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媛媛
- 作品数:11 被引量:28H指数:3
- 供职机构: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教育厅科技计划项目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抗体对大鼠大肠异常隐窝病灶及大肠癌的影响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抗体对二甲基肼诱导的大鼠大肠异常隐窝病灶(ACF)、癌瘤数目及大肠癌变过程中MIF表达的影响。方法二甲基肼诱导建立大鼠大肠癌癌变模型,观察MIF抗体对ACF及癌瘤数量的抑制作用,并采用ELISA及免疫组化方法检测MIF抗体对早期癌变肠黏膜及癌瘤形成后MIF表达的影响。结果 MIF抗体干预后可明显抑制ACF及癌瘤的数量(P<0.01)。大鼠大肠癌模型中MIF的表达明显高于癌前病变ACF模型中MIF的表达(P<0.01),应用MIF抗体可明显抑制大鼠ACF及大肠癌模型中MIF表达。结论 MIF抗体可明显抑制大鼠大肠黏膜癌变,可能与抑制ACF数量及MIF表达有关,MIF抗体有望成为大肠癌预防和治疗的新靶点。
- 沈媛媛刘成霞王爱丽程凯张冉冉
-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
- 酪酸梭菌调控肠道菌群对DSS结肠炎的作用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探讨酪酸梭菌调控肠道菌群对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0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葡聚糖硫酸钠(DSS)结肠炎组和酪酸梭菌组,每组10只。给予小鼠饮用3.5%DSS溶液7 d以建立DSS结肠炎模型,同时给予108CFU酪酸梭菌活菌灌胃处理酪酸梭菌组小鼠。采用16S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组成谱分析三组小鼠的粪肠道菌群物种组成差异,采用DAI评分、结肠长度及HE染色评估结肠炎症程度,采用ELISA测定血清TNF-α,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闭锁小带蛋白1(ZO-1)及Occludin。结果DSS结肠炎组小鼠的粪便脱硫弧菌属丰度升高,酪酸梭菌处理结肠炎小鼠后,降低了粪便脱硫弧菌属丰度,显著降低DAI评分、抑制结肠长度短缩及镜下粘膜炎症程度,下调血清TNF-α水平,上调表达ZO-1及Occludin水平,P<0.05。结论酪酸梭菌通过抑制粪便脱硫弧菌属,减少促炎因子TNF-α、增加紧密连接蛋白保护肠黏膜屏障,达到抑制DSS结肠炎的生物学作用。
- 沈媛媛程凯张冉冉刘成霞
- 关键词:酪酸梭菌脱硫弧菌肠黏膜屏障溃疡性结肠炎
- 结直肠锯齿状腺瘤、传统腺瘤及结直肠癌中鼠类肉瘤滤过性病毒致癌基因同源体B1和促红素人肝细胞蛋白表达差异比较
- 2014年
- 结直肠癌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有研究表明缺乏对锯齿状病变的正确认识是结直肠癌发病率持续增加的原因之一。据报道,2007年仅10%~15%的结直肠癌来自锯齿状病变,但2011年 Snover提出35%的结直肠癌来自锯齿状病变。本研究检测鼠类肉瘤滤过性病毒致癌基因同源体 B1(v-Raf murine sarcoma viral oncogene homolog B1,BRAF)、促红素人肝细胞(erythropoietin-producing hepatoma cell line B2,EphB2)蛋白在锯齿状腺瘤(serrated adenomas,SA)、传统腺瘤、结直肠癌中的表达量,观察各蛋白的表达部位,并与传统腺瘤及结直肠癌比较,旨在加强对 SA 的认识,提高诊断的正确率。
- 贾兴芳刘成霞沈媛媛李明王爱丽
- 关键词:锯齿状腺瘤肝细胞蛋白结直肠癌滤过性病毒促红素
- Combretastatin A4及其类似物在大肠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 2010年
- 沈媛媛刘成霞
- 关键词:大肠肿瘤
- MDT联合PBL教学法在消化科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被引量:16
- 2021年
- 目的探讨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联合问题式学习模式(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法在消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19年6月在我院消化科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48名医师,随机分为两组,即试验组(MDT+PBL教学模式)和对照组(传统教学模式),对比两组学员的出科考核成绩、MINICEX评分及出科教学满意度,以评价两组规范化培训学员的教学效果。结果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出科时,试验组规培学员考试成绩及教学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规培学员(P <0.05),试验组学员的培训后的MINICEX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学员(P <0.05)。结论在消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采用MDT模式联合PBL教学法,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 沈媛媛刘成霞肖欣贾兴芳程凯
