组的(12.78±2.98)、(11.36±2.54)mIU/ml, E_2为(121.65±15.82)pg/ml,明显高于普通组的(93.04±13.71)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9232、10.5095、7.8019, P<0.05)。结论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治疗卵巢囊肿的手术时间短,对患者损伤较小,术后恢复快,且有利于患者卵巢功能的恢复和保留,值得推广使用。
沈媛媛
关键词: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卵巢囊肿手术效果卵巢功能
不同直径胎盘绒毛膜血管瘤孕妇的临床特征
2023年
目的比较不同直径的胎盘绒毛膜血管瘤(PCA)孕妇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经产后胎盘病理检查确诊为PCA的孕妇的临床资料。按瘤体直径将PCA孕妇分为对照组(直径<4 cm)和观察组(直径≥4 cm),各12例。比较两组孕妇的一般资料、产前超声诊断情况和母婴结局。结果两组孕妇的分娩年龄、分娩孕周、母婴结局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产前超声检出率低于观察组(均P<0.05)。结论产前超声检查不容易发现瘤体直径<4 cm的PCA,但随着肿瘤的增大,产前超声检出率升高。PCA瘤体大小对母婴结局的影响尚需进一步验证,但建议行产前超声动态监测,必要时进行干预,以减少不良母婴结局的发生。
罗文姬沈媛媛魏蔚霞
关键词:胎盘绒毛膜血管瘤瘤体直径产前超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