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沈婕

作品数:7 被引量:23H指数:3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肾脏
  • 3篇慢性
  • 3篇慢性肾脏
  • 3篇基因
  • 2篇多态
  • 2篇多态性
  • 2篇肾脏病
  • 2篇肾脏疾病
  • 2篇慢性肾脏病
  • 2篇急性加重
  • 1篇蛋白
  • 1篇蛋白质
  • 1篇凋亡
  • 1篇伤患者
  • 1篇肾病
  • 1篇肾功能
  • 1篇肾疾病
  • 1篇肾损
  • 1篇肾炎
  • 1篇受体

机构

  • 6篇兰州大学第二...

作者

  • 6篇沈婕
  • 6篇张丽丽
  • 6篇邓蓉蓉
  • 6篇赵玉
  • 6篇王静
  • 2篇曹平
  • 1篇赵俊丽
  • 1篇陈雪萍
  • 1篇马丽
  • 1篇王虹
  • 1篇陈灵芝
  • 1篇宋志霞

传媒

  • 2篇肾脏病与透析...
  • 2篇国际泌尿系统...
  • 1篇医学综述
  • 1篇中国血液净化

年份

  • 1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IL-17和IL-17受体及其基因多态性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14年
白细胞介素17(IL-17)是近期发现的辅助性T细胞17分泌的特征性细胞因子。IL-17及IL-17受体(IL-17R)家族在多种疾病,尤其是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如类风湿关节炎、炎症性肠病、哮喘等。近来已有IL-17及IL-17R与疾病的报道,但其基因多态性(SNPs)与相关疾病关系的研究尚少。该文对IL-17和IL-17R及其SNPs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为今后IL-17及IL-17R的相关研究提供思路和方向。
张丽丽沈婕邓蓉蓉赵玉王静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17基因多态性
慢性肾脏病基础上的急性肾损伤患者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0
2015年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基础上肾功能急性减退(acute-on-chronic kidney disease,ACKD)患者发病的基本情况、诱发因素、治疗选择及疗效和预后,以期降低ACKD的发病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2年2月在兰州大学第二医院肾内科住院ACKD患者的诱发原因、易感疾病、治疗、疗效和预后。结果 ACKD患者共55例,占同期入院患者的4.6%。肾病综合征、慢性间质性肾炎及糖尿病肾病患者极易发生ACKD,诱发ACKD的常见原因分别为感染(30.9%)、原发病加重(29.1%)和使用致肾脏损伤的药物(12.7%)。治疗有效患者38例,积极控制原发病(59.5%)、有效治疗感染(10.5%)及停用致肾脏损伤药物(2.6%)是ACKD患者肾功能逆转的重要措施;无效患者17例,与治疗有效的患者相比,其高血压、高血压肾损害及并发合并症的患者比例较高(P〈0.05)。随访44例,治疗有效组29例,治疗无效组15例。随访时间7.1±3.8月。2组比较:肾功能好转率分别为34.2%比5.9%,P〈0.05,肌酐倍增率分别为23.7%比29.4%,终末期肾衰竭发生率分别为7.9%比29.4%,P〈0.05,死亡率分别为10.5%比23.5%。12个月肌酐倍增发生率分别为:有效组17%,无效组62%(P〈0.05)。高血压及存在合并症是发生肌酐倍增的风险因素。结论 ACKD不能有效逆转则使肾脏预后恶劣,对CKD尤其是肾病综合征、慢性间质性肾炎及糖尿病肾病的患者管理中,应谨防感染、治疗不正规及使用可能致肾脏损伤药物等诱发ACKD的因素,及早救治极为迫切。
沈婕陈雪萍马丽漆媛媛王虹陈灵芝邓蓉蓉张丽丽赵玉王静
关键词:慢性肾脏病急性加重
PIN1基因启动子区-667C>T多态性与慢性肾脏病伴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相关性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研究PIN1基因启动子区-667C>T位点基因多态性与中国西北汉族人群慢性肾脏病(CKD)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的相关性. 方法:应用聚合酶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252例CKD伴SHPT患者及61例健康体检者PIN1基因启动子区-667C>T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基因组测序法验证PIN1基因多态性. 结果:CKD伴SHPT组和健康对照组间性别、年龄相匹配.CKD伴SHPT组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血清钙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均<0.05);血清肌酐(SCr)、血清磷、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均<0.05).CKD伴SHPT组PIN1基因启动子区-667T变异基因型(CT+TT)和T等位基因的频率均高于健康对照组(x2=12.47,P<0.01x2 =3.83,P=0.05).-667T变异基因型(CT+TT)与PTH相关(OR=1.002,P=0.039),而与性别、年龄、SCr、血清钙、血清磷等指标均无相关.PIN1基因启动子区-667T变异基因型(CT+ TT)可能是CKD伴SHPT的危险因素(OR =3.219,95% CI 1.643 ~6.037). 结论:中国汉族人群PIN1基因-667C>T多态性可能与CKD伴SHPT易感性相关.-667T变异基因型(CT +TT)可能是CKD伴SHPT的危险因素.
