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华江
- 作品数:35 被引量:145H指数:8
- 供职机构:绍兴市第六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扶正固本方对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 目的:探讨扶正固本方对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 95例HBeAg及HBV-DNA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4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护肝降酶及恩替卡韦分散片抗病毒治疗;...
- 王志炜孟春萍沈华江丁丰孙芳
- 关键词: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T淋巴细胞亚群
- 拉米夫定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临床研究被引量:10
- 2002年
- 祝桂琅钟建平黄志荣费迎明沈华江李水法周水英陈炳潮
-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拉米夫定
- 肝硬化合并心脏病变(附130例分析)被引量:3
- 1997年
- 为观察肝硬化时的心脏病变,对130例男性肝硬化患者进行超声心动图、X线心脏摄片及心电图检查。超声心动图显示右心室内径20.21±1.78mm,右心室流出道宽度31.33±4.44mm,失代偿组右心室及右心室流出道内径显著大于代偿组(P<0.01)。右心室内径增大者33例(253%),右心室流出道增宽者28例(215%)。X线心脏摄片显示失代偿组右下肺动脉、肺动脉段增宽率分别为85%、114%,右心房、右心室、全心增大率为100%、185%、28%。心电图主要改变为Q-T间期延长(207%)、低电压(200%)、ST-T波异常(207%)及右心室肥厚(71%)。本文资料表明肝硬化患者心脏病变以右心系统为主。
- 茅尧生沈华江
- 关键词:心脏病变超声心动图心电图X线肝硬变
- HBeAg阴性的慢性乙型肝炎113例三年随访观察被引量:2
- 2004年
- 了解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 (e-CHB)的预后和转归。对 113例HBeAg/HBeAb血清转换后的e-CHB患者随访三年 ,观察其发展变化和预后转归。e-CHB患者的复发率低于e+ CHB ,干扰素治疗后的e-CHB复发率高而肝硬化的发生率低。干扰素治疗e+
- 何炳福周建康沈华江
- 关键词: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病例分析预后转归干扰素治疗
- 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作乙型肝炎疫苗佐剂增加抗-HBs应答率的研究
- 目的:研究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作为乙型肝炎疫苗佐剂能否提高抗-HBs应答率。方法:对61 例乙型肝炎疫苗初次接种失败病例增加乙型肝炎疫苗剂量,并对其中28例接种前24h注射GM-CSF作为研究观察组,结果:研究组...
- 费迎明王华钧钟建平李水法裘剑飞周建康沈华江汤佳良黄志荣祝桂琅
- 关键词:疫苗佐剂HBS应答率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乙型肝炎
- 文献传递
- 血浆置换对重型肝炎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被引量:8
- 2015年
- 目的观察血浆置换治疗前、后重型肝炎患者凝血功能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将36例重型肝炎患者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经血浆置换,通过观察治疗前、后凝血功能和肝功能指标的变化,判断分析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血浆置换治疗后,重型肝炎患者的凝血功能和肝功能有明显改善。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的缩短(P<0.05);白蛋白(Alb)及胆碱酯酶(CHE)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血清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尿素氮(BUN)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结论血浆置换治疗能改善重型肝炎患者的凝血功能和肝功能,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血浆置换是治疗重型肝病一种有效的手段;而且这些指标的提升是重型肝炎患者好转的重要指标,动态观察上述指标的变化能有效判断重型肝炎患者的病情进展和预后。
- 王锦春许文芳沈华江谭琼
- 关键词:凝血功能血浆置换重型肝炎
- 持续发热 消瘦 贫血 腹痛腹泻 血肥达氏试验阳性
- 1994年
- 持续发热消瘦贫血腹痛腹泻血肥达氏试验阳性浙江省绍兴市第六人民医院(312000)沈华江,刘颖秀病历摘要患者,男,12岁.持续发热、消瘦、贫血45天伴腹痛腹泻15天,于1990年9月21日入院.患儿于8月5日左右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高达40℃,无畏...
- 沈华江刘颖秀
- 关键词:肥达氏试验腹痛腹泻恶性组织细胞病浅表淋巴结肿大皮肤病变组织细胞
- 日达仙佐治慢性重型肝炎和肝炎肝硬化并发自发性腹膜炎的临床研究
-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是慢性重型肝炎和肝炎肝硬化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直接影响慢性重型肝炎和肝炎肝硬化的预后,治疗很困难,死亡率高。为探索有效的治疗手段,我院于2003年1 月-2005年12月,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
- 沈华江张展
- 关键词:肝炎肝硬化慢性重型肝炎日达仙
- 文献传递
- 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型与干扰素疗效的关系被引量:9
- 2000年
- 我们对180例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病人进行观察,结果发现肝郁脾虚型和肝胆湿热型的患者用干扰素治疗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研究对象 180例慢乙肝患者均为1994年1月~1998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病人,诊断标准符合1995年第5届全国传染病、寄生虫病会议修订的诊断分型标准(对前期现察的病人进行重新分型),其中轻度90例,中度64例,重度20例,早期肝硬变6例:男性140例,女性40例;年龄最大者59岁,最小者13岁,平均28.9岁;全部病例HBeAg(+),HBV-DNA(+)。
- 钟建平沈华江费迎明祝桂琅李水法汤佳良舒祝明朱金龙黄志荣周水英
- 关键词:乙型肝炎中医证型干扰素
- 凯时注射液治疗慢性重型肝炎并发肝肾综合征被引量:1
- 2004年
- 沈华江
- 关键词:凯时注射液慢性重型肝炎肝肾综合征