- 关键词:问题式学习传统教学法消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 动态增强磁共振参数分析法评价NPI-2358对肿瘤的早期抗血管作用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通过分析T1加权像下动态增强磁共振(DCE-MR)参数变化,探讨新型血管阻断剂NPI-2358对肿瘤的早期抗血管疗效。方法:小鼠C3H乳腺癌模型经腹腔注射7.5mg/kgNPI-2358溶液,置于7-T波谱成像系统的动态增强磁共振内,分别采集注射前后肿瘤区域的T1图像,利用Mat-lab2008软件分析数据。结果:NPI-2358组,与处理前相比,处理后1、3和6h的半定量参数IAUC均明显降低,P均<0.05;动力学参数Ktrans,与处理前相比,处理后3h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处理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NPI-2358是一类起效、恢复均较为迅速的血管阻断剂,对肿瘤有早期的抗血管疗效。
- 沈媛媛刘成霞Bertelsen L BNielsen THorsman M RStoedkilde-Joerrgensen H
-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肿瘤
- MIF抗体对大肠癌癌前病变及大肠癌MIF、VEGF、PDGF表达的影响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通过二甲基肼建立大鼠大肠癌前病变及大肠癌模型,从血管新生的角度初步探讨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MIF)抗体对大肠变异隐窝病灶(aberrant crypt foci,ACF)及大肠癌中MIF、VEGF、PDGF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二甲基肼诱导大鼠发生大肠癌癌前病变ACF及大肠癌模型,采用ELISA及免疫组化方法研究MIF抗体对大鼠早期癌变肠黏膜及大肠癌形成后癌瘤中MIF表达的影响,并观察MIF抗体对ACF、癌瘤的数量及VEGF、PDGF表达的影响。结果 MIF抗体可显著抑制ACF数量及癌瘤的数量(P<0.01),并且显著抑制MIF、VEGF、PDGF的表达。结论 MIF抗体在二甲基肼诱导的大鼠大肠癌癌变过程中有抑制作用,这种作用可能与抑制ACF生成及MIF、VEGF、PDGF表达有关,因此,MIF抗体可能成为大肠肿瘤抗血管生成治疗的新靶点。
- 沈媛媛王爱丽程凯张冉冉刘成霞
- 关键词:大肠癌血管生成
- BRAF和EphB2在人结直肠锯齿状腺瘤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探讨鼠类肉瘤滤过性病毒致癌基因同源体B1(v-raf murine sarcoma viral oncogene homolog B1,BRAF)和生促红素人肝细胞蛋白(erythropoietin-producing hepatoma cell line B2,EphB2)在人结直肠锯齿状腺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收集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1996年1月至2008年5月10例正常结直肠肠黏膜、21例增生性息肉、22例锯齿状腺瘤、55例腺瘤性息肉(18例管状腺瘤、16例管状绒毛状腺瘤、21例绒毛状腺瘤)石蜡标本。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BRAF和EphB2蛋白的表达量,同时观察蛋白的表达部位。结果:增生性息肉中BRAF蛋白阳性细胞多位于隐窝中下区域,腺瘤性息肉的阳性细胞多表达位于隐窝上部区域,而锯齿状腺瘤阳性细胞多表达于隐窝全层。锯齿状腺瘤与腺瘤性息肉的BRAF蛋白表达量相近[(0.129±0.030)vs(0.130±0.026),P>0.05],但远高于增生性息肉[(0.129±0.030)vs(0.102±0.014),P<0.01];锯齿状腺瘤、管状腺瘤、管状绒毛状腺瘤、绒毛状腺瘤之间BRAF蛋白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129±0.030)vs(0.116±0.019),(0.119±0.037),(0.122±0.008),P>0.05]。增生性息肉中EphB2蛋白阳性细胞多位于隐窝中下区域细胞膜上,腺瘤性息肉EphB2蛋白阳性细胞位于隐窝上部,而锯齿状腺瘤EphB2蛋白阳性细胞表达于隐窝全层。锯齿状腺瘤与腺瘤性息肉的EphB2蛋白表达量相近[(0.138±0.024)vs(0.139±0.025),P>0.05],而远高于增生性息肉[(0.138±0.024)vs(0.169±0.018),P<0.01];锯齿状腺瘤与管状腺瘤、管状绒毛状腺瘤、绒毛状腺瘤间EphB2蛋白表达量无区别[(0.138±0.024)vs(0.143±0.027),(0.139±0.028),(0.133±0.021),P>0.05]。结论:BRAF和EphB2蛋白在增生性息肉、腺瘤性息肉中隐窝部分区域表达,而在锯齿状腺瘤中隐窝全层表达,提示锯齿状腺瘤是一类独立的不同于腺瘤性息肉的结直肠肿瘤。
- 贾兴芳刘成霞刘海燕沈媛媛
- 关键词:锯齿状腺瘤BRAFEPHB2增生性息肉腺瘤性息肉结直肠肿瘤
- 内镜下OTSC联合血管介入成功救治PCI术后难治性急性消化道大出血1例
- 2018年
- 1病例报告
患者,女性,66岁,因“发作性胸痛20年,加重20天”于2016年07月21日入住我院心血管内科。既往因冠心病长期在家口服“阿司匹林”等药物治疗。既往有“高血压病、糖尿病”病史10余年,血压最高至190/110mmHg,在家口服“倍他乐克、地尔硫卓”等药物治疗,血压控制尚可。
- 贾兴芳牛琼吴广利牟卫平沈媛媛王秀华刘成霞
- 关键词:消化道大出血止血术
- 嗜酸性粒细胞性食管炎1例并文献复习
- 2020年
- 1病例资料患者,男,54岁,农民,因"吞咽困难1年余"于2019-05-15第一次入住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吞咽困难,进食固体食物过快时明显,需用水送服,无明显反酸、烧心,无胸痛、心悸,无腹痛、腹泻等不适,未服药物治疗。患者于2019-03-22来我院就诊,行胃镜检查示:食管黏膜下隆起,慢性浅表性胃炎(图1A),给予"奥美拉唑、莫沙必利"口服,效果欠佳。
- 王凯沈媛媛程宪永李彦敏史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