赵玉张丽丽曹平邓蓉蓉沈婕漆媛媛王静
关键词:慢性肾脏病多态性
骨桥蛋白与糖尿病肾脏疾病的相关性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4年
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是一种具有细胞粘附和迁移功能的分泌型磷酸化糖蛋白.在肾脏中有广泛分布,研究发现其参与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蛋白尿的形成、DN的炎症反应及肾脏纤维化过程,其基因多态性与DN的发生、发展亦密切相关.
邓蓉蓉沈婕张丽丽王静赵玉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骨桥蛋白质
慢性肾脏疾病急性加重及其肾功能好转的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 探讨慢性肾脏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急性加重(acute on chronic kidney disease,A/C)的相关因素及其预后并加以分析.方法 对2011年1月至2012年2月住院的A/C患者55例,按其基础疾病、加重因素、好转因素、治疗方式和预后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A/C基础疾病以肾病综合征(27.3%)、慢性间质性肾炎(14.5%)、糖尿病肾病(14.5%)、高血压性肾病(10.9%)为主.A/C加重因素依次为感染(32.7%)、原发病加重(29.1%)、肾毒性药物(12.7%)、不规则使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5.5%)等,7例同时存在≥2种病因(12.7%).积极行透析及非透析治疗后住院期间肾功能好转者38例.随访时间7.6±4.4个月,其中随访44例,失访11例.随访期间肾功能正常或明显好转患者14例(31.8%)、肌酐倍增患者14例(31.8%)、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8例(18.2%)、死亡患者8例(18.2%),死亡原因主要为多脏器功能衰竭,其中5例为老年患者.结论 对于A/C加重因素多可逆,但远期预后不佳,应重视A/C发生的加重因素并及早发现,争取在最大程度改善肾功能,降低病死率,延长患者生命.
沈婕邓蓉蓉张丽丽赵玉王静
关键词:肾疾病慢性病
细胞凋亡清除障碍及瓣状内切核酸酶1基因变异在狼疮性肾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2013年
目的:探讨细胞凋亡清除障碍及瓣状内切核酸酶1(Fen1)基因变异在狼疮性肾炎(LN)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首先收集30例LN患者肾穿刺组织,用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探讨LN病理分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活动度评分2000(SLEDAI2000)与肾脏组织细胞凋亡指数(AI)的关系;其次,收集50例LN患者,25例健康者,20例胃癌患者的外周血标本,采用全血基因组DNA柱式试剂盒提取DNA,筑巢PCR扩增Fen1基因61563142~61563342目的片段,扩增后对目的基因进行测序,并将测序结果与基因数据库中人Fen1基因进行比较,计算突变位点频率,比较LN患者、胃癌患者、健康者Fen1基因突变情况。结果:(1)所有患者肾组织凋亡检测均为阳性,凋亡细胞在肾小球及肾小管均呈散在分布,SLEDAI与其AI呈正相关(r=0.39,P<0.05)。根据ISN/RPS2003制定的病理分型标准,30例LN患者中,病理类型以Ⅳ型最多(40.00%),其次为Ⅱ型(26.67%),Ⅲ型16.67%,Ⅴ型13.33%,Ⅵ型3.33%,无Ⅰ型病变患者。(2)三组Fen1基因61563142~61563342目的片段未发现有统计学意义的碱基变异。结论:LN患者存在细胞凋亡清除障碍,凋亡细胞的数量越多,SLE病情越活跃;LN患者Fen1基因61563142~61563342目的片段中未发现碱基变异,尚需要扩大样本量,或进行该基因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进一步证实Fen1基因在LN中的作用。
曹平赵玉张丽丽沈婕邓蓉蓉宋志霞赵俊丽王静
关键词:狼疮性肾炎细胞凋亡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